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世上再也找不到另一个艺术家拥有和扬·凡·艾克一样的艺术能力与知识
2023/1/20 22:00:00 中国好文字
扬·凡·艾克的艺术生涯大约开始于1422年至1424年,他起初服务于海牙的尼德兰公爵。他的作品不局限于勾勒出物体的结构以获得不同材质的光照效果,这一点在《都灵-米兰时祷书》和他的杰作《根特祭坛画》均所有展示。

《根特祭坛画》,扬·凡·艾克,1426—1432
1426年,扬·凡·艾克的哥哥胡伯特·凡·艾克开始创作《根特祭坛画》,但不久之后他便去世了,最终弟弟扬·凡·艾克于1432年完成了祭坛画的创作。合上祭坛组画时,祭坛画外侧图案从上至下被分为三部分。最下层为两座圣约翰的雕像(圣约翰为祭坛所属教堂的保护人,圣约翰雕塑两侧的人物为作品委托人);中间部分描绘了《受胎告知》,人物所处的场景为加高的宫殿内部或塔中,如此高耸的建筑物象征了圣母的贞洁,《受胎告知》和《梅罗德祭坛画》中出现了一些重合的物品,如小水盆和暗示“降世为人”的白色衣物;最上层的人物形象为预告耶稣降生的四位先知。

《受胎告知》,扬·凡·艾克,1434—1436
展开祭坛画时,上半部分中央的三位人物分别为圣母、上帝与施洗约翰,右侧还有正在演奏音乐的天使。上半部分左右两端的壁龛中为亚当和夏娃,他们的身体形态真实自然。在上帝的注视下,下半部分的画作《神秘羔羊之爱》跃然纸上,带有一些奥托艺术式袖珍画的特征。
《神秘羔羊之爱》为观众制造了精美的梦幻场景,精确地描绘了场景中的每一个细节,制造了完美且充满活力的光影效果。它俘获了大量信徒的心,其中就包括根特圣皮埃尔教堂的院长,院长于1433年请求委托者约多库斯·威德将其放置在教堂内供人欣赏。从作品的诞生到16世纪,《根特祭坛画》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观赏。1495年,德国人文主义者希罗尼姆斯·闵采尔曾前往欣赏这幅名作,1517年他评论道:“这幅祭坛画上的一切都仿佛是真实的”;红衣主教路易吉·德·阿拉戈纳认为祭坛画上的人物比例十分完美,人物的肤色和阴影描绘得恰到好处,可以称得上是基督教历史上最惊艳的祭坛画之一;1521年,丢勒将祭坛画的价值归功于画家“卓绝的智慧”。
扬·凡·艾克成为勃艮第公国的宫廷画师后被“腓力三世”授予私人画师的头衔,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1435年,“腓力三世”甚至要求宫廷出纳为扬·凡·艾克提供终身年金,原因在于腓力三世认为世上再也找不到另一个艺术家拥有和扬·凡·艾克一样的艺术能力与知识。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扬·凡·艾克,1434
扬·凡·艾克结识了一些布鲁日的富人阶层人士,他为他们绘制了一些肖像画和私人宗教画,例如现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的《信徒的纪念品》(1432)、《包着红头巾的男子》(1433)和收藏于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的《圣芭芭拉》(未完成)。
为了满足客户多种多样的需求,扬·凡·艾克创立了一个小团队,并带领团队在15世纪30年代初绘制了袖珍画《都灵-米兰时祷书》,参与绘制的画家有巴特尔米·迪·艾克、阿林布鲁特(据记载曾于1432—1436/1437年在布鲁日工作)和创作《圣方济各受五伤》的画家让·切沃特大师。让·切沃特大师于15世纪上半叶一直活跃在布鲁日,很有可能是《都灵-米兰时祷书》中编号H图像的创作者,也可能创作了收藏于威尼斯黄金宫内的作品《耶稣受难图》(约1435)、底特律美术馆中的《圣哲罗姆》(1442)和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中的藏品《喷泉圣母》,后者是让·切沃特大师创作的复制品。
摘自《国际哥特式艺术》

辉煌的艺术
〔意大利〕斯特凡诺·祖菲 主编
〔意大利〕弗雷德里克·埃尔西格 等 著
王越 译
上海三联书店 凤凰壹力
“辉煌的艺术”系列丛书引进于意大利知名艺术类出版社,素材丰富,研究深刻,涉猎广泛,涵盖从史前到现当代、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从印象派到先锋派、从摄影到电影、从启蒙开化到宗教改革等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艺术变迁。各册章节分明,结构清晰,配有大量插图,通过权威的评论与解说,详述引人入胜的艺术瑰宝,勾勒出相应时期与流派的艺术发展过程。丛书为读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西方艺术史概览,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艺术。
★ 《国际哥特式艺术》为“辉煌的艺术”系列丛书中的一册,素材丰富,书中章节分明,结构清晰,通过精美插图展示和权威评论与解说,使读者对国际哥特式艺术的发展和概况有所了解。 ★ 《国际哥特式艺术》展现了15世纪时,欧洲地区国际哥特式艺术的发展盛况,让读者对这一时期的艺术大师及艺术作品有所了解。 ★ 《国际哥特式艺术》涉及大量文学、历史、艺术知识,内容丰富,适合有一定知识积累的读者和文史爱好者。 ★ 《国际哥特式艺术》内容全方位,多角度,结构清晰,穿插有佳作赏析、人物简介、技法与材料、概述等板块。 ★ 《国际哥特式艺术》一书双封设计,裸脊锁线装订,人性化的装帧设计,提升阅读舒适感。 ★ 《国际哥特式艺术》一书从细节入手,全面深入解读艺术史及经典作品,100余幅高清大图,尽显艺术之美。
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斯特凡诺·祖菲(Stefano Zuffi),意大利著名艺术史学者,曾任编辑与学术顾问等职,同时参与文化杂志、电台节目与纪录片的制作。先后出版著作六十余本,参与编写包括“天才艺术家系列”“西方美术家辞典”系列以及《古罗马艺术》等多部著作。尤其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领域有大量畅销作品。
本册作者弗雷德里克·埃尔西格等皆为意大利艺术及艺术史类专家、学者及研究者,曾参与出版多部艺术类著作。
译者简介
王越,北京语言大学欧洲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曾参与意大利驻广州总领馆“意大利建筑金奖”系列宣传资料的翻译工作。
内容简介
15世纪,国际哥特式艺术风格盛行于欧洲大陆。受其影响之下,欧洲各国的绘画、雕刻、建筑、工艺装饰等艺术形式纷纷呈现出各自独特的风采,如扬·凡·艾克、詹蒂莱·达法布里亚诺、佩德罗·贝鲁格特等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也登上了自己的艺术舞台,为世人留下了众多经典之作。本书以通俗详尽的语言与高清详实的图片,与读者一起欣赏文艺复兴前夜时的艺术星空。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好文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