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对伦勃朗来说,戏剧是一个能使画作更具全面性的工具,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夜巡》
2023/1/7 22:00:00 中国好文字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夜巡》,布面油画,1642

     对于伦勃朗来说,戏剧演出就是一个能使他的画作更具有全面性的工具,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一组描绘阿姆斯特丹警卫的群组画,它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叫作《夜巡》。这幅伦勃朗最为著名的画作创作于1642年,是为装饰阿姆斯特丹市政大厦的警卫厅而作。

     原本这幅画的篇幅更大,但在1715年为了将这幅画放在另一个大厅里,其高度被截掉了大约六十厘米,宽度被截掉了大约一米。但是以其现在的尺寸来看,这幅画仍然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它仿佛想要将观赏者迎入其自身的虚幻空间中并将他们固定在其中,观赏者仿佛听到了炮击的声音以及警卫擂响战鼓的声音。

     尽管忠于人物肖像刻画的精准性(画中可以看到至少十八位著名人物的脸庞,他们每一位都向伦勃朗支付了自己的那部分钱),但伦勃朗还是决定将重心完全放在描绘队长弗兰斯·班宁克·科克带领的那个小分队上。画面中首先出现的是这位司令官手中的指挥棒和身上的红色饰带,他正在命令他的中尉威廉·凡·鲁特柏夫(画面中穿着显眼的黄色制服)去召集行军的队伍,与此同时,他们周围的人都在忙着做准备工作:有人在背上或是卸下霰弹枪,有人正将旗帜摊开,有好几个人握着长矛,还有好几个人晃动着鼓槌。

     在18世纪末时,这幅画就有了一个模棱两可但是幸运至极的名字,即“夜巡”:伦勃朗在画中明显运用了明暗法,制造出的动感被解读为一种叙述意味,人们认为画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对夜间巡逻队伍的描绘(画面中的警卫并没有描绘完成)。但是《夜巡》并不仅仅是富有戏剧性的一幅群组画像,还有那种卡拉瓦乔式的对各种艺术种类的融合,伦勃朗通过穿插描绘一些奇怪的、面部光线十分明亮且象征意味不明的孩童形象,将卡拉瓦乔的这种手法运用到画中。

     伦勃朗的这种越界和阿尔卑斯山南部的情况如出一辙:如果说在意大利的情况是广泛流传的历史类绘画和那种不是很高贵但是充满活力的肖像画混杂在一起的话,那么在荷兰,反而是历史类绘画逐渐浸入肖像画并使其更加富有活力,是所有绘画门类中达到巅峰的一种。这种混合的画法并不是没有冲击性,鲁特柏夫说过的话就足以证明:“伦勃朗在创作他伟大的创新人物形象上所花费的精力多于花费在他被委任刻画的那些人物形象上的精力。因此这幅画也值得被评价,它确实比伦勃朗其他竞争对手的作品要高明,其中对人物心理状态的刻画越生动,就越趋向冲突性,这种冲突性也就越强烈:在有些人眼中,这幅画的出现使得在它周围悬挂着的所有其他画作看起来都像纸牌。”

     摘自《巴洛克艺术》

    

    全球艺术史〔意大利〕多玛佐·蒙特纳利 著译者:曾钰稼 译古吴轩出版社 凤凰壹力

     ★ 《全球艺术史—巴洛克艺术》收录了诸多具有巴洛克艺术风格的经典佳作,如拉·图尔的《圣婴》,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画像》,伦勃朗的《呢商同业公会理事》等,并详细地介绍了每幅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艺术家独到的艺术手法,内容精彩翔实,情节生动有趣。

     ★ 本书为圆脊精装,配有多张高清图片,极具鉴赏和收藏价值。全书用较大的篇幅解析了巴洛克艺术的概念,以让艺术爱好者更为深入地了解它的发展历程。

     ★ 巴洛克艺术打破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注重强烈的情感表现,气氛热烈,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 巴洛克艺术家都很重视设计和效果的整体统一性,以强调“运动”与“转变”为特点,同时也是对矫饰主义的一种革新。

     作者简介

     多玛佐·蒙特纳利,1971年出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现任教于那不勒斯费德里克二世大学,教授现代艺术史课程。他的研究方向主要为19世纪的艺术史,范围涉及语言学、历史文献分析等。

     译者简介

     曾钰稼,本科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学专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欧洲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国别学。曾担任多场国际活动的翻译,有着丰富的笔译经验。

     内容简介

     “全球艺术史”系列丛书引自意大利,是一套全新、开放且系统的世界艺术百科全书,向读者介绍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艺术创作。

     《巴洛克艺术》是“全球艺术史”系列中的一册,书中解析了巴洛克艺术的概念,对一些重要的巴洛克艺术家、艺术资助人及重大事件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列举了多幅典型的精彩画作,以帮助我们更为通透地理解巴洛克艺术。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好文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