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生物通过港交所聆讯!2款新药商业化在即
2020/10/21 18:00:00 中睿医药评论

     10月21日,港交所网站信息显示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荣昌生物”)的IPO申请已通过聆讯,有望成为港交所新政出台后第 23家登陆港交所的创新药企业。

    

     荣昌生物创立于2008年,致力于发现、开发和商业化同类首创(first in class)和同类最佳(best in class)的生物药物,针对自身免疫、肿瘤、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创制出一批具有重大临床价值的生物新药,近3年来每年研发投入在2亿—4亿之间。

     自成立以来,荣昌生物一直致力于研发针对新的靶点、具有创新设计及深具潜力的生物药。根据聆讯后资料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该公司已建立一条超过十种候选药物的产品管线,有五种候选药物处于临床开发阶段,正在针对17种适应症进行临床开发。

     据招股书披露,荣昌生物此次IPO计划募资中接近一半资金将用于泰它西普(RC18)、维迪西妥单抗(RC48)、VEGF/FGF双靶点融合蛋白RC28等产品的临床开发及商业化,剩余资金则主要用于建设新生产设施以扩大商业生产产能、偿还借款及一般企业运营等方面。

     产品:2款新药递交上市申请,10余款在研

     从产品管线来看,荣昌生物基于其独有的抗体和融合蛋白平台、抗体偶联药物平台,双功能抗体平台开发了10余款在研产品,目前有5款针对17种适应症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包括2019年11月向NMPA递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新药上市申请(NDA)并被纳入优先审评的泰它西普,以及今年8月提交上市申请并被纳入优先审评首个国产抗体偶联药物(ADC)维迪西妥单抗

     荣昌生物产品管线

    

     泰它西普:TACI-Fc融合蛋白

     泰它西普是一种同类首创的新型TACI-Fc融合蛋白靶向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该因子过度表达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B淋巴细胞相关的自身免疫疾病的重要原因。目前,荣昌生物正在开发泰它西普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自身免疫疾病。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为泰它西普的主要适应症

     在中国已完成的2b期注册性研究中,泰它西普表现出了显著的疗效及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基于该试验结果,荣昌生物已于2019年10月向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提交了有条件批准它西普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新药上市申请,且已被纳入优先审评。

     除了SLE之外,荣昌生物还在开展泰它西普在中国针对六类其他B细胞介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后期临床试验,涉及视神经脊髓炎频谱系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IgA肾炎(IgA肾病)、干燥综合症、多发性硬化症及重症肌无力等多种适应症。在美国,泰它西普已获得FDA批准开展用于治疗SLE的美国注册性临床试验,并在今年4月被授予快速通道资格。荣昌生物计划将于2021年上半年开展全球 SLE的3期临床试验,包括美国、欧洲及其他国家地区。

     纬迪西妥单抗:靶向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

     纬迪西妥单抗是荣昌生物开发的一款抗HER2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正在被开发用于治疗目前尚缺乏治疗手段的常见HER2表达适应症,包括乳腺癌以外的HER2表达(IHC 1+或以上)癌症适应症,例如胃癌和尿路上皮癌,以及HER2低表达的癌症(IHC 2+/FISH-或IHC 1+)适应症,例如HER2低表达的乳腺癌。

     2020年8月,纬迪西妥单抗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新药上市申请正式获得NMPA受理,并因“符合附条件批准的药品”被纳入优先审评。根据荣昌生物早前发布的新闻稿,在维迪西妥单抗治疗HER2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单臂、开放、多中心的关键性临床试验中,维迪西妥单抗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该项试验已达到主要终点。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9月,美国FDA已授予纬迪西妥单抗突破性疗法认定,适应症为HER2表达的(IHC 2+或IHC 3+)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二线治疗。早前,该新药还被美国FDA授予了治疗尿路上皮癌的快速通道资格。荣昌生物计划于2021年在美国启动纬迪西妥单抗治疗胃癌和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截止到目前,全球已有10款ADC药物获批上市,而中国仅批准2款ADC药物上市,分别是罗氏旗下的恩美曲妥珠单抗和武田旗下的维布妥昔单抗。国内有近30款ADC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进展最快的便是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有望成为首个获得NMPA批准的ADC药物。

     另外,荣昌生物在眼科治疗领域也有潜力产品布局,包括拟用于数种眼科疾病的首创VEGFR/FGFR双靶标融合蛋白产品RC28,其在研适应症包括湿性老年性黄斑病变(湿性AMD)、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整体而言,荣昌生物产品管线的开发阶段和疾病领域层次分明,是一个比较健康的局面。

     估值:Pre-IPO阶段接近100亿元

     自2008年成立以来,荣昌生物受到了众多明星资本的青睐。据招股书显示,荣昌生物的股东中不乏国创投、深创投等国资背景的投资人,以及礼来亚洲、奥博资本、清池资本、正心谷创新等专业生物医疗投资机构。

     在2019年底重组完成后,荣昌生物开始单独融资。2019年12月,该公司获太盟投资等机构投资约9000万人民币,彼时估值约为54.47亿人民币;2020年3月,公司获礼来亚洲、奥博资本、清池资本、正心谷创新等专业生物医疗投资机构投资1.05亿美元,彼时估值为13.7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100亿元。

     此外,承担荣昌生物此次IPO的保荐人在生物医药领域也是战绩赫赫。其中,摩根士丹利曾担任基石药业、康希诺生物、翰森制药、康宁杰瑞、诺诚健华、康方生物以及欧康维视生物的承销机构;华泰国际曾担任开拓药业的承销机构;以及J.P.Morgan曾担任康方生物的联席保荐人。

     通过聆讯后的荣昌生物即将开启新股申购环节,又有哪些“基石投资者”将会抢先入局呢?我们且将持续关注。

     来源:医药魔方/医药观澜,内容供读者参考学习!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睿医药评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