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夜晚是浪漫主义发挥创造力钟爱的主题,并且它很快从绘画扩展到音乐
2022/8/22 22:18:43 中国好文字

    

     《门上铭文》,威廉·布莱克,1824—1827,私人藏品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中世纪仍然是所谓的历史浪漫主义的创作主题,以中世纪为创作主题的绘画从展现民族辉煌的范例中汲取灵感,进而使人们获得对历史连续性的信任,这种连续性如今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这种观点在意大利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流行起来,学院的艺术家受朱塞佩·马志尼鼓励而努力创作出大量作品。马志尼坚信艺术具有社会使命,支持“意大利应该从历史传统的连续性中汲取灵感和力量,以构建新的民族性”。

     这一背景下创作的作品有《吻,青春插曲,14世纪的服饰》,这幅画由弗朗西斯科·海耶兹于1859年,也就是第二次独立战争爆发的那一年绘成。这件作品,在吸引人又满怀爱意的拥抱中包含了含蓄的政治信息——志愿兵即将奔赴前线。这件作品在布雷拉一经展出就大获成功,那时的米兰正翘首以盼维克托·伊曼纽尔的到来。

    

     《吻,青春舞曲,14世纪的服饰》,弗朗西斯科·海耶兹,1859,米兰,布雷拉美术馆

     在18世纪末期,人们从反古典的视角来解读过去和古代,丹麦画家尼科莱·亚伯拉罕·阿比尔高和瑞士裔英国籍画家约翰·海因里希·菲斯利亦是如此。生命中令人不安和非理性的方面吸引着他们,黑暗的力量、夜晚的噩梦和未知的幻觉又约束着他们。从另一方面来说,一种浪漫主义神话很快围绕着菲斯利兴起,这种神话和他创作的许多人物有关,和他的创造力中“撒旦般”的力量有关,也和他那些充满幻觉的奇异画作有关。

     一个新的绘画流派因菲斯利而诞生了,这个画派受莎士比亚笔下有魔力的人物的启发(如《泰坦尼娅在沙滩上找到了魔戒》,1805)。这个画派一方面充满奇异色彩,对涉及仙女、小精灵和鬼怪的文章进行浪漫的虚构,另一方面则根据幻想的主题创作吸引人的情节,这些情节混合了恐惧和色情,也混合了对未知的痴迷和夜间幽灵。夜晚并不是偶然成为浪漫主义发挥创造力时钟爱的主题的。有时候,幽灵和头脑中虚构事物的投射在夜晚出现,另一些时候,如在弗里德里希的杰作中,夜晚是充满爱意的虔诚时刻,是与自然的神秘和谐共处的时刻。夜晚这个主题很快从绘画领域扩展到了音乐领域,夜晚成为钢琴作品中富有旋律又充满梦幻的单独一类主题。爱尔兰人约翰·菲尔德引入了“夜曲”,之后肖邦将“夜曲”提升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

     诺瓦利斯在1797年完成了《夜颂》,威廉·布莱克在同年完成了由500多幅水彩画组成的系列画作,这些画作最终成为《夜思》的插图。《夜思》是一首已经满含了浪漫主义情感的诗歌,英国诗人爱德华·杨格在1745年创作完成的这首诗开创了“墓园诗派”。前浪漫主义艺术中充满幻想的奇异流派的代表人物正是菲斯利、威廉·布莱克和约翰·马丁,这一流派构成了世纪之交欧洲绘画最吸引人的篇章之一,既是因为它含有极强的幻想成分,也是因为它的创作主题之间的联系:从每个时代的文学主题中获取灵感——从圣经到莎士比亚、但丁和弥尔顿。这一流派深入挖掘想象力崇拜的基础,对想象力的崇拜之后将在浪漫主义情感中发挥主导作用。

    

     《泰坦尼娅在沙滩上找到了魔戒》,约翰·海因里希·菲斯利,1805,苏黎世,市立美术馆

     1799年,布莱克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我知道这是一个满是幻觉和想象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看到了我画的每件东西,但它在每个人眼里都不一样。”60年后,德拉克洛瓦在他的日记里写道:“即使是面对自然,这情景也是我们的想象力创造的。”

     精神现实被封闭在有形世界中,于是艺术家的想象力成为揭示敏感世界中精神现实的工具,是人类和自然之间的中介。在弗里德里希看来,画家能够使自己置于一种十分集中的状态:“你闭上肉眼,主要用精神上的眼睛看图像。之后你去发掘黑暗中看到的东西,使得这些东西能够反映其他事物,由外至内。”否定启蒙主义者的理性,因此想象力成了头脑不为人知、难以解释的潜力的象征,这个未知的领域成了浪漫主义者不懈研究的一个对象:从最具戏剧性的心灵之路到创造天才的激动人心的成功,从疯狂到个人的成功,也就是说置身其中的画家身上有许多细微差别。这些画家有英国的空想者、西班牙的弗朗西斯科·戈雅和法国的泰奥多尔·籍里柯,他们用一种令人不解的现实主义手法描摹笔下的人物,甚至有时接近了人物面部变形的边缘。

     正是在后一种情况中,人物以愤怒的形式被描绘出来,超出了人类性格分析的范畴,之后开启了以卡尔·雅各布·林德斯特罗姆、路易·利奥波德·布瓦伊和奥诺雷·杜米埃为代表的讽刺画艺术的伟大篇章,悲剧性内容和对社会的讽刺或多或少地减少了,它们与现实主义的视角直接交织在一起。

     摘自《浪漫主义时代的艺术》

    

     辉煌的艺术〔意〕斯特凡诺·祖菲 主编〔意〕伊拉里亚·奇塞利 等 著周彬彬 译上海三联书店 凤凰壹力

     “辉煌的艺术”系列丛书引进于意大利知名艺术类出版社,素材丰富,研究深刻,涉猎广泛,涵盖从史前到现当代、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从印象派到先锋派、从摄影到电影、从启蒙开化到宗教改革等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艺术变迁。各册章节分明,结构清晰,配有大量插图,通过权威的评论与解说,详述引人入胜的艺术瑰宝,勾勒出相应时期与流派的艺术发展过程。丛书为读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西方艺术史概览,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艺术。

     ★ 《浪漫主义时代的艺术》为“辉煌的艺术”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从细节入手,全面深入解读艺术作品,近300张高清大图,展示艺术之美,欣赏引人入胜的艺术瑰宝。

     ★ 在《浪漫主义时代的艺术》中,读者既能欣赏到威廉·透纳、弗朗西斯科·戈雅、泰奥多尔·籍里柯、欧仁·德拉克洛瓦等人的传世佳作,也能从中了解这些伟大人物在时代发展和艺术传承中发挥的作用。

     ★ 《浪漫主义时代的艺术》涉及大量文学、历史、艺术知识,内容丰富,适合有一定知识积累的读者和文史爱好者。

     ★ 《浪漫主义时代的艺术》内容全方位,多角度,结构清晰,穿插有佳作赏析、人物简介、技法与材料、概述等板块。

     ★ 《浪漫主义时代的艺术》一书双封设计,裸脊锁线装订,人性化的装帧设计,提升阅读舒适感。

     ★ 《浪漫主义时代的艺术》一书从细节入手,全面深入解读艺术作品,近300张高清大图,展示艺术之美,欣赏引人入胜的艺术瑰宝。

     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斯特凡诺·祖菲(Stefano Zuffi),意大利著名艺术史学者,曾任编辑与学术顾问等职,同时参与文化杂志、电台节目与纪录片的制作。先后出版著作六十余本,参与编写包括“天才艺术家系列”“西方美术家辞典”系列以及《古罗马艺术》等多部著作。尤其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领域有大量畅销作品。

     本册作者伊拉里亚·奇塞利等皆为意大利艺术及艺术史类专家、学者及研究者,曾参与出版多部艺术类著作。

     译者简介

     周彬彬,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意大利语专业本科。曾翻译书籍《全球艺术史2:当代艺术》和《梵蒂冈古墓》。

     内容简介

     浪漫主义艺术不是模仿古代雕刻、文艺复兴巨匠的模板,而是发挥自己的独特性。它以各式各样的个性美代替唯一绝对的理想美。

     本书是“辉煌的艺术”丛书中的一本,引进于意大利知名艺术类出版社。本书介绍了浪漫主义在欧洲的起源与发展、表现形式与特点,丰富详尽地展现了十九世纪初冲击欧洲的这场声势浩大的文化运动的全部本质。浪漫主义征服了所有的艺术领域并扩展到新世界,时至今日依旧影响巨大。读者既能欣赏到威廉·透纳、弗朗西斯科·戈雅、泰奥多尔·籍里柯、欧仁·德拉克洛瓦等人的传世佳作,也能从中了解这些伟大人物在时代发展和艺术传承中发挥的作用。本书素材丰富,书中章节分明,结构清晰,配有大量插图,通过权威的评论与解说,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浪漫主义艺术的特点及浪漫主义时代的文化和历史。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好文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