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后回看“河南神童事件”,发生在她身上的悲剧,至今仍在继续
2023/4/8 10:00:00 知否大叔

     点击卡片?关注知否大叔文 / 知否大叔

     来源 / 知否大叔(ID:zhifoudashu)

    

     河南有这么一个小姑娘,被大家誉为神童。

     她4岁识千字,9岁完成高中课程参加高考,最后以352分的成绩被当地一所大专学校录取。

     她的名字叫张易文。

     张父更是早就为女儿规划好了未来:

     “读完专科后,13岁专升本,20岁博士毕业,然后搞科研,进入上流社会。”

     所有人都觉得,这个人生开了2倍速的小姑娘未来会一片光明。

     出乎意料的是,大学毕业后的张易文并没有专升本,也没有哪一家企业愿意用她。

     她只能回到父亲开办的私塾里,拿着一个月1000块钱的工资,浑浑噩噩度日。

     昔日天才少女泯然众人,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2007年,张易文出生在河南省商丘市的一个教师家庭。

     她的父母都是老师,一家人居住在一间很有年代感的老房子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为什么要说是与世隔绝呢?

     这还得从她的父亲张民弢说起。

    

     张民弢(tāo)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因为经常发表一些批判社会的文章,所以他称自己是“当代鲁迅”。

     对外,他还宣传自己是北大博士毕业,在外企搞过AI。

     他反对中国当下的教育模式和进度,认为孩子学知识要尽早尽快,早上大学早毕业进入社会才能学到真东西。

     但事实并非如此。

     张民弢不仅没有拿到大学文凭,踏入社会后更是屡屡碰壁。

     郁郁不得志之下,他决定自己创办私塾,以国学教育为基础,穿插一些数理化的知识,培养高端人才。

     而他的女儿张易文,就是他私塾里的第一个学生。

     说得直白点,其实就是一个试验品。

     自出生起,小易文就没有接受过一天义务教育。

     刚过3岁,她就要跟在父亲身后学习文化知识。

     同龄小姑娘还在看动画片、玩洋娃娃的时候,小易文就开始了每天早8晚6的学习生活。

     不知道该夸张民弢的方案有成效还是小易文聪明,仅过去了一年时间,小易文就认识了上千汉字。

     这让张民弢信心大增,觉得假以时日,他的名声一定能够响亮全国,成为最懂得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老师。

     不到7岁的年龄,小易文就在父亲的督促下,将初中课程学习了大半了。

    

     奇怪的是,不认同应试教育的张民弢,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却并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他的教育方式跟学校老师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看书、刷题。

     唯一不同的是,小易文要看的书和要做的题比同龄人更多,也更晦涩难懂。

     从课本到试卷,从小学到高中,仅仅用了五年时间,张民弢就把别人十年寒窗苦读的知识全都倒进了女儿脑子里。

     在张民弢看来,自己的“试验品”已经成功蜕变成了一个“优秀作品”。

     私塾能不能招更多的学生,只差一点名人效应。

     为了扩大私塾名气,张民弢决定让自己年仅9岁的女儿,提前参加高考。

    

     小易文没有上过学,也没有学籍,想报名参加高考是十分不容易的。

     但这些困难对她的父亲来说不算什么。

     张民弢通过一系列的学历证明材料,成功为张易文拿到了参加高考的资格。

     2016年,9岁的小易文出现在河南商丘高考考场上。

     瘦瘦小小的她吸引了很多人注意,当大家知道她只有9岁,还是来考试时,纷纷表示不可思议。

     “我们商丘这个小地方,竟然也能出个神童!”

     彼时的张民弢,心里无比自得。

     他甚至幻想出来女儿考出优异成绩,自己的教育模式受人追捧的场景。

     可是没想到,结果并不理想。

     在这一年高考中,张易文只考了172分,没有被高校录取。

     张民弢很失望,但他没有丧气。

     他把女儿送进一家高考补习机构,恶补文化知识。

     他对女儿说:明年,你一定能行。

     各科书本知识,就像是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张易文喘不过气来。

     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每天都有背不完的书和刷不完题,她已经习惯了顺从。

     经过一年疯狂复习,张易文在2017年的高考中,考出了352分的成绩。

    

     这份成绩不算亮眼,但要知道,此时的她不过是一个10岁孩子。

     如果张易文能够好好复习几年,将来考上重点大学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可是张民弢等不及了。

     高考成绩出来后,满脑子想着出名的他,直接给女儿选了学校、填志愿。

     最终,张易文被商丘工学院录取,是大学专科三年制。

     “10岁女孩考取大学”的消息迅速传遍互联网,无数人惊呼:

     “10岁就能考上大学,这是神童啊!”

     一切如张民弢预料的那样,他和女儿出名了。

     在镜头前,他放出豪言:张易文10岁能考上大学,20岁就能博士毕业,然后搞科研,轻松进入“上流社会”。

     不少网友认为张民弢的教育方式会毁了女儿张易文,还有人直言他就是为了自己的私塾在炒作。

     但张民弢不为所动,俨然将女儿当成“活字招牌”。

     在张易文的名人效应下,不少家长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他的私塾中。

     “张老师,我不求我的孩子10岁考大学,只要他能够有你女儿一半优秀,我就知足了!”

     但是平心而论,这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真的值得推广吗?

    

     没过多久,人民日报发了一篇名为《人生慎按“加速键”》的文章,劝告家长不要“拔苗助长”。

     家长应该遵从孩子的成长节奏,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科学规律,慢下来才会更精彩。

     可那些盼望着自家孩子能够早点成才的家长,并没有把这些话放在心上。

     张民弢靠着女儿这个活招牌,赚得盆满钵满。

     这边,考入大学的张易文虽然短暂逃离了父亲掌控 但并没有体会到她这个年龄该有的生活。

     大学的同学都是比她大八九岁的哥哥姐姐,由于年纪太小,她跟同学之间产生了强烈的代沟感。

    

     张易文的舍友赵圆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张易文的情况比较特殊,入学时老师和宿管员都和我们打过招呼,让我们照顾她。”

     也就是说,张易文在大学并没有交到真正的朋友。

     所有人都把她当做一个需要照顾的小妹妹看待,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共同语言。

     更残酷的是,张易文虽然考入了大学,但她没有接受过义务教导,对许多基本知识都一窍不通。

     她很难抓住老师讲的重点,对于很多知识点都是半知半解。

     大二那年,她转入感兴趣的动漫专业。

     张民弢觉得这个专业也不错,还能让女儿找到失去的童年。

     2020年,张易文顺利从河南商丘工学院毕业。

     这一年,她13岁。

    

     毕业后的张易文没能为自己谋得一份好前程,即使她的专业技术不错,但年龄却成为她求职路上不可逾越的拦路虎。

     年仅13的她,在社会上屡屡碰壁,承受着这个年纪本不该承受的“毒打”。

     屡遭拒绝后,张易文的人生看不到方向。

     而自己目前的实力,想要考取博士、搞科研,无异于痴人说梦。

     无奈之下,她只能回到父亲的私塾,跟父亲一样做了一名助教老师。

    

     父亲说每个月给她2000元工资,但因为种种原因,张易文能拿到手的只有1000元。

     不知道是对父亲控制的不满还是对自己人生的无力,张易文变得沉默寡言,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不发一言。

     但她的父母对此视而不见,甚至将女儿的抗议称为“青春期叛逆”。

     都到了这种地步,张民弢满脑子还是自己的方案。

     他自信地说:

     “理论上来说,我的想法是对的,不成功的原因主要还是个人因素。”转身,张民弢又将苗头对准了自己的小儿子:张易文的弟弟。他为10岁的儿子规划好了人生道路:三年学完高中课程,13岁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曾经发生在张易文身上的悲剧,如今在她的弟弟身上再度上演。张民弢宛如一个“科学狂人”,不计后果地试图在子女身上证明他的成功。

    

     2020年9月,张民弢的“神童私塾”因涉嫌非法办学被有关部门查封。

     他的所有方案和计划,到头来终究成了一场空。

     之后,不少网友想知道张易文有没有逃离父亲的控制,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目前网上没有相关报道,但通过上文张易文的人生历程能够看出来:

     摆脱父母,过上自己想要过的生活,对她而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一个不到16岁的女孩,能够自己在社会上立足吗?

     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心中早有答案。

     她是父亲手中的“傀儡”,从小就过着没有自我的生活。

     可能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写到这里,内心百感交集。

     张易文的人生,就像是开了两倍速快进键。

     原本该是健康成长的年龄,却被全部用来灌输课本知识,导致她后来无论做什么,都会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而这一切,都是她的父亲张民弢造成的。

     自负又自利的他,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亲手毁掉了女儿的一生。

     想到他曾经说过一句话,女儿学动漫专业也不错,还能找回失去的童年。

     可失去的童年真的能找回来吗?显然不能。

     人生或许能够因为外力加速,但绝不可能重来。

     而这样的悲剧,现实生活中常有发生。

     所以我想对那些抱着拔苗助长心态的家长说一句话:

     “孩子不是为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童年活着。”

     孩子的童年,不该只有刷不完习题,也要有耀眼的阳光和绿油油的稻田,他们在奔跑和嬉笑中,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成长的蜕变和洗礼。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有的开花早,有的开花晚,有的一直不开花却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树不可长太快,一年生当柴,三年五年生当桌椅,十年百年才有可能做栋梁。

     所以,厚积薄发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修行过程。

     如今的张易文也不过16岁。

     她还小,倘若她能够从原生家庭中走出来,未来还是会有足够的空间去学习、去发展。

     最后,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共勉。

    

     * 文章来源:公众号【知否大叔】。作者:知否大叔,80后自由写作人。三观比五官正,眼界比目光更宽广;没见过你,但比谁都懂你。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知否大叔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