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产品立项如何优化组合管理
2019/3/27 18:13:52长春桥吴彦祖 中睿医药评论

     创新药物开发有其清晰的流程,主要包括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申请、临床开发(I-III期)、新药申请(或称注册、上市、销售许可申请)、上市销售(专利有效期、专利失效期)、上市后监测(药物警戒、IV期),环环相扣,犹如一条连续贯通的管道(pipe)。因而药物项目组合(pharmaceutical portfolio)通常被形象地称为产品管线(product pipeline)。

    

     图1. 创新药物开发基本流程

     (https://www.researchamerica.org/advocacy-action/issues-researchamerica-advocates/bench-bedside-drug-development-pipeline)

     药物研发组合通常包含发现、临床前、开发阶段(I-IV期)的小分子化药或者大分子生物药。初创企业通常只有单个项目或者技术平台,而没有真正的研发项目组合需要管理。大型药企经常有比较复杂的项目组合(如辉瑞Pfizer),包含多个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项目。此时,关于组合的优先级和优化的决策则至关重要。项目组合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体方法随公司而异。企业和项目组合的规模决定了项目组合管理的复杂度和工作强度。相关决策根据预定的流程和评估多项参数后作出。一些公司可能会将项目组合管理部门外包出去,但由研发执行团队和领导层做出最终决定。

    

     图2. 辉瑞(Pfizer)2019年1月的产品管线(pipeline)

     (https://www.pfizer.com/science/drug-product-pipeline)

     研发项目组合管理(R&D portfoliomanagement)

     通常药物研发项目组合管理流程可分为3个阶段,可称之为3步走研发项目组合管理。

     1.项目组合评估(portfolio evaluation)

     在此阶段,研发团队和商业化团队都需要对以下要素提出意见和评估,包括开发、制造、商业成本、临床风险-收益、专利、竞争全景分析。项目组合管理团队则根据以上数据提供商业估值和相关参数,供领导层进一步制定决策。领导层评估项目开发计划、目标产品、风险、技术上监管上成功概率,以及系列商业假设:预期净现值(eNPV)、IRR(内部回报率)、销售峰值、收入峰值、市场准入限制等。

     2.项目组合优先级(portfolio prioritization)

     项目的优先化是基于科学和商业的机会、风险和不确定性。显然,具有最大成功潜力的药物研发项目应该被优先化。具有最高优先级的项目应该确保被提供充足的资金预算和人力资源。

     3.项目组合优化(portfolio optimization)

     药企通常使用预定的选择标准来确定并推进研发项目。风险评估是开发的决策的关键因素,也是项目组合管理的一部分。例如,项目组合最好具有多种早期阶段的备选,以防止某个先导化合物的开发失败。又如,研发团队通过严格的选择临床前化合物,确保最有前景的化合物进入临床阶段。在此过程中需决定引入,转让或放弃何种化合物。项目组合优化应该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某些时间点进行重复的评估。

     多数药企开发了诱发项目再评估的标准,这些再评估发生在每个项目的常规决策点之间。例如在出现竞争格局、开发计划、成功率、成本的变化时,通过再评估决定是否推进项目至下一阶段。项目组合的再评估因为给领导层在公司内外部环境变化时及时做出战略决策提供了机会而凸显重要性。此外,项目组合再评估对于满足相关的监管、资本要求及投资者的期望是必须的。

     研发项目组合决策的影响因素

     1.战略匹配

     药物研发管线取决于研发机构的战略。项目的选择取决于公司的财务能力、风险承受、总体战略目标和方向。

     2.价值创造

     药企的愿景各种各样,但本质上企业的主要目标是最大化价值和回报。在战略层面,此目标要求保持项目组合的可持续增长。专利保护管理和市场独占期对于最大化产品的价值至关重要。

     3.商业格局

     创造竞争优势和维持市场吸引力。

     4.临床评估

     未满足的医疗需求、安全性、有效性评价、风险/收益比、产品的独特性、易用性(顺应性)等。

     5.风险

     创新药研发长周期内(~10年)的开发风险,如临床试验失败、监管机构不批准、安全性问题等;上市后的商业领域的风险。

     6.认知偏差

     项目组合管理中介入了许多人为主观判断,因此对认知偏差的最小化及压力测试对于开发策略和商业假设是必要的。对内部和引入项目的充分尽职调查是最小化认知偏差和风险的最佳途径。

     商业组合策略

     长期以来,众多药企把精力集中在他们的研究产品组合(research product portfolio),为成功的临床开发优化候选药物。然而在近20年间,药企开始优化并强调他们的商业产品组合(commercial productportfolio)。这种对商业组合的专注突出表现为一些公司开始在特定的治疗产品组合领域日益壮大和聚焦,同时剥离其他公司的一些长期资产。这种商业组合策略主要反映为行业内的并购(M&A)。这种商业策略需要与现有的研发管线、特许经营权和品牌等相协调,以确保成功实施。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2015年,诺华(Novartis)和葛兰素史克(GSK, GlaxoSmithKline)之间的业务置换。诺华获得了GSK的肿瘤项目组合,而GSK则获得了诺华的大部分疫苗业务(除了流感产品)。同时,双方成立了一个消费者健康护理合资公司。此项并购使得双方可以集中在各自特定的治疗领域并建立对市场的统治地位。

    

     图3. GSK和Novartis之间的业务置换

     (http://www.pmlive.com/pharma_news/novartis_divests_cancer_drugs_to_bring_gsk_deal_to_completion_665720)

     另外一个例子是也是在2015年,GSK取得了百时美施贵宝(BMS,Bristo-Myers Squibb)的HIV(人免疫缺陷病毒)管线,结束了BMS在HIV领域持续了近30年的研究,同时显著壮大了GSK控股的HIV业务子公司ViiV Healthcare的HIV管线。此前,BMS还通过将其在全球糖尿病联盟(Global Diabetes Alliance)中的股份出售给阿斯利康(AstraZeneca)剥离了其长期的糖尿病业务。这些措施是BMS专业与开发和获得在肿瘤免疫疗法(IO, immuno-oncology)领域的大量资产和能力,随后成功上市了CTLA4单抗ipilimumab(伊匹单抗)和PD-1单抗nivolumab(纳武单抗),使其获得IO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图4. BMS(百时美施贵宝)的业务剥离与聚焦

     药企可实施多种多样的商业组合策略,以下列举了其中几种。

     (1)基于针对某疾病的单个核心产品和/或与研发管线中的新产品的联合使用。

     (2)基于针对某疾病的单个核心产品的更新换代,及随后与新产品的联合使用。

     (3)开发某核心产品的新适应症。

     (4)在单个或多个治疗领域(如肿瘤、病毒感染、内分泌等)或治疗类型(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取得市场支配地位;或拥有某个疾病的所有已知和相关的作用机制的全部产品(如非小细胞肺癌的EGFR、ALK、KRAS基因突变型)。

     (5)产品新配方、新剂型。

     小结

     药企的公司战略决定了药物研发管线选择哪些处于不同阶段的项目,这些项目即构成了药企的药物研发项目组合。优化的项目组合战略和合理的药物组合管理方法论是每个药企确保商业成功的必备核心要素。结构化的、现代化的决策方法应该被制药行业引入,以最小化决策偏差和投资风险。

     *本文封面取自免费图片网站https://unsplash.com/,致谢。

     References

     1. Decision-making in product portfolios of pharmaceutical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managing streams of innovation in highly regulatedmarkets. Antti Jekunen.

     2. Optimization of Pharmaceutical R&D Programs andPortfolios: Design and Investment Strategy 2015th Edition by Zoran Antonijevic.

     3. 8 Winning Commercial Portfolio Strategies, PharmaceuticalExecutive. Stan Bernard. November 2016

     4. Innovation and Marketing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MinDing, Jehoshua Eliashberg, Stefan Stremersch.

    

     中睿咨询举行的一年一度的新春论坛即将开幕,参与请点击阅读原文,期待您的到来!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睿医药评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