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去杠杆之路
2018/3/8 10:44:54 至道学宫

    

     一、什么是去杠杆,去杠杆有哪些模式?

     本文昨天推送后,发现有些错误,所以删除了,今天修改重发。写作本文的用意是,最近有人在宣扬美国债务货币化的去杠杆模式,以再通胀去杠杆,认为这是好的去杠杆。并认为除此之外,其他的去杠杆模式都是糟糕的去杠杆。而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

     美国之所以用再通胀去杠杆,可以缓解本国的债务危机,是因为它可以向它的金融殖民地国家转嫁债务杠杆。也就是美国欠债,其他国家帮它还。如果我们不具备这样输出金融灾害和恶性通胀的能力,以债务货币化再通胀去杠杆,结局就是信用崩溃,像民国那样。

     去杠杆,是最近这两年的财经热词,也是最近几年的经济主题。那什么是去杠杆呢?可以用一句话来说清楚去杠杆是什么吗?答案是可以的。去杠杆,就是欠债还钱。

     当前的金融体系,通常是在一个经济主体,具备偿还能力时,银行会拼命的扩大信贷,不停的借钱给它,直到它的偿还能力被榨干为止。如果人们根本不需要借钱,金融部门就通过住房、医疗、教育、过度的高消费等把他们人为的变贫穷,逼迫他们靠借钱生活。在这个周期,是加杠杆阶段。等人们的偿债能力被榨干后,银行则又开始逼债回笼贷款,经济进入去杠杆周期。

     去杠杆有哪些形式,怎样才能去掉杠杆呢?联系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非常能够理解欠债还钱是怎么回事,以及,应该怎么去掉债务杠杆。

     第一种模式,是赖账不还。在经济学术语中,被称之为违约。比如张三向李四借了一百万,开一个养猪场。约定一年还清。一年到了,张三经营不善,没钱还债。怎么办呢?张三对李四说,我要钱没有,要命一条。这就是违约。

     李四一看,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在李四的资产负债表中,借给张三的这一百万就是坏账。坏账就需要进行减记处理。虽然张三没钱还,张三的猪还在,养猪场还在。不过张三的养猪场已经失去了盈利能力,必须得需要追加新的投资才能维持下去。这相当于是僵尸企业。张三没钱还,李四就把张三的养猪场给拿来抵账了。这个则是企业兼并重组。

     赖账不还,违约,债务减记,并购,这些都是通缩去杠杆。在这个案例中,张三的负债,等于是李四的资产。欠债不还,相当于债权人损失了资产。如果整个社会,出现大面积的违约,很多原本很有钱的人,都会遭受损失,整个社会的总信用崩溃,资产价格崩溃。直接引爆债务炸弹大家一起缩表,引发通缩螺旋,导致资产价格雪崩,走向大萧条。这种是最痛苦的去杠杆模式。

     第二种模式,嫁祸于人,再通胀去杠杆。在这种去杠杆模式中,债务并没有违约,也没有消失,而只是转移了。自己欠债不还,把债务转移给别人,这显然是嫁祸于人的做法。

     比如,房地产商加了五倍的杠杆去盖房子,盖了很多房子也卖不掉。房子卖不掉,地产商欠银行的贷款,欠政府的土地出让金,都会还不起。怎么办呢?这时候,不可以平价卖房,也不能降价卖房。因为只要一抛售,库存那么大,一定会形成踩踏,造成房价大幅下跌,买房的人,也会持币观望。这样房子卖不上价格,甚至根本都卖不掉。

     所以,只能涨价去库存。让买房的人,越等越买不起,越犹豫越后悔,越观望手里的钱越贬值。这样,大家才会疯子一般的去抢房子。通过涨价去库存,房子不仅卖掉了,而且价格卖的也非常高。拿到钱的房地产商,就可以把借银行的钱,欠政府的钱都还上了。

     在这个案例中,房地产商的杠杆去掉了,政府的杠杆去掉了,银行的杠杆也去掉了。但是居民部门的杠杆去增加了。总的来看,不仅没有通缩,而且还通胀了,信用还扩张了。这是通过再通胀的手段去杠杆。

     另一个案例。美国出现了金融危机,很多金融机构濒临破产,怎么办呢?美联储进行量化宽松,直接印钞票购买金融部门的债券。金融部门的杠杆,转移到了美联储的手里。美联储超发的货币,流入中国。中国央行,通过结汇,发行了等值的人民币,美联储的杠杆就转移到了中国央行手里。央行再把通过外汇占款发行出来的人民币,通过商业银行对整个国民经济加杠杆,这就增加了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的杠杆,推高了中国的资产价格,尤其表现为房价。最后一棒,是把美国金融机构的杠杆,转移到了中国的银行,地方政府,和购房者的手里。

     有人说,美国的量化宽松出现了效果,美国经济出现了复苏,去杠杆的效果非常好。这都是没看清楚问题的实质。美国所谓的去杠杆,并没有真正的去掉杠杆,而只是转嫁了杠杆。债务只要不违约,它就不会凭空消失。美国所谓的复苏,只是因为它通过对中国的金融殖民,把杠杆转嫁到了中国,从而给自己赢得了苟延残喘的时间。

     纵观历史,美国每一次经济危机所谓的去杠杆,实际上都是把杠杆转嫁到了其他国家。1930年代美国大萧条,美国把杠杆转嫁到了德国。美国1980年代的经济危机,是向其殖民地日本转嫁了杠杆。90年代的经济危机,是向苏联转嫁了杠杆。2008年危机,是向中国转嫁了杠杆。

     日本所谓的失去的三十年,实质上都是在消化美国人转嫁过来的债务杠杆,和金融泡沫。美国欠债,日本还钱。

     再通胀去杠杆,还有另一种结局。既不想接受通缩去杠杆导致的大萧条,又没有能力把金融灾害转嫁到其他国家。那么就只能通过印钱来化解债务了。蒙元最后的去杠杆,民国最后的去杠杆,货币发行彻底失控,通胀失控,以信用崩盘为代价,来缓解经济危机所带来的疼痛。最后导致毒发身亡。

     第三种模式,血汗去杠杆。赖账模式,是欠钱不还。加杠杆再通胀去杠杆,是嫁祸于人。如果一个厚道人,既不想赖账,又做不出来嫁祸于人的事,而且也缺乏嫁祸于人的能力。那么他只剩下一条路,通过不断的努力工作,省吃俭用一点点的慢慢还债。自己一辈子都没还清,就让自己的后代继续接着还。所谓的父债子还,就是这个意思。在中国传统的信用体系中,所有的负债,都不允许被减记和被破产,一定都要还清为止,不然就会道德破产,道德破产的家庭就会在社会上寸步难行天理难容。

     第四种模式,革命去杠杆。杨白劳欠了黄世仁很多钱,如果杨白劳能参加革命打土豪分田地,革命成功后,杨白劳欠黄世仁的钱就不用还了,他的债务一笔勾销,实现了去杠杆。新中国成立后,一概不承认国民党政府欠的外债,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和外国政府签署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这也是通过革命去杠杆。这是最激烈的去杠杆模式,也是最后的选项,也是最彻底的违约。

     二、痛苦的去杠杆之路

     最近有人宣扬,美国的去杠杆政策是好的去杠杆,其他国家的去杠杆政策是糟糕的去杠杆。所谓的好的去杠杆,就是嫁祸于人,自己欠债别人还。所谓的糟糕的去杠杆,就是被人嫁祸,只能自己慢慢消化欠债还钱的痛苦。看问题,一定要看清楚本质。

     谁是被嫁祸的接盘侠呢?典型的接盘侠,比如日本,自从被美国人转嫁了债务杠杆之后,几十年也没有恢复过来。比如中国,好端端的经济,被输入性通胀逼的民不聊生。再比如高位接盘房地产杠杆的购房者,卖也卖不掉,房子价格上涨也已经停滞,利率还会上浮,马上还要征收房产税,未来要怎么办?

     以投资性购房为例。房子总价500万,首付100万,贷款400万,如果贷款二十年的话,每个月要还款26000元。一年要还款31万的本息。这项投资要实现正收益,这套房子总价必须得一年增值31万,投资才算保本。

     如果房价在未来一年里没有任何波动,不涨也不跌。那么相当于购房者投资的一百万本金,净亏损31万。这项投资的年化收益率为-31%。如果房价开始下跌的话,比如跌了20%,则总价从500万跌到400万,这位购房人投资的一百万本金就全部损失了,加上利息31万,他还要多亏31万。如果再加上房产税,他可能损失的更多。在加杠杆的情况下,损失全部本金,被称为爆仓。如果本金全部损失后,还不能止损离场,还要继续亏损,则被称之为穿仓。

     比如,一百万首付(保证金,本金),加五倍杠杆买房子,房子卖不掉还跌了20%,他的本金就会爆仓。而且利息和房产税部分的成本,则相当于他穿仓后的本金外的亏损额度。一百万的投资,本来是打算赚钱的,结果本钱亏光,还要多亏几十万。目前中国很多高杠杆投资性买房的家庭,只要房价下跌三成左右,都存在爆仓和穿仓的风险。

     如果已经面临爆仓和穿仓的风险,还想保住房子,怎么办呢?在金融市场上的专业术语,叫追加保证金。购房者的房子价值下跌,他交给银行抵押物的价值就会不足,这时候银行就会通知购房人追加保证金。加杠杆买房,其实和配资炒股是一回事。

     赞赏二维码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至道学宫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