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韩绍先×贺鹏飞|墨趣·抽象与具象之碰撞——贺鹏飞师友合作展 · 艺术家特辑
2022/8/18 23:13:51 中国好文字

    

     ? 展 览 简 介 ?

     墨趣·抽象与具象之碰撞—— 贺鹏飞师友合作展

     —·······展览题字:石 齐 梁晓声学术主持:薛云祥联合策展人:曹兴武 李 轩

     展览地点:北京炎黄艺术馆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慧忠路9号开幕时间:2022年8月20日 15:00展览时间:2022年8月19日—8月22日

     (艺术馆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30停止入场)

     —·······

    

     墨趣·抽象与具象之碰撞

     —— 贺鹏飞师友合作展

     自 序

     2021年,有幸获得了两段完整的可以静心独处的时间。纸张画具不离身的我倒也随遇而安,想着终于可以有时间抛开杂念,沉淀自我,试着利用这些年的绘画经验将画油画的抽象感受通过水墨的方式进行呈现。起初,我对这种尝试并没有足够的底气。因为在最初开始画画的那几年,油画的表达张力简直令我着了魔。油画丰富而绚丽的色彩、不拘形式的视觉冲击力恰能将我内在的精神感受直观地抒发出来。

     尽管前些年的油画创作过程令我倍感酣畅淋漓,但偏爱油画创作的我对国画并无半点轻看。恰恰相反,我对国画的敬仰与钦慕是无以言表的。我深知自己既无科班系统学习的底子,又无天赋异禀的灵气,仅凭着一腔的热忱和直觉创作。国画更考验基本功,落笔分毫不能有差。所以每次提笔纸上,我都只觉忐忑不安,生怕落笔不能成画,反倒成了笑话。这些年来我结识了许多绘画界的良师益友,每每面对他们,我的内心怯如小学童一般。一方面惭愧于自己作品中有着诸多不足,另一方面也着实钦慕于师友们炉火纯青的技法与灵动丰富的意蕴。师友们了解到我有这种怯于尝试的想法之后,在创作理念和绘画技法上都对我不吝赐教,甚至欣然接受了我此次合作创作这一贸然而大胆的提议。我将自己创作的或泼墨或泼洒的“半成品”托付于师友前辈们,请他们自由发挥创意,或添或改,或剪或裁,不拘形式地完成创作。果不其然,经过师友前辈们的妙笔点睛,我那些拙作立刻变得鲜活而灵动起来,这些作品呈现出各种意想不到的新的主题、形式、构成、意境,妙趣横生,生命力盎然。

     资历尚浅的我可能无法用专业的辞藻来评述或定义此次联合创作的这些作品,但这些作品所展现的内容、技法与意蕴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众家之所长。参与此次联合创作的老师、前辈和朋友们都是绘画造诣高深的名家,他们是我此次画展能够得以顺利举办的源动力。

     人到中年,竟还能激发画画的兴致,并以此为人生乐事,何其幸焉。虽然是知天命之年,但前半生“折腾”惯了,一时也放不下执着。特别是画画这件事,我想后半辈子终归是放不下了。

     ? 韩 绍 先简 介 ?

    

     韩绍先,山东人,斋号太极行者、太极山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武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武术七段,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导师,中国教育电视台艺委会委员,北京通州区美协理事,重庆市南川区美协名誉主席,荣宝京鲁书画院副院长,北京宝藏天下艺术馆名誉馆长,北京通翰美术馆艺术总监。

     ? 韩 绍 先 作 品 欣 赏 ?

    

    韩绍先 《翡翠谷溪声》纸本水墨 180×89cm 2022

    

    韩绍先 《南雁荡银屏峰》纸本设色 180×89cm 2022

    

    韩绍先 《南雁桥畔云山》纸本水墨 180×89cm 2022

    

    韩绍先 《南雁云山飞银瀑》纸本水墨 180×89cm 2022

    

    韩绍先 《仰狮望月图》纸本设色 180×89cm 2022

     ? 贺 鹏 飞 简 介 ?

    

     原始主义画派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出版人,连锁书店“字里行间”品牌创始人。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艺委会副主任,中华文化促进会美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喀什大学客座教授,国家文旅部北京当代艺术研修学院客座教授,美国好莱坞电影学院客座教授,通州区美术家协会理事,密云区美术家协会顾问,新浪扬帆公益基金·蔡志忠文化传承委员会委员,北京电视台美食栏目特约嘉宾、美食家。曾任星光大道评委。

     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展。画作被美国州县议会,比弗利山庄图书馆,圣马利诺狮子会,希腊、比利时、保加利亚、塞浦路斯等各国大使馆,丹麦王子,北京民族文化宫等美、中机构和个人收藏。

     ? 合 作 作 品 欣 赏 ?

    

    韩绍先、贺鹏飞 《苍翠山中百泉鸣》纸本设色 70×138cm 2021

    

    韩绍先、贺鹏飞 《山中夜雨百泉鸣》纸本水墨 70×138cm 2021

    

    韩绍先、贺鹏飞 《五彩溪山画屏中》纸本设色 70×138cm 2021

    

    韩绍先、贺鹏飞 《雨后清幽境》纸本水墨 70×138cm 2021

    

    韩绍先、贺鹏飞 《雨润雁荡百泉生》纸本设色 70×138cm 2021

     ? 相 关 评 论 ?

     聚焦写华夏风骨 泼墨抒中国精神

     —— 浅析韩绍先焦墨山水

     所谓焦墨,浓墨之极为焦。焦墨是不借助于渗化的画法。古已有此画法。五千年的彩陶就是这种画法。隋唐兴盛起来的壁画也基本上是焦墨画法。清代程?纯用渴笔焦墨。近代张仃先生也画焦墨。自古以来,焦墨就是曲高和寡的艺术形式。知稀为贵,因此画史上焦墨山水画家如凤毛麟角。用焦墨必学力之深奥方敢着笔。

     黄宾虹言:画有焦墨法,最为高古润朴。北宋画多用焦墨。宋元人之渴笔法,刚而能柔,润而不枯。北宋山水画之气骨与焦墨风骨相关联。当代也有很多画家以焦墨画山水,韩绍先即是其中一位有个性风貌的焦墨山水画家。

     韩先生的焦墨山水,是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注重写生,不断探索,兼容並蓄古今山水画家之长和中外绘画有益之处,逐步确立起自已的焦墨山水画风貌。

     一、文武双修 骨法用笔 溯本求源 继往开来

     韩先生在以黄宾虹提出的五笔法,即:平、圆、留、重、変为主导思想的基础上,以书法行笔入画。因他也是书法家,尤钟爱宋人米芾的书法,用笔八面出锋,风牛阵马,沉着痛快。韩先生还是一位武术家,曾习练少林、太极、刀、剑、棍等几十年如一日,行笔犹如挥拳舞剑,在宣纸上恰如沙场演兵,长枪大戈,轻沉並重,刚柔并济,重似高山坠石,轻如蜻蜓点水。徐疾相间。静如处子,动似脱兔。惊蛇入草,飞鸟出林。用笔兼有捻杆,自然把太极拳的螺旋劲,缠丝劲揉化入笔迹之中。

     太极阴阳融画理,金石书法入毫端。以渴笔焦墨勾、皴、擦、点的骨法用笔,溯源籀篆,参之行草,如屋漏痕,如折钗股,枯藤坠石。体现其焦墨用笔之阳刚、雄强、苍劲、厚重、生涩、老辣、古拙、天然。笔酣墨畅,兴会淋漓。

     韩先生认为,美术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传统的血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多年来,继承优秀山水画传统。作了大量的临摹,並有所创新。临摹古人优秀山水作品,他至今没有间断。清四僧中尤重石溪(髡残)和石涛,缅邈幽深,奥境奇辟,浑厚华滋,郁茂苍浑。引人入胜的境界。学习元四家中尢重黄公望的线,王蒙的繁密重林,长松茂树,峰峦叠嶂,焦墨渴笔的苔点皴法。取其精华所用。

     二、跋山涉水 师法自然 应物象形 章法缜密

     韩先生深知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走进生活深处,与山树云水零距离接触,同自然为师,"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看我应如是"。胸中丘壑细嚼碎,眼里云烟化精神。正所谓"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在山水画创作中,他坚持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的山水画创作之路。多年来他足迹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身负画具,登山涉水,三山五岳收入画中。搜尽奇峰打草稿。初由眼中之山一一取其貌,写实写生;再到心中之山一一得其神,写意写生。从小幅写生到四尺整幅、六尺整幅;从搜集素材写生到后期的对景创作;从原耒毛笔水墨写生到后来焦墨写生,放笔直取,落笔成形。完成数以千计的完整的写生作品。可称得上是当今山水写生作品较多,质量高的山水画家。

     韩先生在焦墨山水构图方面有自家独到之处。他在章法上除按传统山水画构图的规程外,有自己的创作发挥。无论写生或大幅创作,从来不打草稿,不在纸上设计,不用九朽一罢。用焦墨直接落笔、或从下(上)往上(下)推写展开、或由(左)右至(右)左,同行草书一样落笔,生长树木,立定山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气呵成,气贯长虹。在章法中,整幅作品构图,深悟黄宾虹先生关于每个中国汉字就是一幅山水画构图的理论,运用到山水画章法中有奇新之效。注重阴阳之说,虚实对比,繁简处理。

     纵观韩先生焦墨山水,疏密得当,大疏大密中,树木以较繁密处理,近石则以简疏对比。虚实遵循太极阴阳一黑一白,一阴一阳,一虚一实,一动一静,相生相发,相反相成之理,加之得当的落款钤印,使整幅作品构图完整,别出新意。

     三、焦中见彩 渴笔求润 主题明确 立意深刻

     韩先生在焦墨山水画的写生或创作中,在重笔法的同时更重视墨法。本来常规墨法中有浓、淡、破、积、泼、焦、宿七法。有七墨则容易作一幅水墨画。有七法如同乐谱中有7个音符、容易作一首乐曲。而焦墨画,如7个音符中只一个,而且要成一支好曲,作一幅好画。这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况且,谢赫的中国画六法中有一法:随类赋彩,焦墨,只一种黑,还要表现出山水丶云树的多种色彩,可谓难上加难了。但在韩先生的焦墨山水作品中,难题应刃而解了。

     所谓墨法,用墨之法。观韩先生作画,他笔上蘸饱墨后,第一笔落在整幅画中最浓黑的部分如郁郁葱茐的树叶植被或近大石头等,继而用笔上略少的墨画树干或中丶远山石,待笔上渐无墨时,正好用于皴擦画面极淡处的远山或云雾。他说:这是笔墨顺序,惜墨如金。观其作完画全过程,案头笔洗内水依然清彻干净。传统山水画中有淡墨染法,而其焦墨山水画中只能以擦代染。他在墨法上也适当运用积墨法,墨上加墨,增加遍数。经过落笔轻与重、墨色多与少的权衡铺排,直到层次清晰、墨色鲜活,如着以多种色彩一般。看上去犹如水墨画一般,虽然干裂秋风之笔,画面却显现出润含春雨之效果。

     韩先生认识到:画是文之极。一幅山水画创作,首先有主题立意,而且一幅好作品有诗情画意,凭着他有较为深厚的文学功底,以诗为画魂,用山石云水表现什么?说明什么?所以,他讲,山水画要有势、有情、有趣。势,就是画面山石云水表现;情,就是立意主题;趣,画面的趣味,画眼中人物、动物、与人相关联的屋宇、村庄等。加上自作题画诗,诗书画相映生辉,更突出了山水画的立意。

     四、立足当代 心怀祖国 阳刚正气 堪媲古今

     中国传统审美有阳刚、阴柔之别。西方传统美学对美的划分有优美、壮美、崇高、丑美等取向。传统山水画有殿堂气、庙堂气、山野气象等审美取向。韩先生的焦墨山水取向是雄强、阳刚、壮美、正大气象,有时代精神。如习近平总书记讲,文艺要跟上时代发展、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酰,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让灵魂如阳光般明媚,充滿正能量,给人传递正能量。好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作为当代山水画家,要要担当,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描绘祖国壮丽河山,为山河立丰碑。要借喻山川壮美绘写中华民族的脊梁风骨。泰山之傲立天东,太行如铜墙铁臂等。

     俗话说:旁观者淸。我们且把韩先生的焦墨山水画同古人与今人相比较:

     清代新安派焦墨画家程邃的画,因其为明代遗民,感情中有亡国之痛,家破之哀,所以画面呈现出一种萧疏、哀凉的阴柔之感。而韩先生表现的是雄強正大丶壮美河山,画面充实饱满,阳刚之美,启迪人们积极向上。

     黄宾虹先生所画焦墨多为小幅,多为筚路蓝缕,未能全力以赴克尽其才。韩先生深谙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道家精髓,面对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无论大小画作均能驾驭自如,游刃有余。

     张仃先生的焦墨写生,开创新时代篇章。但在一定程度受到生活写实的束缚,缺少一定的传统绘画语汇,包括皴法,写意抒情,畅达不足。

     当今也有不少焦墨山水画家,风貌多样,在立意构图上,宣称崇尚文人画,一幅作品寥寥几笔,一种抽象符号,无形无趣也看不出传统文人画所传达的隐逸高远绝尘的精神寄怀。甚至,有的有焦墨画似西画素描;有的勾轮廓线类同国画白描;有的用浓墨横涂竖沫,不见骨法用笔,沒有骨线支撑立于画中等等。

     综上所述,韩绍先的焦墨山水热烈淳厚、雄奇刚劲、气韵生动,其如王者枕戈待旦。与古与今焦墨山水画家同而不同,在当今山水画坛上可称“独树一帜”!

     可谓:画家道义重承担

     为我中华写河山

     文武双臻入画境

     笔墨一挥正气篇

     韩先生在焦墨山水画这个领域中不懈努力耕耘,潜心创作,"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我们期待他有更好更多的作品问世,聚焦华夏风骨,壮写中国精神。

     杨珊/文2017.5

     (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好文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