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20世纪30年代,人们从不同领域对火车进行优化,以应对机动车的竞争挑战
2022/9/7 23:16:03 中国好文字

高级快车(水星火车头),亨利·德赖弗斯,1938,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
包括飞机在内的所有交通工具都在技术与审美的定义下迅速演进并发展,与此相反的是,在社会经济领域取得更大进步的国家对铁路的重视愈渐下降。在此之前,铁路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铁路网线的铺设呈明显的扩张态势。自20世纪以来,铁路运输就面临着与机动车辆在快捷性和成本方面进行竞争的挑战——30年代,各铁路运输公司因一些过错而拆除铁路轨道,由机动车辆代替火车。为了对自身进行完善并重新激发乘客对火车的兴趣,设计师被寄予厚望,从不同的领域对火车的内、外部审美风格和乘坐舒适感进行改进和优化。1932年,诺曼·贝尔·盖迪斯发表了他的“宣言书”——《地平线》这本著作,在其中展示了他对火车外形的重新创造成果。在后续由美国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设计的火车中,蒸汽机车头和两节车厢结合起来,形成尾部尖细的水滴状外形。1934年,雷蒙德·罗维对火车的外形进行了重新打造,而作为订购者的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并未有意更换它。法布里齐奥·博诺莫对此事这样评价:“在不以中间驾驶室做对称的车身这一必要结构进行更改的情况下,罗维从汽车的装配线中汲取了经验,以焊接车身的方法取代使用铆钉的传统,得到一个平滑且相同的车壳,并像组装汽车一样,将零件置于地面进行后续组装。”对火车外形的重新定义符合蒸汽火车到电力火车的发展进程,火车的电气化在当时的美国和欧洲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总体来说,就像安德烈亚·琼蒂尼所说的那样,跨入新世纪,各种交通工具间的竞争及所面临的挑战实际上已转移到了技术领域的竞争中。电力的应用成为最好的佐证,柴油发动机的诞生也说明了这一点。技术层面的挑战也体现在速度上,显然,火车、飞机和汽车间又开启了新一轮的竞争。

CTR“蔷薇色的圆舞曲”,乔盖托·乔治亚罗,2004
1938年,亨利·德赖弗斯为纽约中央铁路公司设计了一款名为“高级快车”的火车,它被视为体现那个时代现代性特征的象征。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航线的不断扩张、飞机运输的逐渐增加和汽车的普遍流行,火车反而变成了一种并不十分舒适的旅行方式。这时,传统的出行方式需要被重新带入公众视野中。此时,通过车辆的更新换代,设计师展现出了最先进的技术水平。如此说来,乔盖托·乔治亚罗于2004年设计的CTR“蔷薇色的圆舞曲”是能表现时代特征的作品之一,正如乔治亚罗自己的评论:“‘蔷薇色的圆舞曲’是当前的产品。我曾想过在这件设计品的内部空间里大面积运用玻璃,使得车体内外两部分之间产生一种‘渗透感’,这将为车厢内的开放空间提供最大的亮度。促使我设计出‘蔷薇色的圆舞曲’火车的理论依据来源于我对空间和理性的认知,它能保证足够的座位数和精致的区域布局。我坚持所谓‘透明’的观点,假设车体从头到尾都是清晰可见的,那么我需要通过过道和门廊处安装的隐蔽摄像头来保证乘客的安全。会客区域配备有可伸缩体积的衬垫,我还曾试图将被视作传统火车中最大弊病的互通空间当作‘蔷薇色的圆舞曲’火车最‘夺人眼球’的设计。”
摘自《设计》
推荐人:XY

辉煌的艺术
〔意〕斯特凡诺·祖菲 主编
〔意〕德乔·朱里奥·里卡尔多·卡鲁加蒂 等 著
王曦珧 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凤凰壹力
“辉煌的艺术”系列丛书引进于意大利知名艺术类出版社,素材丰富,研究深刻,涉猎广泛,涵盖从史前到现当代、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从印象派到先锋派、从摄影到电影、从启蒙开化到宗教改革等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艺术变迁。各册章节分明,结构清晰,配有大量插图,通过权威的评论与解说,详述引人入胜的艺术瑰宝,勾勒出相应时期与流派的艺术发展过程。丛书为读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西方艺术史概览,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艺术。
★ 本书对各国的设计精品进行了详细解析,如蝴蝶椅、米洛镜、巴塞罗那椅、“前驱”轿车、科尔萨罗游艇、徕卡照相机、TS502收音机等,真实地记录了设计师们的创作历程,展现了其全新而独特的设计理念,是一本了解当代设计发展史的绝佳读本。 ★ 本书含有300余张高清图片,版式美观,有较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特设“人物简介”“佳作赏析”“20世纪的批判与艺术”三大专栏介绍各国著名设计师的背景、设计作品和技艺手法等,让读者对我们身边熟知的事物的设计过程等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内容精彩翔实,让人大开眼界。 ★ 平装裸脊,四色铜版印刷,装帧精美。
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斯特凡诺·祖菲,意大利著名艺术史学者,曾任编辑与学术顾问等职,同时参与文化杂志、电台节目与纪录片的制作。先后出版著作六十余本,参与编写包括“天才艺术家系列”“西方美术家辞典”系列以及《古罗马艺术》等多部著作。尤其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领域有大量畅销作品。本册作者德乔·朱里奥·里卡尔多·卡鲁加蒂等皆为意大利艺术以及艺术类专家、学者及研究者,曾参与多部艺术类著作。
译者简介王曦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意大利语系毕业生,欧洲语言文化爱好者,曾多次担任政府文化交流活动口译、笔译员,致力于做一名跨中意文化交际的使者。
内容简介手工艺匠人凭着对原材料的熟悉,对正在加工的工艺品进行多次细微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在工业系列化生产中却无法实现。人们往往需要借助设计草图、画稿、模板等工具进行创作前的一系列准备。也就是说,在真正开始雕琢作品前,人们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构思,之后才能生产加工,最终完成一件完美的工艺品。后来,上述工序被定义为“设计”,成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如今,这一词汇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已成为一股潮流。毫无意外,设计成了20世纪最为广泛地应用技术性和创造性研究,最富有生命力、也最为活跃的一个领域。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好文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