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护理专员建议我把父亲送到老人护理保健机构,父亲发着呆,似乎没听懂我们的对话
2023/2/22 23:06:07 中国好文字

    

     意外摔倒的一个星期之后,恰逢拆线那天,护理专员森见时隔半年再度造访父亲家,他似乎对父亲的变化感到大为震惊。

     “缝了五针,伤得不轻啊。”

     “没事没事,多亏儿子精心照顾,您不用担心。”

     父亲面色乌黑,像是被烟熏火燎过一般,不论森见问什么,他都摸着脸颊上邋里邋遢的胡须,不停地重复着这句话。

     “每周找个一两天,我可以陪您出去走走。您觉得可以吗?像这样整天坐着,也会腰疼的呀。”

     “没事没事,您不用担心。”父亲摇摇晃晃地站起身,向卫生间走去。

     “您父亲当初是个多精神的人啊。让人有些吃惊。吃东西的时候经常洒出来吗?”

     森见眉头紧缩,和妻子一样,都夸父亲原来“精神”。

     “是的,父亲的运动服上弄得到处都是。这还是前两天刚给他洗干净换上的。之前市政府办事员家访的时候,给他换上了新衣服,但是今天还是想请森见先生看一看父亲真实的样子,所以特意没有换衣服。”

     原来如此,森见点点头。父亲从卫生间回到客厅,坐进沙发,点燃一支烟。他抽着烟,一口接一口地呼哧呼哧向外倒气。

     “您呼吸不通畅吗?”森见问道。

     “没有,这个样子啊,舒服得很嘞。”

     父亲干笑一声,又呼哧呼哧地喘了起来。

     “为了您的身体,烟还是不抽为好。”

     森见的话说得很客气了,父亲却摆出一副没听见的模样,仍然抽个不停。

     “您记性怎么样?”

     “没事没事,多亏了儿子精心……”

     “行了,爸。”我稍微抬抬手,打断了父亲的话,“前些天发生了这么一件事。一直以来父亲都在服用预防脑梗的药,可突然他跟我说他忘了这药该怎么吃了,于是我就去向医院咨询。一问才知道,原来药品的服用方法父亲已经问过很多次了。当时告诉他怎么吃,他回答说明白了,可是没一会儿就回来了,又问一遍。据说同一天他跑去问了三遍。”

     “是不是换了别的药?”

     “这个嘛,我也这么想过,也去问了,但是他们说他始终喝的是同样的药。每天饭后服用两种药片而已。”

     我一边说,一边把药袋递了过去。森见看了一眼,记在了笔记本上。

     “有没有大小便失禁的情况?”

     “所幸暂时还没有。”

     “您白天都干些什么呀?”面对森见的提问,父亲一声不吭,只是木然地抽着烟。

     “以前都是看电视,”我接过话头说道,“现在好像也没力气看电视了。有时候我去超市买东西想要拉他一起去,他也不去,嫌麻烦。”

     “这样啊,不好办呐。”

     森见向我投以同情的目光。母亲住院之前接受居家护理支援的时候,森见曾多次前来看望。然而父亲不但对护理漠不关心,而且反感外人上门,就连助浴员入户服务,他也会给人脸色看。

     叮咚,门铃响了。“便当。”父亲嘟囔着站起身。

     拿便当,吃完以后把餐具清洗干净,然后摆在玄关的鞋柜上。这便是父亲唯一的工作。

     “哎呀!”森见叫了一声。

     只见沙发上冒起微微一股青烟。我连忙把烟掐灭。

     “爸!太危险了吧!差点着火啊!”

     我冲着怀抱便当盒回到客厅的父亲,声色俱厉地吼道。

     “你摆出那张臭脸干什么?”

     父亲嘴里发着牢骚,抱着便当盒颤颤悠悠地走向餐厅。

     “您放这儿不就行了吗?又不是现在就吃。”

     我火冒三丈地喊他,父亲只把头扭过来看着我们。他的身体在这个瞬间仿佛失去了平衡,最终身子虽然稳住了,但是怀里的便当盒却摔在了地上,饭菜洒得满地都是。

     “爸,您不用管了,坐着吧。”

     我拿起报纸和抹布开始收拾,森见也过来帮忙。

     “我记得之前森见先生您曾推荐过日托型护理服务。有人照顾饮食洗浴,早晚还有班车接送,是这样的吧?虽然父亲不乐意,但是如果能把他送去,一来我能省不少事,二来我也更放心一些。”

     听了我的话,森见若有所思地沉默不语。

     “隆二,我肚子饿了。我要吃便当。”父亲说着在沙发上直起腰来。

     “刚才不是掉地上了吗?等会儿我就去便利店给您买,您再坚持坚持。”

     我不由得提高了声调。

     “盛田先生,”森见平静地开口说道,“白天把您父亲一个人留在家里非常危险。他腿脚很虚弱,也没有人监督他用药。更何况抽烟会引发火灾,不能有丁点闪失。是不是可以商量一下把您父亲送到望苑。还是要防患于未然。您母亲曾在望苑进行过短期护理,您还记得吧?”

     父亲痴痴地发着呆,似乎没有听懂我们的对话。

     “只要申请,”我压低声音问道,“马上就能入住吗?”

     “马上恐怕不行,不过前些天我打听的时候,听说虽然四人间没有了,但是很快就会有空余的单人间。下周一我先把入住的申请书给您拿来,您先考虑考虑。”

     森见把望苑的宣传册放在桌子上,从沙发起身告辞。

     我把森见送到玄关。

     “望苑是老人护理保健机构,原则上只能短期入住。如果日后情况未能有所好转,那么务必要给您父亲找一处最终的归宿。”森见又小声嘱咐道。

     “‘最终的归宿’?”

     “是的,川越市内一共有五家特护养老机构。眼下排队的差不多有九百人,您只能耐心等候了。”

     森见说罢,挺了挺腰板,离去了。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请您等着那九百个已经入住的老人死去”。我目送着森见的背影,刹那间,只感到一阵头晕目眩。

     摘自《父亲:一个儿子的陪护日记》

    

     (日本)盛田隆二 著姚奕崴 译上海三联书店 凤凰壹力

     【编辑推荐】

     日本畅销书作家盛田隆二讲述亲身经历

     日本NHK(E电视)专题报道

     陪伴阿尔茨海默症父亲的十年

     一场漫长、疲惫、注定失败的照护之战

     让陪护本身成为“爱”这个字最好的诠释

     读得很辛酸,却又停不下来。作者勇于坦陈自家故事,将“亲人晚年”记录下来的决心,令我万分钦佩。

     —— 作家 重松清 强烈推荐

     ● 被誉为写实主义作家“旗手”的盛田隆二,用朴实动人的笔触记录下陪伴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父亲的十年时光。 ● 本书真实再现了子女陪护老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照顾生病老人,陪伴老人晚年,这不是一家的故事,而是千千万万家的故事。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当今社会,阿尔茨海默症还不能治愈的医疗背景下,这些问题依旧是威胁或困扰着许多家庭的重大挑战。作者写下这一本书,以期给将要或正在经历这一过程的人们,一些帮助与勇气。 ● 父子之间固有的矛盾,家人健康状况纷纷亮起红灯,父母养老期撞上事业上升期,社会养老机构不够完善……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作者克服困难,对家人不离不弃,无私奉献的行为让人敬佩。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父母与子女之间深沉厚重的爱与无法割舍的羁绊。 ●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经历相遇与离别。相遇不难,最难的是如何学会好好告别。成长的过程也是学会告别的过程,与家人留下美好的回忆,解开心结矛盾,不留遗憾,是让离别了的亲人在记忆中永恒的最好方式。作者记下陪伴父亲的十年,这十年是他与父亲告别的十年,更是他真正成长蜕变的十年。 ● 平装小开本,装帧精致,用纸精良,内附8张手绘彩图。

     【亚马逊网友评价】? 读完百感交集。

     本以为是很沉重的书,幸好作者擅长写作,一口气就读完了。尤其是讲到他跟说话越来越颠三倒四的父亲之间的交谈,以及一些日常琐事的地方,感觉很真实。我父母还很健康,但想到有一天他们可能也会变成像作者的父亲那样,仿佛人格突变,就有些失落,但好像也有了一些心理准备。

     读后思索良多。

     读了本书我也开始思考照顾家人与工作如何两全的问题。感谢盛田先生勇敢地把这段亲身经历写出来。

     希望社会能提供更多的帮助。

     我认为盛田先生很了不起,他面对父亲患病的事实,选择了承受而非逃避。我也相信他为了照顾双亲肯定牺牲了很多。读到尾声才知道他之所以会如此牺牲自己来照顾家人,是因为他对父母亲的人生抱持一份感激,非常令人感动。但是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像他这样,也不应该由一个人独自承受照顾重度病症患者的沉重负担。如果有一天我病了,我绝不愿见到自己的家人像他那样承担那么多,因此我们这个社会医疗体系和护理体系一定要加速进步才可以,让社会共同承接照顾患者老人的重担。

     【作者简介】

     盛田隆二,1954年生。畅销书作家,被誉为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曾担任日本娱乐资讯杂志《PIA》副总编、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教授。1990年其出道作品《街边儿童》入选野间文艺新人奖提名。1992年以作品《怀念》入选三岛由纪夫奖提名。1996年辞职后专职写作,2004年出版了《直到夜的尽头》,一跃成为销售三十万册的畅销书作家。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一个关于照顾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父亲的动人故事。母亲突然病逝后,父亲被诊断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身为儿子,作者肩负起了照顾父亲的责任。本书真实记录了父亲从患病到逝去十年间的晚年生活,以及作者陪护父亲的点点滴滴,体现了他与父亲之间深厚且真挚的感情。作者写下自身经历,希望给正在经历这一过程的人们一些参考与帮助。同时,他的故事也反映出老龄化社会的一个侧面,引人深思。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好文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