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周医事∣国家疾控局明确:这些场景可不戴口罩!重磅!少吃,真的延长寿命,延长10-20%
2023/4/15 18:00:00 消化界

    

     医疗政策和医疗资讯

     1.国家疾控局明确:这些场景可不戴口罩!

    

     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根据《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要求,为指导公众科学佩戴口罩,有效保护公众健康,制定本指引。

     一、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

     1.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阳性期间。

     2.出现发热、咽痛、咳嗽、流涕、肌肉酸痛、乏力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期间。

     3.生活、工作或学习的社区、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时。

     4.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

     5.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

     6.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及托幼机构、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医护、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工作期间。

     二、建议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

     1.乘坐飞机、火车、长途车、轮船、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

     2.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场站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

     3.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

     4.参加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且没有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举办时。

     三、可不佩戴口罩的常见情形或场景

     1.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

     2.人员相对固定的室内工作场所和会议室等。

     3.参加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但有明确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举办时。

     4.对于定期开展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的特定人员,如庆典活动演职人员、仪仗队队员等,在参加大型活动时。

     5.进行运动的人员,佩戴口罩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时。

     6.3岁及以下婴幼儿。

     7.学校师生在校期间。

     四、口罩选择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建议佩戴N95或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或以上级别的口罩(无呼吸阀),其他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五、其他注意事项

     1.除以上情形或场景外,个人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和需求自主选择是否佩戴口罩。

     2.心肺功能障碍人员应在医生指导下佩戴口罩。

     3.有关公共服务人员所在机构应当为其配备符合相关要求的口罩,并设立独立废弃口罩收纳装置。

     本口罩指引将根据疫情防o控需要动态优化调整。各地各部门可根据本地和行业实际,参照本口罩指引制定本地和本行业的口罩指引。

     来源:国家疾控局

     2.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

     4月1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及解读问答,对接种目标人群、时间间隔、疫苗选择等都有明确规定。方案明确,现阶段我国疫苗接种的重点是针对不同目标人群补齐免疫水平差距,进一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一、目标人群

     现阶段疫苗接种的重点是针对不同目标人群补齐免疫水平差距,进一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目标人群如下:

     (一)未感染且未完成既定免疫程序的人群。包括3-17岁未感染且尚未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18岁以上未感染且尚未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的人群,以及18岁以上未感染且尚未完成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的人群(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

     (二)已感染且未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

     二、时间间隔和疫苗选择

     (一)时间间隔。

     未感染的目标人群按照既定免疫程序及其时间间隔要求完成后续剂次疫苗接种。其中,完成基础免疫的18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时间间隔调整为3个月以上。

     已感染且未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可在感染3个月后接种1剂次疫苗。

     (二)疫苗选择。

     神州细胞重组新冠病毒4价S三聚体蛋白疫苗、石药集团新冠病毒mRNA疫苗已纳入紧急使用,可用于18岁以上人群加强免疫接种。

     未感染目标人群基础免疫接种使用的疫苗,参照前期有关要求执行,加强免疫优先推荐使用神州细胞重组新冠病毒4价S三聚体蛋白疫苗、石药集团新冠病毒mRNA疫苗接种,也可选择其他已获批附条件上市或纳入紧急使用的重组蛋白疫苗或病毒载体疫苗进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已感染且未完成基础免疫的18岁以上人群,优先推荐使用神州细胞重组新冠病毒4价S三聚体蛋白疫苗、石药集团新冠病毒mRNA疫苗接种,也可选择其他已获批附条件上市或纳入紧急使用的重组蛋白疫苗或病毒载体疫苗接种。已感染且未完成基础免疫的3-17岁人群,接种使用的疫苗参照前期有关要求执行。

     后续将根据疫苗研发、审批进展,结合疫情形势、病毒变异等情况,适时研究调整接种策略。

     三、确保接种安全

     各地要继续把接种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规范组织接种实施。各地卫生健康部门要落实接种单位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急救人员驻点保障、有急救设备药品、有120急救车现场值守、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救治绿色通道的“四有”要求,保障接种安全。接种单位要做好接种信息登记和疫苗流向管理,及时准确更新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和预防接种凭证中接种记录相关内容。

     四、加强组织实施

     (一)强化属地主体责任。各地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高度重视并统筹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要加强对辖区内疫苗接种工作的指导,全面掌握工作进展。地方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接,做好工作协同。

     (二)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指导本行业人员所在单位积极配合地方统一安排,共同做好组织动员工作。

     (三)加强监督指导。要密切跟踪监测各地疫苗接种进展,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健全疫苗流向全程追溯体系,完善疫苗全链条安全监管机制,持续加强全流程管理和安全防范,切实保障疫苗运输高效顺畅。

     (四)做好宣传引导。各地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疫苗接种工作的宣传措施,重点宣传疫苗接种的目的意义,回应社会关切,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积极引导目标人群主动接种,特别要引导提升老年人群的接种率。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

     3. 药监局最新通知:《关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药品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4月10日,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药品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就推行药品零售便民举措、促进药品经营企业集约发展等方面提出多点实施意见。

    

     01 推行药品零售便民举措

     允许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门店之间根据需要就近调剂药品(冷藏、冷冻药品和特殊管理的药品除外),方便群众购药。门店调剂药品前应经过连锁总部批准,连锁总部及相关门店应及时在计算机系统中做好调剂药品的信息登记和更新,保证药品的来源和质量可追溯。

     鼓励药品零售企业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商场、超市等场所内设置药品销售专柜,或者依托自身实体药店在注册地址设置自动售药机,销售乙类非处方药,丰富购药途径。

     鼓励药品零售企业按照“线上线下一致”的原则,开展药品网络销售,提供24小时购药、送药服务,满足群众多渠道购药需求。

     鼓励药品零售企业通过海南电子处方中心流转医疗机构处方,进行处方药销售。支持医疗机构处方与药品零售信息互联互通,推动构建医疗诊断、药品配送、医保结算等环节有效衔接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02 促进药品经营企业集约发展

     鼓励药品零售连锁化经营。支持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加盟等方式,整合其他药品零售企业。药店重组或加盟时,如注册地址、经营范围未发生变化,且符合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七统一”标准的,可按变更药品经营许可证办理。

     鼓励药品批发和零售连锁一体化经营。鼓励药品批发、零售连锁企业增加经营方式,实施同一法人主体的批发零售一体化经营。批零一体化经营企业应具有符合现代化物流条件的自有仓库。

     03 促进药品仓储资源整合共享?

     允许药品零售连锁总部不设自有仓库。可委托具有药品现代化物流条件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储存运输药品,也可委托与其同一法定代表人的药品批发企业、与其互为全资或控股的药品批发企业储存运输药品。委托方的药品经营计算机系统与受托方的仓储物流系统应实现实时对接。

     允许药品批发企业委托同一集团内或者同一法人主体的药品生产企业在成品仓库存放自产药品。药品批发企业委托同一集团内药品生产企业储存药品的,双方应签订质量保证协议,明确主体责任,并到省级药监部门进行备案。

     药品批发企业整批进口并一次性整批销售的药品、原料药,在药品通关后,可以在本企业仓库收货验收,也可以在购货单位仓库进行收货验收。

     药品批发企业经营属于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原料药,可以直接从供货单位仓库发货到购货单位仓库,但药品批发企业应履行收货、验收、委托运输审计等质量管理职责,遵守危险化学品管理相关要求,明确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责任。

     04 推动药品现代物流规范发展?

     鼓励开展药品第三方物流业务。支持具备现代物流条件的药品批发企业开展药品第三方物流业务。鼓励省内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将药品储存、配送业务委托给我省具备药品现代物流条件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新开办药品批发企业在海南省内应建立符合药品现代物流条件的仓库,仓库面积和库区设置应与企业经营范围、经营规模相适应。允许专营中药材、中药饮片或原料药的新开办药品批发企业仓库不配置自动分拣传输等现代物流设施设备。

     05 推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技术创新

     鼓励药品首营资料电子化管理。在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前提下,支持药品经营企业开展首营资料电子化交换与管理。通过加盖国家认证平台确认或认可电子签章的首营企业、首营品种电子资料,与纸质药品首营资料具有同等效力。

     药品批发企业委托省外同一集团内药品生产企业储存运输药品的,可以委派本企业验收员到受托企业现场验收药品,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远程与受托企业共同验收药品。采用远程方式验收药品的,验收资料应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相关资料应保存5年,以备检查。

     来源:第一药店财智

     4.辉瑞公布RSV疫苗3期临床结果:可同时保护老人和婴儿

     当地时间4月5日,美国药企辉瑞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同时发布两篇研究文章,公布其在研的二价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候选疫苗RSVpreF的临床结果。这是两个分别针对老年人和婴儿的3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RSVpreF针对老年人保护效力最高为85.7%;针对婴儿,其保护效力最高为81.8%。

     在安全性方面,疫苗组局部反应的发生率比安慰剂组更高(12%VS.7%);系统反应的发生率相似:疫苗组为27%,安慰组为26%。接种1个月内,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疫苗组为9.0%,安慰剂组为8.5%。在严重不良事发生率方面,疫苗组和安慰组数据分别为0.5%和0.4%。

     来源:澎湃新闻

    

     医学前沿

     1. 最新研究:糖尿病比想象来的更早,人到这个年纪,胖不胖都得筛查

     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指出,全球20~79岁成人中,约有5.37亿人患糖尿病。中国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成人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8.1%。据统计,约81%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不知晓病情,23%的糖尿病患者未能及时被确诊。早期筛查是发现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重要方式。

     通常认为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但既往研究发现,不同种族人群的影响代谢的体重指数(BMI)切点存在差异,如欧美BMI切点通常为≥25 kg/m2,而亚洲BMI切点通常在23~24 kg/m2,如果以BMI作为筛查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依据,可能会导致部分人群错过最佳筛查时机,无法及时发现高危人群。此外,全球不同国家指南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年龄的定义也普遍较晚。

     近日,《美国预防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发表一项关于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的筛查研究,表明对年龄35~70岁的人群进行筛查(无论BMI情况如何),可以最大程度的发现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有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建议使用年龄替代BMI作为筛查标准。

     来源:医学新视点

     2.湘雅医院沈璐教授团队顶刊研究结果提示:可通过“呼气识别痴呆”

     据悉,老年期痴呆患病率高,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是老年人死亡的第四大病因。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对我国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都带来了很大影响。目前老年期痴呆的早期筛查方法主要采用认知评估量表如AD8、MMSE、画钟实验等,但评估结果容易受文化水平、方言等因素的影响,尚缺少一种较为客观的老年期痴呆早期筛查手段。

     4月10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沈璐教授团队在神经病学领域顶级期刊《Alzheimers & Dementia》(IF=16.655)以论著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A Detection Model for Cognitive Dysfunction Based on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from a Large Chinese Community Cohort”(在社区队列中基于人体呼出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建立认知障碍早期识别模型)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发现通过检测人体呼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成分组合能够较准确地从社区人群中识别认知障碍患者,且能够有效区分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患者。这种简单、客观的方法有望用于大规模老龄人群中的认知障碍筛查,最终实现老年期痴呆的早诊早治。

     来源:brainnews

     3.Nature:重磅!少吃,真的延长寿命,延长10-20%

     衰老,是一个复杂、多阶段、渐进的过程,发生在生命的整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体的器官、肌肉会逐渐衰老,一些疾病也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包括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随着动物年龄的增长,细胞内的各种分子过程变得不再那么可靠,基因突变变得更加频繁,染色体末端变得更短。许多研究探讨了衰老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但目前尚不清楚衰老如何影响转录过程。

     2023年4月12日,德国科隆大学、马克斯普朗克衰老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刊" Nature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Ageing-associated changes in transcriptional elongation influence longevity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基因的转录速度增加,导致转录保真度丧失,从而基因产物的质量受到影响,更容易出错。然而,限制饮食和抑制胰岛素信号可以逆转大部分与衰老相关的变化,减缓基因的转录速度,动物模型中显示,可延长10-20%的寿命。

     来源:医诺维

     4.临床研究证实,术前在肿瘤周围注射局部麻醉药,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

     乳腺癌现在是全球发病数最高的癌症,能多争取1%的生存率提升,都会有数以万计的患者获益。而且在医疗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靶向药甚至是内分泌治疗,有时候都难以企及,医生们也不能对术后复发和转移风险坐视不管,印度医生们想到对利多卡因“挖潜”,更不能说是异想天开,而是有相当多理论依据的。

     近日,首个验证局麻药物价值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登上知名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研究者们在印度11个中心纳入了1600例有条件手术(TNM分期限N0/N1)、且未经新辅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至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利多卡因组手术时完成全麻后,对患者肿瘤的上下、左右、内部和侧面均注射浓度为0.5%的利多卡因,两组患者术后则均接受规范的辅助治疗(视分子亚型而定)。

     结果显示瘤周注射利多卡因能使患者的5年DFS率显著提高4%(82.6%→86.6%)、5年OS率显著提高3.7%(86.4%→90.1%),治疗获益不仅非常明显,而且这一招还简单实惠,推广起来完全没难度。

     来源:奇点肿瘤探秘

     5. 阿尔茨海默病新进展!微小差异带来巨大致病风险

     异常低γ-分泌酶活性与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D)基础上的大多数早老素突变有关。然而,γ-分泌酶在更普遍的散发性AD(sAD)中的作用仍未得到解决。

     2023年4月1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陈椰林及耿泱共同通讯在Neuron(IF=19)在线发表题为“Differential and substrate-specific inhibition of γ-secretase by the C-terminal region of ApoE2, ApoE3, and ApoE4”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ApoE2、ApoE3 和 ApoE4 C末端区域对γ分泌酶的差异和底物特异性抑制。

     该研究报道了人类载脂蛋白E (ApoE), sAD最重要的遗传危险因素,与γ-分泌酶相互作用,并通过其保守的C端区域(CT)以细胞自主方式以底物特异性抑制γ-分泌酶。这种ApoE CT介导的抑制活性在不同的ApoE亚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ApoE2 > ApoE3 > ApoE4效力等级顺序与其相关的AD风险呈负相关。有趣的是,在AD小鼠模型中,神经元ApoE CT从其他区域迁移到基底骨下的淀粉样斑块,减轻了斑块负担。总之,该研究数据揭示了ApoE作为一种具有底物特异性的γ-分泌酶抑制剂的隐藏作用,并表明ApoE的这种精确的γ-抑制可能可以预防sAD的风险。

     来源:iNature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消化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