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老板们不能回答这个问题,管理这个工作也就被拿掉了
2018/8/17 19:40:00 正和岛故事汇

    

     岛 君 说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未来会决定我们现在做的事情。

     《黑天鹅》一书的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曾说,“该不该剪头发,不能问理发师;学的东西有没有用,也不要问教授。”

     在这个被定义为“爆裂”的时代,所有的一切都将被重新划分,“一直坚持做对的事”被那些牛人和高手反复提及强调,因为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

     如何坚持做对的事?未来的管理究竟是什么样?接连发问的老板们越来越多。

     北大国发院管理学教授陈春花深入调研企业组织变革20余年,反问了一句话,“你(组织)怎么让人有意义?”

     如果老板们不能回答这个问题,管理这个工作也就被拿掉了。

     如何看待组织中的人,也是未来管理者最大的挑战。

     图 片:视觉中国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让员工彻底解放到底有多难

     人与人最大的差距不是出身和学历背景,而是认知和思维。

     一个企业跟另外一个企业最大的差距是人力资源和文化。

     此种核心差距取决于企业家和组织的思维方式,要基于未来十年变化,做组织的顶层设计。

     世界500强中,八成已经或正在创办自己的企业大学。

     最早建立企业大学的是通用电气,时间在1956年。

     通用电气时任总裁发现,在自己企业指数型增长、不断开设新公司的过程中,最大的限制就在管理人员身上——规模的扩大让合适的人才显得越来越少。

     但要比投资“学生员工”,可能谁也比不过麦当劳的“汉堡大学”。

     从建校起到现在已经锻造出炉了近30万餐厅经理、中层管理以及经营者。每年有超过5000人入学。

     国内的情况也类似。

     虽然定义、规格各有区别,但这些大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这里的内容实践重于理论,课程往往是量身定制,与企业自身的庞大战略有着密切的关系。

     让成千上万的人共享同一个价值观、标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所有的老板和公司都会强调“人是最重要的资产”。

     然而,说到做到的非常少,真的知行合一的领导者就更少了。

     但只有内部达成共识,才能进行真正的改变,才能应对不确定性的常态,更要能抓住时代的机会。

     这背后更重要的是文化。

     这本身就是一种宣言,正如通用电气大学首席学习官克里希纳穆尔蒂所说,需要明确员工到底代表什么?

     场地、师资这往往都是最简单的事情,如何在经营、组织变革、培训中注入文化,这才是困难的地方。

     所以陈春花教授提出,“每一个管理者都担负着激发人心的天职。”

    

     “韧性优于力量”

     许多企业每年进行文化内训和变革,员工参与了太多没有系统规划的活动,已经疲于应付。

     这也占用了企业的大量资源,尤其是时间资源。

     而人的信仰、价值观是非常难以改变的,而这些又是变革企业文化时必须改变的。

     所以,陈春花教授强调,作为一个领导人,你就应该成为一个“无为”的管理者。

     所谓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引导,核心是要把大家连接起来,一定要让组织成员相信所有的东西都是真实的。

     未来的管理本质上也一定是教育。

     “我在10年前接触过IBM公司的资深经理,他讲管理者首先应该成为一个教育者。面向未来,需要遵循三喜欢的原则:让员工喜欢,让合作方喜欢,让客户喜欢。今后企业的管理问题,你要想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共享每个人的大脑。”著名管理学家包政如此补充。

     关于管理,我们似乎又到了进行倒逼式改革的重要时刻。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实体经济的发展历程证明,西方的制度管理并不能完全有效解决中国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如西方管理规则与中国国情和文化的冲突,思想无法自上而下统一,领导力不足,激励手段单一,利益分配缺乏合理性等。

     一言蔽之,现代中国企业需要建立信仰,再结合西方的管理制度,方能实现管理上的有效突破。

     那么组织如何进行正能量修炼?

     “最近我到宁波的方太参观,看到厂房里有两块标准的羽毛球场地,每天供职工打羽毛球,休息室可以看电视、看报刊、喝饮料,每天强制性地上午下午各15分钟让职工休息。看板上有每个人的名字,上面有四个选项,今天心情非常好、心情正常、心情不太好、心情很差,每个人上班前把标记对应到当时的心情上。如果你有问题,组长、工友就可以帮助你。”知名财经作家秦朔看到在这领域率先实验的是民企方太。

     董事长茅忠群研习中华传统文化数年,从2008年开始在企业推行蕴含儒家思想的管理模式。

     谈起方太经营的历程,他说这二十余年里,方太的成绩主要有两点:

     一是以强烈的使命感,立志打造家电行业第一个国人自己的高端品牌,成为“中国高端厨电领导品牌”。

     二是向企业导入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合璧的方太文化体系。

    

     “半部论语能治天下,那拿儒家思想来治理企业应该也没什么问题。”——茅忠群

     方太做事的方式,就是他让人改变,让企业改变的基本动力,就是踏踏实实做事。

     同理,文化容不容易被员工接受?他们会不会打一个问号?公司为什么要来导入儒家思想?是不是来给员工“洗脑”等等。

     对此,茅忠群深入思考了多年,“其实这背后,只有一个因素,就是企业到底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去教育员工,还是发自内心的,真的是为了员工的幸福。

     安人心需要赢得人心,就是让人很安心。

     要有物质基础保证他们的生活,同时也要分清大仁爱、小仁爱,有考核制度有淘汰制度……”

     如此鲜活的“儒学治企”样板,能学,可以复制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经营中如何有效融合解决问题?

     尤其中国特色的管理,对领导者的要求要高于西方,领导者到底该如何修炼自己的心性?

     方太作为一家以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驱动的独特企业,自2008年开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入到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矢志践行十年,形成了“中学明道、西学优术、中西合璧、以道御术”的方太文化体系,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2017年厨电销售收入(不含税)突破100亿。

     方太的成功说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助力企业发展的伟大力量。

     日前,方太正式发起成立方太文化研究院,研究推广中华企业文化,面向企业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方太中西合璧企业文化实践经验。

     研究院目前分设“文化体验营”,体验传统文化管理企业的具体方法与效果;“明心重道营”,帮助企业家深入学习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道御术营”,则进一步帮助企业家推行和落地企业文化,同时会逐步推出企业文化咨询服务项目。

    

     首期“文化体验营”活动课程已于今年8月正式推出。

     在为期两天两晚的体验式学习过程中,企业家学员将深度参访方太,与不同层级员工交流,体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管理现代企业的做法和效果,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全新认识,重构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期间,方太集团董事长茅忠群将亲自分享,全面解析十年探索的中西合璧方太文化之精髓。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正和岛故事汇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