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研究生寝室厕所自杀,真相曝光:没有人愿意被脐带栓一辈子
2022/11/7 10:00:00 知否大叔

     点击卡片?关注知否大叔文 /大叔

     来源 / 知否大叔(ID:zhifoudashu)

    

     13年前的一个冬天,一个女孩冒着大雨,到处为母亲找房子。

     等找到房子,将一切事务为母亲打理妥当后,她回到了学校宿舍。

     次日清晨,她把枕巾和毛巾绑在一起,随后走进卫生间。

     她将绑在一起的枕巾毛巾挂在水龙头上,另一头套在自己的脖子上,以半蹲着的姿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同校同学说:洗手台离地不足一米,只要有一丝丝生存的欲望,她可以随时站起来重回生门。

     但是,她没有这样做。

     她以一种冷静到可怕的方式奔向死亡。

     女孩的名字叫杨元元,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

     事发后,杨母悲痛欲绝,认为女儿走到这一步一定是校方的错,索要赔偿金35万元。

     上海海事大学认为自己没有任何法律责任,既没道歉也没赔偿,不过,最后给了杨母16万元的慰问金

     那么,一心求死的杨元元到底经历了什么?

    

     将时针拨回到1998年。

     出生在湖北宜昌市的杨元元,年方19岁。

     此时的她,面临着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高考

     她家境贫困,幼年丧父,长到成年全靠母亲拉扯长大。

    

     自懂事起,杨元元便立志要好好学习,将来当老板挣大钱让母亲和弟弟过上好日子。

     对于这次高考,她极其重视,认为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但在报考志愿时,母女俩却出现了分歧。

     杨元元喜欢法律,想报考大连海事学院的法律系,没曾想,却遭到了母亲望瑞玲的反对。

     “大连路途远、车票贵,而且这个专业也没什么用,将来都不一定能找到工作。”

     杨元元没有反驳。

     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既然母亲不赞同,那不去就是了。

     最终,杨元元选择了武汉大学的经济学专业。

    

     虽然不是喜欢的专业,但杨元元依旧十分努力,刻苦学习专业知识。

     大三这年,弟弟也考上了武汉大学。

     还来不及为弟弟高兴,就听到了一个坏消息。

     母亲所在的工厂盖了新的宿舍楼,想住进新房,需要交纳3.5W元,否则只能继续住在老宿舍楼里。

     看着其他工人陆陆续续搬进了新楼里,母亲心里很不是滋味。

     母亲一个月的工资才不过200多元,还要跟她和弟弟交学费,哪来这么多钱?

     杨元元内心忧愁,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谁曾想,没过几天她就在学校见到了母亲。

     确切地说,是提着大包小包的母亲。

     原来,姐弟俩都在外求学,在老家孤身一人的母亲,就想到了来投奔儿女。

     本想带着母亲去学校附近租个房子,可是转了一大圈,看着高昂的房租,母女俩四目相对,哑口无言。

     就这样,为了省钱,母亲跟着杨元元住进了学生宿舍。

     宿舍里多了一个年龄差异巨大的人,舍友们感到十分不自在,住了没多久,学校就收到了多条举报。

     校方得知后,起初无法接受望瑞玲借宿学生宿舍。

     但听杨元元介绍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后,校方选择了同意。

     不足一米二的单人床,母女俩一睡就是两年。

    

     2002年,23岁的杨元元大学毕业了。

     大学期间,她努力读书,下课后还帮母亲摆地摊卖茶叶蛋,承担着弟弟的学费。

     但她自己的助学贷款迟迟没有还上,毕业证和学位证被学校扣留。

    

     没有这两个证,杨元元找工作很是困难,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其实,也不能全怪没有两证。

     曾有三个机会摆在杨元元面前:

     1、杨元元考取了枝江和广西青州的两份公务员工作,正当她考虑该去哪里上岗的时候,母亲却说:

     “好不容易来到了大城市,说什么我都不会再去那种小地方的”。

     2、杨元元考上了北大法学院自费研究生,母亲再次开口了:

     “学费一年要三万多,咱们交不起啊。

     3、西北大学邀请杨元元面试,只要她顺利通过面试,就能获得一份薪资待遇很不错的工作。

     当天杨元元就买好了火车票,母亲又一次泼冷水:

     “哪有这么好的事?你可别被骗了,不准去。”

     杨元元自己的想法,永远是排在母亲望瑞玲后面的。

     望瑞玲一次又一次地将杨元元从人生岔路口前拉了回来。

     接下来这7年,她在培训机构当过英语老师,月薪只有800块,她还做过保险推销员、家教,摆地摊,一切为了快速变现,但结果都不尽人意。

     对此,望瑞玲感到匪夷所思。

     “我不过小学毕业,都能找份工作,为什么女儿名牌大学毕业,却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工作?”

     与此同时,弟弟被保送北大直博。

     看到弟弟如此优秀,杨元元觉得自己也不该倒下,重燃希望。

     她决定考研。

    

     2009年,30岁的杨元元考上了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

     兜兜转转,她还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

    

     杨元元笑了。

     实际上,她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开心地笑过了。

     她觉得考上研究生,就意味着未来能够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赚到更多的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阳光照在她身上,似乎所有的美好都在朝她招手。

     当她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对她说自己有上海情结。

     原来,望瑞玲曾于上世纪70年代赴上海进修过5年船舶技工,会点上海话。

     就这样,30岁的杨元元,带着母亲又一次挤在了宿舍的小床上。

    

     意料之中,舍友相继搬出了宿舍,学校收到了多条举报。

     不同的是,上海海事大学并没有像武汉大学那样对待母女二人。

     看着杨元元送达的家庭情况说明书,校方毫不留情地给与了拒绝。

    

     11月21日,宿管人员禁止望瑞玲进入宿舍楼。

     学校的体育老师知道这件事后,出于同情,将校外一处房子以每月450元的费用租给望瑞玲。

     同时,体育老师给杨元元提供了一份校内网兼职的工作,每月有320元工钱。

     不过,母女俩必须等到23日下午才能拿到钥匙,这两天母亲的住宿成了问题。

    

     21日晚,杨元元冒着大雨在学校附近找了一个宾馆。

     宾馆价格昂贵,一晚上130元。

     可是,遭到了母亲的拒绝。

     望瑞玲说:“我找到了一个一晚上只要50元的宾馆,你不用担心。”

     其实,压根就没有什么50元一晚的宾馆,这天晚上的温度只有4℃,望瑞玲在学校礼堂和附近的电影院不断搓手徘徊。

     下半夜,电影院的工作人员看她可怜,允许她在电影院的座椅上靠到天亮。

     当杨元元知道这件事后,整个人呆滞住了。

     上海的冬天那么冷,她没有办法想象母亲是如何在外面待上一整夜的。

     这样的情绪,在23日下午拿到出租屋钥匙后达到了顶峰。

     体育老师好心给的房子是很便宜,但是个毛坯房。

     除了水泥墙体,别无他物。

     杨元元只好回学校拿被褥和垫子。

     她和母亲把地扫干净后,两人就这么在地上睡了一夜。

     清晨,杨元元醒来喃喃自语:“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我学了那么多年,也没见有什么改变”。

     随后,她对母亲说:“地上好冷,我去找学校去,我们还是要住回学校宿舍去。”

     没想到,这一去,竟成了永别。

     回到学校的杨元元,并没有去找校领导,而是回到了宿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也就是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杨元元去世后,望瑞玲将矛头对准了上海海事大学。

     她认为,这一些都是校方的错。

     如果不是校方冷漠无情,如果不是校方在宿舍管理上存在漏洞,女儿根本不会死。

     她要求校方赔偿35万元。

     按照校方的说法,这笔35万元的死亡赔偿金中,5万元是用来为杨元元处理后事的,另外的30万元是望瑞玲要购置住房。

     正如上文所说,校方认为自己没有任何法律责任,没有道歉也没有赔偿。

     出于人道主义,最后给了望瑞玲16万元的慰问金。

     之后,任由望瑞玲闹腾,也再没有下文。

     写到这里,杨元元的故事也就告一段落了。

     那么,她的不幸到底是由谁造成的?

     网友的看法各有不同,相信屏幕前的朋友也是如此。

     一个无可厚非的原因:贫穷。

     但我们能看到的是,贫穷不是唯一的原因。

     杨元元这短短一生,似乎都在为家人而活,为母亲而活。

     她成绩优异,喜欢法律,是母亲硬生生扼杀了她的爱好。

     兜兜转转,杨元元还是学了法律专业。

     说真的,那一刻我由衷为她感到开心。

     她终于能够为自己活一次了。

     美好未来,触手可及。

     可母亲似乎已经成为她今生今世无法摆脱的另一半,她不懂得拒绝,也从来不知道该如何拒绝。

     在单亲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她,早已把母亲当成了生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孤独无依的望瑞玲,看到茁壮成长的女儿,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第二人生,像一个专横的女皇,控制着女儿的人生;

     她又像是一根离了大树就不能生存的藤蔓,牢牢依附在女儿身上,直到女儿喘不过气,窒息而亡。

     你很难想象,控制欲和寄生心理会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她在老家是有地方住的,而且儿子也曾提议让她去北京生活,她都拒绝了。

     无论如何,她都要跟女儿住在一起,体验美好的大学生活。

     似乎这样就能延伸她生命的长度,就能让她重回年轻时代。

     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的重量,这样的行为,彻底压垮了杨元元。

     她本应放手让孩子展翅高飞,却一次次掐断了女儿的翅膀。

     没有人愿意被脐带束缚一辈子。

     正如纪伯伦所说: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爱,却不能控制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点亮“赞+在看”,孩子是我们生命中的惊喜,而不是弥补人生缺憾的工具。

    

     * 文章来源:知否大叔(ID:zhifoudashu)。作者:知否大叔,80后自由写作人。三观比五官正,眼界比目光更宽广;没见过你,但比谁都懂你。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知否大叔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