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历史能让我们拥有更为宏大长远的眼光,思索人生的荣辱与意义,解读胜败的世界潮流
2023/3/8 23:02:14 中国好文字

    

     今天,我们为了解决实用性问题,与历史这根“筋”纠缠得越来越深。尽管历史可能并不完整,但若没有历史,我们将没有能够用于书写未来的材料。就算讨厌历史,也仍然不得不承认,除了历史,别处无法给予我们答案。然而,历史是昨日的过往,现在依然是不透明的状态。如何通过历史来解答今天的诸多问题呢?

     先插播一个故事。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认可的国际机构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每年都会发布经济增长率预测值。这个增长率预测值可能是以十分精确的统计数值为基础进行预测的。然而,预测时精确到百分之零点几的这些数值,每几个月仍会偶尔发生大幅变化。因此,有人说这种预测毫无意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理由很简单。那些看似精准的预测实际上不过是在过去的趋势上,加入了现在的变数,稍加修改后得到的结果。事实上,如果没有过去的数值,没有对历史事实的观察,就不可能做出任何预测。在社会科学中,现在是过去的因变量,未来是现在的因变量。然而,如果过去的观察时间太短,而现在的情况又发生重大变化的话,未来也会跟着摇摆不定。那么,像这样,在社会发生巨变的情况下,几年后是何种情况,真是只有天知道了。

     然而,历史不是神的辖域。就算向历史问询明年的事情,历史的回答也会是“不知道”。是不是历史回答的声音太小了,以至于我们没有听到呢?又或者是因为我们太过心急而强迫历史给出现在的答案?

     当然,有时候心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实际上,就算有心想让历史作用于现实,历史与现实也还是不同的。如果想用昨天的钥匙去打开今天的大门,锁钥显然互不匹配。历史这把钥匙实在是非常钝。因此,人们摸索出了一些稍微容易的方法。有些人为了将历史与现实生硬刻板地一一对应,将历史极度简化,机械地“打磨”了事。还有一些人按照现实的需要,“恣意”重构历史。这样加工出的历史解读当然甜蜜美好。如果只按自己意愿打磨的“过去”的钥匙,能够打开“未来”这把大锁,该有多么美好啊;然而,现实是,它无法打开。目前来看,对于过去,只能用当时的眼光去观察。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必过于苦恼。我们若想在历史中寻得想要的答案,就需要保持从容的心态。如果能在充满诸多可忽略的小变数的漫长历史中解读趋势变化,同时这种趋势能长时间(不是今天、现在,而是我们的人生)地发挥作用的话,我们也许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了。得益于春秋战国时代约550年的历史,我们完全有充裕的时间来从容地审视现在与未来。

     这里,我们先来拜谒气势宏大、名扬天下的庄子。《庄子·逍遥游》中有如下话语: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庄子曰:“……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所谓历史,就如同那过于臃肿庞大的大树一样,无论是摆弄触摸它还是享受它,都没有人会就此说些什么。若想将它用在某个方面,好像又少了些什么。然而,立于旷野中的树木却可以使我们逍遥自在。在那里,我们可以思索人生的荣辱与意义,解读胜者与败者的世界潮流。历史能让我们拥有更为宏大长远的眼光。

     我们幸运地出生于好的时代。如果当时像现在一样能解决温饱问题的话,我们人类也许能活上一个世纪。现在不是“历史漫长,人生苦短”的时代,而是已经迎来了“历史漫长,人生亦如是”的时节。行走在这漫漫人生路上,我们与历史一道信步闲游如何?又或者,也躺在历史的大树下悦享逍遥如何?

     逍遥地悦享历史的方法也因人而异。心胸宽大之人会从自然史的视角来看待历史,从中获得人类是自然之一部分的谦恭之道。胸怀千年之人会从人类史的观点来解读历史,感受到自己属于人类的自豪感。观察力出众之人会从历史之中看到“天时、地利、人和”方方面面的变化。普通人也能从历史之中获益良多,弱者能够变得坚强有力,强者能够修得良善之心。同时,人们还能通过历史领悟到人生的道理。

     可惜的是,没有用于解读历史的王道。想要从历史中获取什么,需要长时间观察过去,同时慢慢地进行消化。如果将历史比作食物的话,类似牛骨汤的食物应该是再合适不过了。想要品尝醇香浓厚的牛骨汤,需要用合适的火候进行长时间的充分煲煮。幸运的是,春秋战国这块“骨头”大而新鲜,只要准备好锅和柴火,慢慢煲煮即可。

     《春秋战国·第一卷·春秋纷争》前言

     原题《读史的理由——历史漫长,人生亦如是》

    

    春秋战国〔韩国〕孔元国 著宋文静 译上海三联书店 凤凰壹力

     外国人眼中的乱世纷争

     拉开春秋时代的帷幕

     历史的开端与周朝的诞生

     封建体制的建立与宗法秩序的动摇

     诸侯拉弓射天子

     齐国称霸与四强体系形成

     自春秋时代起,诸侯开始公然反对周朝的宗法秩序,通过武力取得了地方统治权。最终到了战国时代,诸侯完全从周朝独立,士人阶层威胁到卿大夫的特权,甚至庶人和奴隶也能跻身上流阶层。由此,中国一跃成为瓦解了身份社会的古代文明中最先进的文明。

     ★ 本书为“春秋战国”系列第一卷。自东周开始,周朝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

     ★ 本书探访的是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历史,被命名为“春秋战国”的特殊时代造就了中国文明的骨骼。

     ★ 本系列丛书以宏观视角为基础,同时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来揭示春秋战国时代真正的历史意义。

     ★ 本书语言朴实、易懂,对中国文化、中国历史娓娓道来,叙述轻松幽默,是一本有趣的春秋战国历史读物。

     ★ 本书作者孔元国是韩国专门研究春秋战国史的历史学专家,曾参与出版多部历史学著作。

     ★ 本书包含多幅与历史事件相关的插图,可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更直观的感受和认知。

     ★ 精装双封,双色印刷,印刷精良,装帧精美。

     丛书简介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系列丛书以更为宏观、更为系统的视角来叙述春秋战国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巨变与战争不断的时期,出生并活跃于这种乱世的各种类型的人物所上演的剧情是本系列丛书不可或缺的主题,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来揭示春秋战国时代真正的历史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为“春秋战国”系列的开篇,以管仲为主角来讲述。管仲是春秋秩序的设计者,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外交等方面树立的范式,持续影响着中国,直至今日。了解管仲的故事,有助于深入理解春秋战国时代,从而更深刻地审视中国历史及其影响。

     作者简介

     孔元国,毕业于首尔大学东方历史系,并在该大学国际研究生院继续攻读中国地方学,目前正投身于中国历史研究和《欧亚大陆神话大典》的编撰工作中。著有《人物志》《鬼谷子》《欧亚大陆神话纪行》等。

     译者简介

     宋文静,北京大学亚非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现为安徽大学外语学院教师,安徽省翻译协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朝鲜半岛语言与文化。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好文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