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这位教皇自豪地与罗马皇帝竞争,他修复并重建了许多重大的公用设施
2023/1/12 23:22:37 中国好文字

    

     在奥斯定会修士奥诺弗里奥·潘维尼奥看来,人们需要对他那个时代的教皇、教皇各自的文化政治路线,以及对文艺事业的资助有一个综合的评价。奥诺弗里奥·潘维尼奥1530年出生于维罗纳,1568年逝世于巴勒莫。他是教会史学家、教皇传记编写者、神学家和古迹研究学家,也是第一批研究后古典时期和中世纪时代罗马遗迹并使研究具体化的学者之一。他于1562年主持普拉蒂纳《教皇传》的再版工作,并在其中加入了他亲自撰写的从西斯托四世(1471—1484年在位)到庇护四世(1559—1565年在位)在内的历任教皇的传记。为了勾勒出教皇们人文主义者的形象,传记中罗列出了每一位教皇在建筑方面的主要成就。他的文字作品最终将世人引领到特伦托委员会所在的时代下气氛紧张的罗马。在那个时段,特伦托会议进入尾声,人们对人体艺术的讨论,特别是对宗教题材的人体雕刻艺术的讨论,包括对维特鲁威《建筑十书》(De architectura)的讨论,变得越来越热烈,这也使得人们对梵蒂冈大教堂浩大的无休止的修复工程感到越来越困惑。

     让我们首先将目光投向最近的历史。潘维尼奥把他所写的第一位教皇西斯托四世当作一个光辉的范例,并愿教皇们能在接下来的16世纪下半叶继续以他的光辉榜样为榜样,这也正是西斯托五世(1585—1590年在位)所做的那样。西斯托四世推动了许多重大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展(“拥有高尚灵魂的他修复并重建了公用设施”):他下令翻修并重新规划罗马的街道,移除中世纪留下的每一处倾倒、坍塌的门廊或阳台;修建西斯托桥、圣灵医院和圣彼得镣铐教堂,修复克劳狄引水道和地下排污设施。通过这些举措他自豪地与罗马皇帝进行竞争。这位“被虔诚信仰驱使”的教皇还建起了人民圣母教堂和圣母平安教堂及修道院,但是在朱比莱奥看来,尤其值得称赞的是西斯托四世修复了古代的教堂。他“净化”了梵蒂冈大教堂,重新安装了玻璃门窗,加固了外部的墙体,这些墙长期以来都面临着坍塌的危险(“用砖块将摇摇欲坠的那一面墙体加固”)。他还整修了拉特兰大教堂、圣阿波斯托利教堂、圣彼得镣铐教堂、圣苏珊娜教堂、圣维托教堂、圣聂勒和圣亚基略大教堂、圣巴尔比娜教堂、圣奇里科与朱莉塔教堂、马塞洛圣维托教堂、圣萨瓦尔多教堂,“从他的开支和手迹可以看出他是自费修复这些教堂的”。在潘维尼奥眼中,被历史敏感性启发的教皇付出的巨大努力与对人文主义研究的热忱是分不开的。当年历史学家普拉蒂纳曾被委以重任,管理即将落成的梵蒂冈图书馆,大量的人文研究就在这里进行。(“教皇命他网罗全欧洲各式各样的书籍,在梵蒂冈城建起了宫殿一般的图书馆,它成为全世界最耀眼的一颗明珠……而这件伟大的杰作为教皇所拥有。”)

     为了使整个罗马更加富丽堂皇,西斯托四世希望各教区的枢机主教们能够以他为榜样。随后,他的行为被英诺森八世(1484—1492年在位)以及之后的利奥十世(1513—1521年在位)、保罗三世(1534—1549年在位)及庇护四世一次次效仿,潘维尼奥当然也不会遗漏这些细节。

     但是在来自德拉·罗韦雷家族的尤里乌斯二世(1503—1513年在位)执掌罗马期间,城市的修复工作似乎出现了一个断层。潘维尼奥对他十分不满,因为他仅为了满足个人的野心,奉行好战的政策,大兴土木,损毁了大量的神父楼和古罗马时期的庙宇,他甚至“花费的精力在战争上比在教皇这个神职上还多”。然后,他做出了最出格的举动,“他将原有的圣彼得大教堂舍弃,根据大建筑师布拉曼特的建议和规划,在梵蒂冈城建起了新的规模巨大的圣彼得大教堂”。他的这项举措是对那些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古董和装饰物的大不敬,那些物件直到君士坦丁时代都保存完好,未曾损坏。更何况,半个多世纪之后,在庇护四世在位、潘维尼奥再版《教皇传》时,教堂的建设距离完工仍遥遥无期。在1564年米开朗琪罗去世时,教堂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建好,大教堂才刚建到穹顶的鼓座部分。教堂的中殿仍然被用来做礼拜,直到克莱芒特八世(1592—1605年在位)派卡洛·马代尔诺(1556—1629)将它拆毁并最终建成现在的样子。

     摘自《十六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和欧洲艺术》

    

    全球艺术史〔意大利〕卡尔梅洛·奥基平蒂 著李清晨 译上海三联书店 凤凰壹力

     “全球艺术史”系列丛书引进自意大利,是一套全新、开放且系统的世界艺术百科全书,向读者介绍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艺术创作。

     ★ 本书以16世纪下半叶的欧洲宫廷为叙述背景,研究地域为意大利以及其他欧洲地区 ★ 本书紧跟撰写与艺术相关文章的作家、学者以及艺术家们的步伐,探索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些作家、学者、艺术家作为那个时代的见证者,把自己对古今艺术作品、历史名胜的深刻反思以书面形式保留下来,作者通过引述这些内容,来分析当时的艺术状况 ★ 作者重新回溯16世纪下半叶那个时代的全景,主张将艺术相关术语重置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来理解和使用 ★ 作者通过对意大利、法国以及哈布斯堡王朝为主的宫廷内的艺术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后,重新审视当时盛行的文学、古玩、百科全书文化等,尤其关注肖像研究、神话艺术研究和对维特鲁威经典的注疏,这些内容对当时的形象艺术、文化风俗、仪式典礼甚至艺术用语都有着深刻的影响。通过分析这些艺术品,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人们对形象艺术的看法 ★ 书中附有62幅图片,其中随文黑白插图15幅,彩图47幅 ★ 作者对47幅高清彩图作品,包括绘画作品、图形、雕塑和建筑等,逐一进行鉴赏评析,参考了许多文献,从历史背景、艺术家名望、文化传统、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解读和分析 ★ 圆脊精装,纯质用纸,印刷精良,装帧精美

     作者简介

     卡尔梅洛·奥基平蒂,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博物馆学和收藏学教授,专注于收藏学与艺术史研究,已出版《蒂沃利埃斯特别墅的传统和历史》《达·芬奇与法国宫廷》等十余部著作。

     译者简介

     李清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意大利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曾翻译北京曲剧《烟壶》、剧目《巴洛克建筑》等,并参与意大利设计师北京会议的口译工作。

     内容简介

     《十六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和欧洲艺术》是“全球艺术史”系列中的一册。本书旨在探索16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和欧洲艺术全景,作者以这一时期的欧洲宫廷为背景,通过那个时代撰写艺术相关文章的作家、学者以及艺术家留下的资料,探索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艺术发展历程。作者坚持以当时时代的语境为前提来阐述相关艺术史问题,试图把艺术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考虑在内,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当时的艺术现状,进而对当时的世界有更清晰的认知。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好文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