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系列研究报告之二:过评品种分析及博弈均衡
2019/7/3 17:43:46Alex 中睿医药评论
目 录
1一致性评价审评情况
1.1固体制剂过评企业情况
1.1.1 289目录情况
1.1.2过评企业情况
1.1.3未来过评数量预测
1.2固体制剂过评品种情况
1.2.1通过数超过2家品种及厂家分析
1.2.2过评品种时长和路径分析
1.2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情况
1.2.1相关政策梳理
1.2.2评审情况
2一致性评价政策中的博弈
2.1短期博弈
2.2中长期博弈
1一致性评价审评情况
1.1固体制剂过评企业情况
1.1.1 289目录情况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289目录(共291个品种)对应药品批文有17740个批准文号,超过500个批文的品种有7个,分别为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盐酸小檗碱片、诺氟沙星胶囊、甲硝唑片、红霉素肠溶片、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其中批文前三名分别为冠军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有895个;亚军盐酸小檗碱片,有773个;季军诺氟沙星胶囊有690个。批文数在200个以上的品种共有26个,批文数在100个以上的品种共有45个,包括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盐酸小檗碱片、诺氟沙星胶囊、甲硝唑片、红霉素肠溶片、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维生素B6片、维生素B2片等,头孢氨苄颗粒文号数量100个,市场上也仅有几十家在生产。具体内容如表1-1所示。
表1-1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289种化学药

据不完全统计,289种品种中,大部分企业的品种年销售额不超过500万,理论上,这些企业不会投入高达一千万以上的费用进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由此可见,而那些收入比较少、利润比较低、缺乏融资渠道的民营制药企业就有可能逐渐退出市场。
目前,截止到2019年6月21日,289目录中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规数为53个,品种数为48个,占比为16.5%。
1.1.2过评企业情况
截止6月16日,共受理1191个申请号,共批准276个申请号,每月受理批准情况如图1-1。

图1-1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每月受理情况
1.1.3未来过评数量预测
由于2018年为一致性评价政策实施关键年份,部分企业可能会采取观望态度,因此,通过数几乎没有规律,如上半年平均每月通过8个品种,下半年则增至18个品种,特别是12月份,通过数量为45个。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属于“289品种”的品种21个,通过率为7.3%。由于通过率较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8年12月28日,发布《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有关事项的公告》(2018年第102号),其中规定:逾期未完成的,企业经评估认为属于临床必需、市场短缺品种的,可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提出延期评价申请,经省级药品监管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研究认定后,可予适当延期。逾期再未完成的,不予再注册。
由此可见,2018年每月通过数缺乏规律,无法对未来通过数量进行预测,因此,笔者取2019年1-5月份和2-5月份通过数平均值进行简单预测,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时过评数量,预测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2 截止到2021年年底估算的过评数量

2018版我国《基本药物目录》中化药数量为417种,比2012年增加100种,按照我国基本药物目录制度要求,未来再次调整时,化药品种数量大概率不会超过600种(既有增加,又有删减),且我国基药目录调整原则为:结合疾病谱顺位、发病率、疾病负担等,满足常见病、慢性病以及负担重、危害大疾病和危急重症、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基本用药需求。由此可见,在2021年年底化药过评数量达到900种时,我国政府则有足够的品种对基本药物进行筛选,可以满足我国人民基本用药需求。
1.2固体制剂过评品种情况
1.2.1通过数超过2家品种及厂家分析
在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中,共有18个品种,23个品规,涉及到14个治疗领域,潜在市场规模为2600亿元,约占2018年我国医药市场的14.0%,具体数据见表1-3所示。
表1-3 截止到6月16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通过情况



在289目录中,异烟肼片过评企业数仅为4个,远远低于实际药品批文568个,由此可见,未来更多的过评品种会集中在少数几家企业,市场竞争态势就会由近似完全竞争市场转变为寡头垄断市场,到那时,市场竞争法则和企业竞争策略会发生新的变化。
1.2.2 过评品种时长和路径分析
在通过的品种中,审批时长众数为200-299天,90%以上品种均能够在300天以内完成审批,具体数据如图1-2所示。

图1-2 批准通过审评时长统计
已通过一致性评价289个受理号中,批准途径情况如下:通过BE豁免、BE实验及做大免小有196个申请号(76个品种);通过中美共线豁免BE有20个申请号(11个品种);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73个申请号(37个品种),具体数据见图1-3所示。

图1-3 批准通过路径统计
1.3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情况
1.3.1相关政策梳理
2017年10月,两办发布《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明确提出,“根据药品科学进步情况,对已上市药品注射剂进行再评价,力争用5至10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
2017年12月,CDE发布《已上市化学仿制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对参比制剂选择、处方工艺、原辅包进行了要求,但仍然未明确具体参比制剂。
2019年1月3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发布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第二十批)的通告》(2019年第3号),首次出现注射剂剂型:244个注射剂,共88个注射剂通用名。参比制剂的公布解决了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的首要难点,将加速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的进程,预计对于行业的影响将超过口服药品的一致性评价。
2019年3月25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发布化学仿制药参比制剂遴选与确定程序的公告》([2019]第 25号),重新确定了仿制药审评和一致性评价工作程序。
2019年6月3日,CDE公示了《化学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第二十二批)》,此次公布的第22批参比制剂目录,共495个产品,除以往的普通片剂、胶囊剂、注射剂外,还包括散剂、贴剂、吸入剂、粉雾剂、软膏等一些特殊剂型。其中,注射剂参比制剂230个,占比46%。加上第21批参比制剂目录中的244个注射剂参比制剂,CDE共发布474个注射剂参比制剂。
1.3.2评审情况
据有关资料,注射剂在我国样本医院占比超60%,单看西药领域,注射剂占比接近70%。2018年来,申请/视同申请一致性评价的注射剂快速增长,截至2019年2月份,按受理号计共475个,具体数据如图1-4所示。

图1-4 2016-2019年申请/视同申请一致性评价的注射剂数量
据insight数据显示,从申请/视同申请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的数量看,排名前五的药企分别是四川科伦、齐鲁制药、扬子江、中国生物制药、恒瑞医药和扬子江药业,具体内容如图1-5。

图1-5 申请/视同申请一致性评价的注射剂企业
由图1-5所示,在注射剂头部企业在技术、资金等方面仍然占据更大优势。
在热门的品种中,抗肿瘤药物占据四席,分别为注射用硼替佐米、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多西他赛注射液、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具体内容如图1-6所示。

图1-6 申请/视同申请一致性评价的注射剂品种
通过/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为10个,品规为13个,具体详情如表1-4所示。
表1-4 通过/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注射剂品种
总的来看,从表1-4可知,多数过评品种均为市场销量超过20亿以上的大品种,如注射用替莫唑胺、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多西他赛注射液、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等。注射用阿奇霉素市场规模约为18.3亿元,考虑到抗菌素300亿左右的市场份额,过评后的市场份额还会更大。
2 一致性评价政策中的博弈
2.1短期博弈
在一致性评价过程中,制药企业决策考虑因素为过评费用和未来市场销量,而政府考虑因素一是过评品种数量必须满足人民需求,二是过评药品质量和疗效需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确保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由此可见,在此过程中,政府和企业之间是一场多次博弈行为,具体逻辑如图2-1所示。
图2-1 政府与药企的一致性评价政策中的博弈
在博弈的第一阶段中,政府先行动,策略是制定一致性评价政策,此时,药企选择要么通过,要么不过,当然,如果选择不过时,会被政府淘汰出行业。第二阶段,当药企选择“过评”时,如果过评数量比较少,可能会影响药品整体供应,影响了政府决策目标—保证药品供应,政府必然会选择“延期”,事实也证明了这种推测,即2018年12月28日,国家药监局出台第102号文,但同时继续推进一致性评价。此时,企业已经明确政府“底线”,其最优策略是“积极布局,合理选择品种,争取尽早通过”,这些企业凭借“先入为主”的优势,极大可能会成为未来行业领导者或者挑战者,优先占据“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市场份额,同时,利用“过评”身份,以低价格策略向原研药发起进攻,大概率会占据市场40%左右甚至以上的市场份额,而那些跟随者,也能“过评”,但由于错过了抢占市场的最佳时机,只能捡取“边边角角”的非主要市场,成为追随者或补缺者,市场份额或许仅为10%左右(不完全证据可以参考表1-4相关数据)。
2.2中长期博弈
在未来博弈中,如第三阶段博弈,政府会观察市场中药品品种数量、质量和疗效,若品种数量较多、质量和疗效低于国际先进水平,本着让本国人民使用更高质量和疗效的原则,政府一定会进行仿制药质量和疗效的再评价,于是企业又面临选择“过与不过”的抉择,具体逻辑如图2-2所示。

图2-2 第三阶段博弈逻辑
在政府和企业的博弈过程中,留下的企业由于市场扩大和研发实力增强,则逐渐成长为规模型企业,同时,也提高了药品质量和疗效,实现“多赢”,即企业、政府和人民三方均能够实现“帕累托改进”,这也就是我国制药工业的“漫漫长征路—路虽远且艰辛,但必定是一条光明大道”!具体逻辑如图所示。

图2-3 一致性评价的博弈促成我国制药工业转型升级

报名请点击阅读原文,如有问题请联系马老师:18615549277。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睿医药评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