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晋阳之战是三家分晋过程中一道分水岭,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场战争的主人公
2023/2/20 23:05:22 中国好文字

    

     经过第一轮PK,晋国六卿只剩下了四卿,他们仍然目无公室,忙着追逐各种利益。可是晋国如果由四大家族瓜分,每个家族所能得到的地盘是不是太小了些呢?韩、赵、魏、智四大家族的领导人之中,智伯瑶贪念尤多,他瞄准了赵氏,将赵氏作为争权夺利的下一个牺牲品。可以说在三家分晋的过程中,晋阳之战是一道分水岭。

     在正式描述这场战争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场战争的主人公。首先,智伯瑶是一位怎样的人物呢?智伯瑶是一位英雄人物,在很多方面都有过人之处。智氏家族的族长智宣子想立智伯瑶为嗣卿,并四处征求别人的意见。有一次,智宣子就立嗣的问题请教同族的智果,却得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

     智果说:“我认为还不如选宵(智宣子的另一个儿子)!”智宣子则回答说:“荀宵的举止面相都很凶狠。”

     智果说:“宵的狠在表面,而瑶则是狠在内心,内心狠毒会让国家灭亡,表面上的凶狠却没有害处。瑶有五大优点:须髯飘逸,身材高大;擅长弓箭,力能驾车;技能出众,才艺超群;能言善辩,文辞流畅;坚强果断,恒毅勇敢。”

     既然智伯瑶如此天赋异禀,为何不能做智氏的继承人呢?在智果看来,智伯瑶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瑶唯独没有仁德之心。如果他以五项长处强行统治,做不仁不义的恶事,谁能和他和睦相处?如果立瑶为继承人,智氏宗族必然有灭门之祸!”

     虽然智果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可智宣子依然我行我素,他认为在战场上没有什么比力量与勇气更加重要,而智氏一族将来必须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智宣子还是不忍心抛弃相貌堂堂、才华出众的智伯瑶,最终还是立他为嗣卿了。智果见智宣子不听从自己的意见,便将自己支脉的智氏改为辅氏,因为他已经预感到了智氏家族危在旦夕。

     而赵简子(赵鞅)又是如何选拔继承人的呢?赵简子作战时如恶狼一般凶狠,但他并非有勇无谋之辈。赵简子有二子,即长子伯鲁与次子无恤。有一天,赵简子将他们叫到跟前,分别给了他们一个竹简,上面写着日常的训诫。

     但赵简子给他们竹简,绝非毫无目的。三年过去了,有一天他忽然将两个儿子叫到跟前,命令他们背诵竹简上的内容,而做兄长的不仅没有背诵出竹简上的文字,甚至连竹简都已经丢失。赵简子又命令无恤背诵,无恤立刻就背诵出了竹简上的内容,当赵简子询问竹简的去向时,无恤当场便从衣袖中拿出了竹简。无恤为人就是如此细致周到,赵简子看到了无恤的潜力,便立他为嗣卿。他认为在凭借能力赢得斗争的时期,没有必要看重长幼之序。

     赵氏家族的领土之中,晋阳位于太行山脉的平原地带,邯郸则从太行山的东麓俯视河北平原,长子(上党)的两侧都有大山阻隔,南望黄河。赵简子在这些城邑上很下了一些功夫,以保赵氏无虞,其中他最重视的城邑就是晋阳。

     当初,赵简子派家臣尹铎管理晋阳,尹铎动身去晋阳赴任之时曾问赵简子:“主公是打算让臣去抽丝剥茧般地搜刮财富呢,还是把晋阳作为保障之地?”赵简子说:“是作为保障之地。”尹铎在治理晋阳时,便少算居民户数,以减轻赋税、收买民心。赵简子后来对赵无恤说:“一旦晋国发生危难,你不要嫌弃尹铎地位低微,也不要怕晋阳路途遥远,一定要把那里作为归宿。”

     尹铎在减少晋阳百姓赋税的同时,将城墙增高了许多,他已经预感到了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他认为如果将来赵氏一族发生灾难,就要以晋阳为根据地支撑下去。

     公元前475年,恰好赵简子去世,谨遵父命的赵无恤会做出怎样的举动呢?

     摘自《春秋战国·第七卷·战国七雄》

    

     春秋战国〔韩国〕孔元国 著高文丽 译上海三联书店 凤凰壹力

     外国人眼中的战国时代

     变法图强求霸业

     三家分晋

     魏文侯为魏国奠定二百年基业

     吴起引领战国时代的前进方向

     孙膑击碎吴起的梦想

     商鞅以变法改革获取胜利的钥匙

     战国是多事之秋,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时代。那么在战国的舞台上,谁是鹬,谁是蚌,谁又是胜券在握的渔翁呢?在列国相争的过程中,各国都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结果是有胜有败。

     ★ 本书主要讲述了战国七雄为增强国家实力、实现统一霸业所采取的变法图强策略。

     ★ 本书讲述了胸怀天下的吴起、李悝、孙膑、商鞅等登上历史舞台,在各国变化和外交战略及军政计谋等方面起到的关键作用。

     ★ 本书作者参考大量历史文献,史料详实,以独特的视角叙述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人物、发生的事件,语言朴实、易懂,读来轻松有趣。

     ★ 作者孔元国是韩国专门研究春秋战国史的历史学专家,曾参与出版多部历史学著作。

     ★ 精装双封,双色印刷,印刷精良,装帧精美。

     丛书简介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系列丛书以更为宏观、更为系统的视角来叙述春秋战国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巨变与战争不断的时期,出生并活跃于这种乱世的各种类型的人物所上演的剧情是本系列丛书不可或缺的主题,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来揭示春秋战国时代真正的历史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为“春秋战国”系列第七卷,讲述了“战国七雄”为增强国家实力、实现统一霸业所采取的变法图强策略。这一时期,为了在战争中取得主动权,各国君主都十分重视外交战略和军政计谋,胸怀天下的吴起、李悝、孙膑、商鞅等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和战略家开始受到重用,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其中,吴起和李悝擎起了战国时期变法图强的第一面大旗,在魏国改革图强,并尝试推进法家思想。齐国的孙膑继承了吴起兵法的神髓,成为历史上一颗璀璨的兵家明星。受到秦孝公重用的商鞅,在秦国大刀阔斧地推行变法,为秦国日益强盛最终一统天下奠定了重要根基。

     作者简介

     孔元国,毕业于首尔大学东方历史系,并在该大学国际研究生院继续攻读中国地方学,目前正投身于中国历史研究和《欧亚大陆神话大典》的编撰工作中。著有《人物志》《鬼谷子》《欧亚大陆神话纪行》等。

     译者简介

     高文丽,北京大学亚非语言文学专业硕士毕业,现就职于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已出版《致生为女人的我们》等十余部译著。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好文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