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可以享有更大的独立性和创作自由,这是艺术家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必要条件
2022/12/18 22:00:00 中国好文字

如果艺术家的概念确实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特别是在15世纪的佛罗伦萨,并且在下一世纪初艺术家已经被认为是文化的创造者——撇开他们手工性质的工作不谈——在18世纪到19世纪之间,的确已经出现艺术家或和蔼可亲或忧郁形象的画像,这些画像越来越不受任何形式上的制约,仅热衷于追求自由的表现力,并反对任何成文的规则。在已成“百科全书”式的法国文化风气中,通过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同时代的宣言,或是随后欧洲知识分子阶层的少数精英代表——让-雅克·卢梭、赫尔德,以及歌德——人们认识到了天才自主性的重要性,以及不能阻碍艺术和创造能力的必要性。因此,按部就班的僵硬教学体系被认为只适用于平庸的人,对于天才来讲,这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是有害的。
之后在19世纪的进程中,这种主张反映在许多艺术家的工作和立场中,这些艺术家重申并行使自己的自主表达权,他们在1863年时接受了巴黎“落选者沙龙”(曾展出爱德华·马奈引人争议的作品《草地上的午餐》)的条件,并成立了一家股份公司(艺术家、画家、雕塑家、雕刻家股份有限公司),自1873 年末以来,该公司聚集了一大批未来的印象派艺术家。
事实上,在大约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人们目睹了那些肯定自身个性和创作独立的重要性的艺术家,从宫廷、学院和国家委员会等现实框架的限制中逐渐获得解放,这种独立性也会渗透到新的图像、文体和文学模式中。
恰恰在浪漫主义时代,与艺术家职业和社会状况变化相关的矛盾逐渐凸显。一方面,有关艺术品保护和管理的修复指令得到重申,譬如艺术家对皇室的专有从属权(1816年7月2日的路易十八法令);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大多数艺术家所属的社会阶层——获得了社会肯定和新的企业家意识,与市场、公众和客户建立了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联系。
艺术家可以享有更大的独立性和创作自由,这是艺术家在不损害其独创性的前提下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必要条件,但与此同时,他的才华使他陷入了一种被逐渐孤立的私人境地;事实上,天才无法适应普通的生活,却受到欲望的推动来塑造自身拥有的创造力的形象,在强烈的抱负与可能的艺术成就之间挣扎。
对于一些艺术家而言,这或许也意味着一种暂时的逃避,这种逃避是为了躲避充满错综复杂的梦想和想象的、不久之前的过去。随后,艺术家从《奥西恩的史诗》——苏格兰诗人詹姆斯·麦克弗森(1736—1796)模仿中世纪特征的创作——以及其他神话和传奇故事中汲取灵感,或者受到后人无法理解的冲动与幻想和现实之间的模糊界限所影响。
另一些艺术家则在海外探索旅行之后,受到英国诗人乔治·拜伦的游历及其作品的影响,开始寻找满足自由梦想的文化模范。像安格尔、德拉克洛瓦、夏斯里奥这样的法国画家,他们赞成一种东方文化的品位,这种不寻常的、感性的东方风格深深地吸引了资产阶级的目光。这些艺术家与上述艺术家一起,通过艺术的改造力和表现力,将处于完全想象中的对现实的逃避搬上舞台,使人们一睹历经重大转变的社会中所隐藏的忧虑、恐惧和欲望。
摘自《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欧洲艺术》

辉煌的艺术〔意大利〕斯特凡诺·祖菲 主编〔意大利〕西蒙娜·巴托勒纳 等 著梁琦 译上海三联书店 凤凰壹力
“辉煌的艺术”系列丛书引进于意大利知名艺术类出版社,素材丰富,研究深刻,涉猎广泛,涵盖从史前到现当代、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从印象派到先锋派、从摄影到电影、从启蒙开化到宗教改革等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艺术变迁。各册章节分明,结构清晰,配有大量插图,通过权威的评论与解说,详述引人入胜的艺术瑰宝,勾勒出相应时期与流派的艺术发展过程。丛书为读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西方艺术史概览,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艺术。
★ 本书聚焦19世纪上半叶欧洲地区的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的艺术发展。在这一时期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为各国艺术发展带来新的面貌,涉及绘画、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门类。
★ 本书以艺术家肖像画开篇,揭示了这一时期肖像画新的艺术特点;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等国的著名博物馆在此时诞生;同时受历史事件的影响,如战争、政变等,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注入了新的创作风格,也赋予了这些作品记录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责任;受浪漫主义影响,在这一时期艺术与文学、音乐剧结合紧密,并碰撞出了新的艺术火花;讽刺漫画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获得了新的发展;彼德麦风格和维多利亚时代大批佳作涌现;现实主义在浪漫主义中逐渐形成。
★ 作者结合19世纪上半叶代表艺术家,如欧仁·德拉克洛瓦、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居斯塔夫·库尔贝、弗朗索瓦-约瑟夫·海姆、威廉·透纳、弗朗西斯科·戈雅等的创作理念、创作手法、作品等,加以阐述分析,展现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艺术思想带来的影响。
★ 本书含有200余幅高清插图,排版美观,有较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特设“人物简介”“佳作赏析”“技法与材料”三大专栏介绍特殊的艺术家背景、艺术作品和艺术技法等,供读者欣赏并深入了解19世纪上半叶欧洲各国艺术的发展,末尾还附有大事年表,帮助读者梳理历史脉络,便于阅读。
★ 平装裸脊,四色印刷,内文采用铜版纸,装帧精美。
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斯特凡诺·祖菲(Stefano Zuffi),意大利著名艺术史学者,曾任编辑与学术顾问等职,同时参与文化杂志、电台节目与纪录片的制作。先后出版著作六十余本,参与编写包括“天才艺术家”系列、“西方美术家辞典”系列以及《古罗马艺术》等多部著作。尤其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领域有大量畅销作品。
本册作者西蒙娜·巴托勒纳等皆为意大利艺术及艺术史类专家、学者及研究者,曾参与出版多部艺术类著作。
译者简介
梁琦,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意大利语专业,从事意大利语翻译工作,主要译作有《十四世纪的欧洲艺术》等。
内容简介
本书对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欧洲艺术进行全景式考察,涵盖了绘画、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门类,通过佳作赏析、人物简介及技术与材料等板块,让读者对艺术家和艺术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为这一时期的艺术领域带来新面貌。本书通过11个章节探讨了欧洲各国艺术家的创作,博物馆的建立与发展,艺术与历史、文学、音乐剧等碰撞出的火花,展现了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各国艺术发展的大致脉络和各自的特色。此外,本书有200余幅精心选编的高清图片,值得读者研究和收藏。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好文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