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吴越之争一千年之后,江南不再是战乱纷争之地,反而成为治愈伤痛的场所
2023/2/15 22:40:43 中国好文字

    

     在前往江南之前,我们借用白居易的一小节诗来助兴一下。

     曾在官场春风得意的诗人,在四十四岁即公元815年,因上书缉拿刺杀宰相的刺客而被贬为江州司马,江州为现江西省九江市,诗人因贬职在去江州赴职的路上非常忧愤、悲伤。

     新雪满前山,初晴好天气。日西骑马出,忽有京都意。(中略) 行吟赏未足,坐叹销何易。犹胜岭南看,雰雰不到地。 ——《江州雪》

     由此可见,到唐朝时,南边依然是偏僻之地,是人才们不愿意去的地方。在白居易五十岁左右的时候,被唐穆宗重新召回长安,先后担任主客郎中、知制诰、朝散大夫、上柱国,后又升任中书舍人,不过此时的长安,对白居易来说已经不再似从前了。因为江南的生活已经深深扎根在他的心里。最终他主动请求去杭州,成为杭州刺史。在离开长安城时,他写下了下面的诗歌: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初出城留别》

     可见白居易在江南完全治愈了内心的痛苦,在钱塘江筑堤护坝,成为农民的朋友,最终从骨子里成为江南人。岁月正是如此无常。在吴越之争过了一千年之后,江南不再是战乱纷争之地,反而成为治愈伤痛的场所。

     我们也前往江南去探寻一下春秋战国的历史吧。

     摘自《春秋战国·第五卷·吴越争霸》

    

    春秋战国〔韩国〕孔元国 著张晴晴 译上海三联书店 凤凰壹力

     外国人眼中的吴越春秋史

     人性的复仇 VS 历史的复仇

     携刀逃亡的伍子胥

     腹里藏刀的公子光

     过度野心和虚荣的夫差

     卧薪尝胆的勾践

     在以复仇为目的的战争中,复仇者取得最后胜利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这种胜利还应是长久的胜利。在当事人忘掉这点的时候,复仇又引起了新的复仇,最后当事人均被隐藏着的剑所灭掉。从这点来看,吴越的复仇剧中还隐藏着当事人不知晓的其他复仇剧。

     ★ 本书主要讲述了位于中国南方的吴越春秋史。

     ★ 本书语言朴实、易懂,对中国文化、中国历史娓娓道来,叙述轻松幽默,是一本有趣的春秋战国历史读物。

     ★ 作者从独特的角度出发,尽可能还原吴越楚三国争霸的具体过程以及其中“吴越同舟”“同病相怜”“卧薪尝胆”“兔死狗烹”等众多故事的原始面貌。

     ★ 本书包含多幅与历史事件相关的插图,可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更直观的感受和认知。

     ★ 作者孔元国是韩国专门研究春秋战国史的历史学专家,曾参与出版多部历史学著作。

     ★ 精装双封,双色印刷,印刷精良,装帧精美。

     丛书简介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系列丛书以更为宏观、更为系统的视角来叙述春秋战国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巨变与战争不断的时期,出生并活跃于这种乱世的各种类型的人物所上演的剧情是本系列丛书不可或缺的主题,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来揭示春秋战国时代真正的历史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为“春秋战国”系列第五卷,主要讲述了位于中国南方的吴越春秋史。在这段时期,仇恨与复仇、欲望与智慧像刀与枪一样激烈碰撞,写下一部人间诸事的教科书。本书结合《左传》《国语》《吴越春秋》《越绝书》等史书资料,采取小说的叙述方式,尽可能还原了吴越楚三国争霸的具体过程以及其中“吴越同舟”“同病相怜”“卧薪尝胆”“兔死狗烹”等众多故事的原始面貌,并且引领读者找出藏在这场浩大历史复仇剧背后的那些看不见的剑。

     作者简介

     孔元国,毕业于首尔大学东方历史系,并在该大学国际研究生院继续攻读中国地方学,目前正投身于中国历史研究和《欧亚大陆神话大典》的编撰工作中。著有《人物志》《鬼谷子》《欧亚大陆神话纪行》等。

     译者简介

     张晴晴,北京大学亚非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现为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专攻中韩翻译理论与实践、中韩语言文化对比,翻译出版图书有《地中海和罗马文明》《哲学365》等。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好文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