苏轼最通透的6首诗,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2023/3/22 16:28:32 正和岛

    

    作 者:yy来 源:每晚一卷书 (ID:JYXZ89896)

     林语堂曾说:

     “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苏轼一生颠沛流离,受尽磨难,他曾一次次被逼到命运的绝境处。

     但面对扑面的风雨,他毫不沮丧;想到未卜的前路,也没有一丝焦虑。

     他总能在最低的人生境遇中,活出最高的境界。

     如果此时,你正为生活而感到焦躁彷徨,不妨读一读苏轼这6首诗词。

     当你诵读两三遍后,相信一切内耗和不安,都能得到治愈和平息。

    

    关于聚散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和子由渑池怀旧》

     嘉佑六年冬天,苏轼被朝廷催赶着上任凤翔府签判。

     无奈之下,他只好辞别弟弟苏辙。

     兄弟俩朝夕相处了20多年,第一次分手,苏辙一口气送行了200里才肯离去。

     苏轼心中很是失落,本以为考中进士就能与家人常聚不散,可结果还是各奔东西。

     在路过渑池时,外面飘起了鹅毛大雪。

     第二天一早,他看见雪地上留有许多鸿鹄的爪印,却没有见到一只鸿鹄。

     这一刻,他忽然明白:飞鸟在这片雪地上停留只是偶然,下一刻又不知飞往何处。

     人生如鸟,谁也不能料定自己的前路在何方,聚散离合皆为常事。

     看开之后,苏轼内心的郁闷,顷刻而散。

     古话说,世间万物,冥冥之中自有定数,非人愿所能为之。

     有些人,该走的时候,你怎么也留不住;

     有些东西,要失去的时候,你费尽全力仍无法挽回。

     面对这无常世事,很多人为此沮丧、痛苦。

     但因缘聚散本是平常事,岁月从不会优待任何一个人。

     正如《牡丹亭》中所说,风无定,人无常。

     既然看不到人生的下一站,那就好好珍惜当下拥有的人和物。

     既然无法改变命运,不如放下执念,随遇而安。

    

    关于困境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熙宁二年,王安石掀起变法运动。

     朝廷上下,新党旧党纷争不断,各路官员互相倾轧,人人自危。

     为了百姓的生计,苏轼直言不讳,针砭时弊,试图减轻百姓的负担。然而他的谏言却触怒了新党。

     两年间,他几次三番受人弹劾陷害。

     苏轼迫不得已,只好自请出京,担任杭州通判。

     刚到杭州的时候,他整日唉声叹气,十分担忧自己的仕途。

     黑暗残酷的党争,就仿佛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一个午后,他登上望湖楼欣赏美景,骤然间黑云压城,暴雨突至。

     正当他觉得扫兴之时,一阵狂风卷过,瞬时云销雨霁,天空一碧如洗,万物一新。

     苏轼见此美景,心情大好,心头的阴霾也早已烟消云散。

     其实人生的很多遭遇,不正像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吗?

     可不管风雨来得再急再大,总有过去的时刻。

     此后,苏轼全心投入政务,修水利、建堤坝,赢得了杭州百姓们的爱戴。

     生活就是如此,它总是伴随着悲伤、磨难和痛苦,隔三差五就给人“快要撑不住”的错觉。

     但这些所谓的困境,却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最后隐入尘烟。

     就像《人间失格》所说:

     在所谓的人世间摸爬滚打至今,我唯一愿意视为真理的,就只有一句话,一切都会过去的。

     身处低谷,过多的忧虑只是在消耗心力,以至于自己无从招架生活的暴风雨。

     与其一个人自怨自艾,在逆境中渐渐消沉。

     不如立即行动起来,积蓄力量,学会为自己撑伞。

    

    关于过往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超然台作》

     熙宁七年秋,苏轼从杭州调任为密州太守。

     相比于风景秀美,人文荟萃的杭州,密州景色单调,盗贼横生。

     他的心中很是苦闷,整日茶饭不思,郁郁寡欢。

     每至深夜,他便想起在西湖苏堤上,与文人好友们吟诗作画的场景,心情更为郁闷。

     直到有一次家人劝他:杭州再美,都已是过去之事,为什么不能开心点?

     他这才意识到,对过往的耿耿于怀,已然阻碍了他对新生活的体验。

     熙宁八年的春天,苏轼登上了重新修筑的超然台。

     他看到满城的春花开得明媚动人,千家万户在烟雨朦胧中若隐若现。

     他被眼前美景深深吸引,内心也逐渐开阔澄明。

     后来他一扫往日阴郁,开始融入粗犷的密州生活。

     他与同事平冈围猎,和朋友酒肆豪饮,过得自在而洒脱。

     人生就是一张脚步向前、步履不停的单程票。

     那些路过的风景,走过的路,终是无法重来。

     面对过往的美好,太多的留恋只会成为一种羁绊。

     正如弘一法师所说,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逝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待。

     把生活当本书,唯有翻过这一页,才能开启新的篇章。

    

    关于心态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元丰三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彻底沦为一名不入流小吏。

     微薄的俸禄,根本无法支撑他的正常生活。

     他喜欢吃羊肉,就只能赶到晌午去捡别人不吃的羊脊骨。

     没有粥米果腹,他就亲自在郊野开荒种粮。

     远道的好友前来探望,看他这番境地,心中苦涩不堪。

     他却乐呵呵地邀请他们品尝自己现烤的羊脊骨。

     饭后,苏轼听说黄州城外的沙湖土地肥沃,就邀请朋友们一同前去相田。

     没想到中途突遇大雨,同伴纷纷狼狈躲雨。

     只有苏轼不以为意,他拿着竹杖,穿着草鞋,泰然自若,迎雨而行。

     想起罗曼·罗兰的话:

     “这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苏轼在风雨飘摇的逆境中,驰骋纵横,我行我素;

     在坎坷的仕途中,他依旧满腔豪情,笑傲人生。

     你仔细看看,生活中有人垂头丧气,不过是挨了上司的一顿训斥;

     也有人住着租来的陋室,吃着泡面,依旧喜笑颜开。

     就如仓央嘉措所说:“人生是场修行,苦乐全在心境。”

     不论世事如何变幻,不为外物所困扰,守得一颗淡然之心。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就是过好这一生的秘诀。

    

    关于遗憾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元丰五年,这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3个年头。

     他已经46岁了,在宋人看来,已是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

     他的身体不好,尤其是左臂更是疼痛难忍。

     一位名医好友听闻,亲自赶往黄州,邀请他一同前往蕲水县治疗臂痛。

     病好之后,苏轼看着自己日渐年迈的身体,觉得此生就此潦草而过了,心中十分遗憾。

     于是好友便携他,一同前往城外的清泉寺游玩。

     看着寺中自东向西流的怪异溪水,他豁然开朗: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此前的颓丧情绪,一扫而尽。

     返回黄州后,他积极工作,一年以后,便收到调令,重返朝廷。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苏轼这般幡然醒悟的时刻。

     后悔曾经没有好好读书学习,悔恨自己当初入错了行业。

     可一说到付诸行动,他们就立马失落地摇摇头,“太晚了”“来不及了”。

     但哈佛大学图书馆的一条训言就说:

     “一般觉得自己已经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人生,从来不惧努力太迟。

     你与其在一次次醒悟与懊悔中来回折磨自己,不如立马行动起来。

     只要开始,永远都不会晚。

    

    关于格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元丰七年,苏轼终于结束了他的黄州生活,奉调汝州。

     在路过九江时,他游览庐山。

     他突然发现庐山横看成岭、侧看成峰,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自有另一种美景。

     于是,心有感触,题下此诗。

     生活中很多时候就是如此,所得非所见,所见非所感,所感非事实。

     远离了权力中心的京都,苏轼的文韬武略看似失去了用武之地。

     他却在江南一隅的杭州,颁布政令,建堤修渠,亲力亲为造福百姓。

     乌台诗案,百日牢狱,被贬黄州,种种不公看似带给了苏轼无尽苦痛。

     同时,也彻底释放了他的洒脱与豪放,助他写下一篇篇流传千古的诗章。

     钱钟书曾说:

     换个角度看世界,会收获不同的东西,世界也因此以另一个面貌展示在你面前。

     位置不同,所见风景也截然不同。

     生活中,每个人总会遇到一些不能理解的事,遭到不公正的对待。

     怨恨与牢骚,只会把自己拖入负面情绪的漩涡,越陷越深。

     可当你放大格局,换个位置观察,也许烦恼就会消失不见。

     生命中所遭受的挫折,不会将你击倒,只是助你磨炼己身,担起更大的责任。

     他人对你的指责与批评,也许不是存心刁难,而是对你寄予厚望,帮你打磨自己。

     你终会明白,那些所谓的烦恼,不过是一叶障目给自己带来的一片阴影。

     只需稍稍变换下位置,格局大一点,眼前便是绿水青山、阳光与鲜花。

    

    作家祝勇说,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与苏东坡相遇。

     你在生活中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就可能与他的人生境遇共鸣。

     这可能是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你一蹶不振的低谷期;

     也可能是久别重逢又别离,令人失落伤感的刹那间。

     可无论在何种处境,苏轼总会告诉你别丧气,不着急,看开点。

     拥有一个好心态,就足以抵御世间的一切苦难与烦恼。

     苏轼的诗词是生活的投射,更暗藏着他的人生指南。

     当你思虑过多、持续内耗的时候,不妨读读苏轼这6首诗词,助你缓解焦虑,消解迷茫。

     好文推荐:

     《田涛:读懂四大周期律,直面严峻现实》《微软深夜放炸弹!10亿打工人被革命》

     《江小涓:为什么“两个毫不动摇”是高度可信的政治承诺?》

    

     排版 | 敲敲审校 | — — 执行主编 | 徐悦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正和岛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