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大多数人,仅仅由于无知和谬误,满脑子装的都是人为的烦恼
2023/3/20 22:00:00 中国好文字

我写作本书,或者确切点说,写作其大部分内容的时候,是独自居住在树林里,就在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1]()的瓦尔登湖畔,方圆一英里之内没有任何邻人。我住在自己建造的一座小屋里,全靠自己的双手劳动维生。我在那里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如今,我又成为文明生活的寄居者了。
若不是镇上的人对我的生活方式盘根究底,我还不会贸然端出自己的私事,引起读者的关注。有人会觉得如此盘根究底实属冒昧,可我完全不这么看,考虑到种种情况,我反倒觉得非常自然,而又合情合理。有人问我拿什么充饥、是否感到孤独、是否害怕,如此等等;还有人出于好奇,想知道我收入中有多少捐献给慈善事业;另有些拖家带口的人,想知道我抚养了多少可怜的孩子。因此,如果我在本书中试图回答若干此类的问题,就请那些对我并不特别感兴趣的读者见谅。在大多数书籍中,“我”,或者说第一人称,常被省略;在本书中,却要被保留;言必称“我”,这是本书的主要特点。我们通常都不记得,归根到底,发言者总是第一人称。倘若我有个像我对自己一样了解的什么人,我就不会如此大谈自己了。不幸的是,我由于阅历尚浅,也只能局限于这个主题了。再说,就我而言,我也要求每一个作家,迟早要对自己的生活作一个简单诚实的描述,而不仅仅是写他道听途说来的别人的生活;这个描述就如同从遥远的国度致信给他亲属时所做的那种;因为在我看来,一个人如果过着诚实的生活,就一定生活在一个遥远的国度。也许,本书格外适合穷学生阅读。至于我的其他读者,则可择取适合他们的那些部分。我相信,没有人会在穿衣服时把衣缝也一起撑开,因为只有衣服合身,穿的人才会感到舒适。
我乐于谈论的话题,与其说与中国人和桑威奇岛[2]()的岛民有关,不如说与你们这些本书的读者有关,据说你们都生活在新英格兰;书里说的都是你们的状况,尤其是你们在这个世界、这个城镇的外在条件或状况,究竟是什么状况,是否非得搞得这么糟糕,是否无法得到改善。我在康科德跑了许多地方;所到之处,无论商店、办公室,还是田野,在我看来,居民们都在用千奇百怪的方式进行赎罪。我听说,婆罗门[3]()置身于烈火之中,两眼直视太阳;或者身体倒悬,头垂在火焰上方;或者扭头仰望天空,“直至他们的身体再也无法恢复自然的姿势,而由于脖颈扭曲,只有液体才能流进胃里”;或者终生用锁链拴住,在树脚下度日;或者像毛虫一般,用身体来丈量庞大帝国的疆域;或者用一条腿站在木桩顶上——甚至这些有意识的赎罪形式,也并不比我每天目睹的场景更令人难以置信、更令人吃惊。与我邻人所作的苦修相比,赫拉克勒斯[4]()的十二件苦役也微不足道,因为他的苦役只有十二件,终有个尽头;可是我永远也见不到我的邻人杀死或俘获任何一个妖怪,或者完成任何一件苦役。我的邻人没有伊奥拉斯[5]()这样的朋友,用烧红的烙铁烙九头蛇的头颈;他们刚把九头蛇的一颗头砍掉,又有两颗头冒出来。
我看到镇上的年轻人,他们的不幸恰恰在于继承了农场、房屋、谷仓、牲口和农具,因为这些东西得来容易去之难。倘若他们生在旷野,由狼哺育,反而更好,那样一来,他们就会用更明亮的眼睛,看清他们得在什么样的田野里劳作。是谁把他们变成了土地的奴隶?当人类命中注定只要吃一配克泥土[6]()的时候,为什么他们却要吃六十英亩呢?为什么他们一出生,就要动手挖掘自己的坟墓?他们得推着所有这些东西来过人的生活,尽可能过得好些。我遇见多少可怜的不朽的灵魂,几乎被生活的重担所压垮、压窒息,在生活的道路上踽踽爬行,前面推着一座七十五英尺长、四十英尺宽的大谷仓,谷仓的牛棚如同奥吉亚斯王的牛棚一般,从未清扫过[7](),还有一百英亩的田地、耕地、草地、牧场和林地!那些没有遗产继承份额的人,虽然无须为没有必要继承下来的累赘而操劳,却觉得要开垦和栽培几立方英尺的血肉之躯也是够辛劳的。
但是人们是在错误观念的驱使下而辛劳的。人的大半截很快就被犁入泥土中,化作肥料。通过一种貌似的命运,通常称之为必然,人给雇用了,像一本古书所说,他们把财宝储藏起来,让蛀虫咬、铁锈腐蚀、窃贼入室来偷[8]()。这是傻瓜的人生,即使他们没有早些认识到这一点,等走到生命的尽头,也会幡然醒悟。据说丢卡利翁和皮拉[9]()从头顶往身后扔石头,从而创造了人类:
Inde genus durum sumus, experiensque laborum,Etdocumenta damus qua simus origine nati.[10]()
雷利[11]()以铿锵有力的笔调,用诗句将其表达出来了:
从此人类硬起了心肠,忍受着痛苦和忧伤,证明我们的身体犹如石头一般坚强。
从头顶往身后扔石头,也不看石头落在什么地方,对于大谬不然的神谕的盲从,就到此为止吧。
大多数人,甚至在这个比较自由的国度里,仅仅由于无知和谬误,满脑子装的都是人为的烦恼,干的都是些毫无必要的粗活,结果也就无法去采摘生活的美果。他们的手指,由于劳作过度,变得过于笨拙,变得哆哆嗦嗦,以致无法采摘美果。其实,从事劳作的人没有闲情逸致去日复一日地培养一种真正的人格操守;他无法与人们保持最具有男子气概的关系;他的劳动一进入市场便会贬值。他除了当一台机器,无暇顾及其他。他的成长需要他无知,可他又不得不经常运用他的知识,那叫他怎么能牢记他的无知呢?我们有时要免费供他吃饭,供他穿衣,用我们的滋补饮料提振他的精神,然后才能评价他。我们天性中最优秀的品质,就如同水果上的粉霜,只有小心翼翼地摆弄,才能保留下来。然而,我们对待自己也好,彼此相待也好,都不这么谨慎小心。
我们都知道,你们当中有些人是贫困的,觉得生活艰难,有时好像连气都喘不过来。我毫不怀疑,你们这些本书的读者当中,有些人吃了饭并非顿顿都能付得起钱,也付不起买衣服和鞋子的钱,现在穿的衣服和鞋子快磨坏了,或者已经磨坏了。而且是用借来的或偷来的时间才读到这一页,这就剥夺了你们的债主一个小时的时间。我的视力被经历磨炼得敏锐了,因而看得很清楚,你们中的许多人过的是多么卑微低贱的生活;总是没有回旋的余地,既想做生意,又想摆脱债务,而债务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泥沼,拉丁人称之为aes alienum,即别人的铜币,因为他们的一些硬币是用黄铜铸造的;你们仍然靠别人的铜币活着、死去、被埋葬;总是答应偿还债务,答应明天就偿还,可又在今天死去,债务仍未偿还;尽量讨好人家,求得顾客的惠顾,用尽种种方法,只差没有犯下可进州监狱的罪行[12]();你们说谎、阿谀奉承、投票表决,把自己缩进一个谦和恭谨的硬壳里,或者让自己膨胀起来,笼罩在一种稀薄缥缈的慷慨气氛之中,这样就可以说服你们的邻人,让你们给他做鞋、制帽、做衣服、造马车,或进些杂货;你们还可以把自己折腾病,这样就需要积攒点钱物,以供生病之需;那要藏在一只旧箱子里,或者藏在灰泥墙背后的一只袜子里,或者更保险些,藏在用砖砌成的储蓄库里;不管藏在哪儿,不管藏的是多是少,反正要藏起来。
[1] 康科德镇,位于波士顿西北十八英里处,虽然当时只是一个拥有两千二百名居民的村镇,却是美国一个重要的思想文化中心。
[2] 桑威奇群岛,是对Sandwich Islands的音译,意译为三明治群岛,美国夏威夷群岛的旧称。
[3] 婆罗门,印度种姓四大等级中的最高等级。
[4] 赫拉克勒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古罗马神话中称为赫丘利,以完成十二件苦役著称。
[5] 伊奥拉斯,赫拉克勒斯的朋友,把多头蛇的颈上烫出疤,蛇头遂不能再生。
[6] 民间谚语说:“我们死之前,都必须吃上一配克泥土。”引申意义为:人生在世总会受点委屈或苦难。
[7] 传说古希腊奥吉亚斯王的牛棚里饲养着三千头牛,三十年来从未清扫过,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引来河水清刷,完成了第五件苦役。
[8] 见《圣经·马太福音》第六章第十九节:“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
[9] 据古希腊神话,丢卡利翁与妻子皮拉逃脱了主神宙斯所发的洪水,夫妇俩从肩头往身后扔石头,石头变成男男女女,从而重新创造了人类。
[10]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前43—17)?的长诗《变形记》中的诗句。大致意思为:由此我们也就成为一个坚强而又辛勤的种族,充分有力地证明了我们是源自石头。
[11] 雷利(1554—1618),英国探险家、作家,他对奥维德两行诗句的翻译,见于他的《世界史》一书,译文与原文略有出入。
[12] 在美国,犯轻罪者关进县看守所,犯重罪者关进州监狱。
摘自《瓦尔登湖》

双语经典〔美国〕亨利·戴维·梭罗 著孙致礼 译译林出版社 凤凰壹力
超验主义哲学与自然文学代表作
翻译名家孙致礼译本全新修订版
双语经典 买中文版赠英文版
我就是它石砌的湖岸,也是那微风拂过的湖面;我的手里别无其他,唯有湖水和细沙……
★ 超验主义哲学与自然文学经典作品,深受世界各地读者喜爱。
★ 一本朴实清新又充满哲理的书,记载了作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理解,呈现出一位超验主义者丰富的精神世界。率真的笔触中流露出风趣的意味,深沉的思索中闪耀着智识的光辉。
★ 作者亨利·戴维·梭罗被誉为美国自然随笔之父、美国精神的奠基者之一。
★ 著名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孙致礼,已翻译出版经典文学名著二十余部。
★ 中文册为翻译家孙致礼译本的全新修订版。译者反复打磨译文,力求忠实准确地再现原作面貌。译文晓畅自然,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同时尽量保留原作的文学特色。
★ 英文册以企鹅出版集团Signet Classics 150周年纪念版本(2012年)为底本,并参照《诺顿美国文学选集》第九版收录的版本(2016年)、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World Classics版本(1990年),以及耶鲁大学出版社全注释版本(2004年)。
★ 附有数条译注,以普通中文读者常识水平为标准,简要阐明书中时代背景、历史文化、事件名物以及风俗制度,为读者扫除阅读障碍。
★ 平装裸脊,便于阅读。英汉对照,适于学习。
作者简介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美国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和诗人,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不仅被誉为美国自然随笔之父,还是美国精神的奠基者之一。他生前只出版过两本书,其一便是代表作《瓦尔登湖》。
译者简介
孙致礼,著名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79年起开始翻译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出版经典文学名著20余部,包括简·奥斯丁的全部六部小说,以及《呼啸山庄》《德伯维尔家的苔丝》《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等。
内容简介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所著的散文集,详尽地展示了作者居住在瓦尔登湖畔两年两个月零两天的隐逸生活。这是一本朴实清新又充满哲理的书,记载了作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理解,呈现出一位超验主义者丰富的精神世界。率真的笔触中流露出风趣的意味,深沉的思索中闪耀着智识的光辉。作为梭罗的代表作品,以及超验主义哲学与自然文学的经典作品,《瓦尔登湖》启发了后世许多重要的思想家,深受世界各地读者喜爱,拥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好文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