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妇人病方——温经汤,黄煌讲如何方证对应
2022/8/15 12:25:21 中医出版

方证药证是安全有效使用本方本药的临床证据,方证相应、药证相应是经方医学的基本思想和临床指导原则,也是经方教学的核心内容。
由黄煌教授编著的《经方药证》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证原文入手,结合后世应用文献,提炼张仲景常用药物的应用规律,特别是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药证。
本书根据《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的诠释,并结合后世医家的用方经验,总结归纳常用经方的方证,特别提示每方使用人群以及适用疾病,有利于临床用方的安全有效,有利于精准用方。此外,不过多地纠缠于病机概念和配方机理的推测,重在讲解临床应用的抓手。
今日和大家分享温经汤的【方证】。
温经汤是经典的妇人病方,传统的养血调经方,具有助孕、调月经、止腹痛、止泻、嫩肤等功效。温经汤证以女性月经量少为临床表现特征,多见于月经稀发或闭经,以及与月经相关的消化道疾病、失眠、皮肤病等。适用人群强调憔悴干枯貌。
经典配方PART 01
吴茱萸三两,当归、川芎、芍药各二两,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去心)、生姜、甘草各二两,半夏半升,麦门冬一升(去心)。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
经典方证PART 02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九)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二十二)
1. 温经汤女人
本条文描绘了一个有流产史的更年期女性,她腹泻持续了数十日,下腹部拘急胀满,或尿频或肛门坠胀,入暮有自觉的热感和明显的疲劳感,手掌也有热感。从外表上看,其人唇口干燥苍白,皮肤枯黄,十分憔悴。提示本方多用于女性,特别是憔悴的更年期女性的调理。
2. 久不受胎及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此提示本方可以用于女性不孕、崩漏、月经过少或过多,月经稀发或闭经。《备急千金要方》以本方治“崩中下血,出血一斛,服之即断”。
经典原文描述了温经汤适用人群的特征,也记载了历代使用温经汤的功效,提示温经汤是妇科病的常用方。对其方证病机,传统解释有“冲任虚寒兼瘀血内阻”(《金匮要略译释》)、“冲任虚损”(《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血虚津液虚”(胡希恕)等。其病理基础应该与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性腺轴相关,内分泌异常、末梢血液循环障碍及子宫与周围组织的病理改变是其特征。
适用人群PART 03
本方适用人群以消瘦、憔悴、干枯的女性多见,更年期女性、素食者多见。大多有产后大出血、过度生育或流产,或过早子宫切除,或长期腹泻,或久病,或营养不良,或绝经年老等既往史。口唇、手掌脚掌有特异性。
1. 憔悴的女性多见
憔悴的女性多见,特别是瘦弱的更年期女性更常见。体型中等或消瘦,无浮肿;皮肤松弛、苍白变薄如透明,缺乏光泽;皱纹多,鱼尾纹明显,特别是过早出现皱纹;毛发细软发黄、干枯脱落,小腿几乎无毛;腹壁菲薄无力。但也有体型中等者。
2. 口唇干燥黯淡
口唇干燥,色黯淡,不红润,不饱满,开裂、脱皮。
3. 手掌干燥开裂
手掌、脚掌色黄干燥粗糙,易开裂或有毛刺,或有发热感。
4. 腹部扁平无弹性
下腹部扁平微凹陷,弹性差;下腹部拘急坠胀感,或有尿频尿无力,或肛门下坠等。
5. 闭经或稀发
月经量少居多,色淡或黑色;月经稀发或闭经,或不规则阴道出血;大多有流产史。体型肥满壮实,面色红润者慎用;子宫肌瘤或乳腺小叶增生者慎用;月经量多,色鲜红者慎用。
适用病症PART 04
本方适用于以月经量少、色淡或闭经为特征的卵巢功能紊乱或低下性疾病,多见于不孕症以及与月经不调相关的失眠症、慢性胃肠道疾病、皮肤病等。临床应用通常以原方为主。
1. 不孕症
本方适用于无排卵、经量少、月经周期紊乱者的不孕症。大塚敬节与矢数道明经验:适用温经汤的不孕妇女,大多伴有手掌皮肤干燥角化等。体偏胖者,加麻黄、葛根。
2. 卵巢早衰
本方适用于 40 岁之前即闭经;血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和雌激素水平降低;潮热多汗、面部潮红、性欲低下者。
3. 更年期失眠
本方适用于病程较长、渐进;与情绪关系不密切,无精神刺激诱因;消瘦、皮肤干枯者。
4. 更年期胃肠病
本方适用于无明显诱因的腹泻、胃痛,且经久不愈;年龄在50~60岁最多;体重下降,常有失眠;常规治疗无效(如腹泻用抗生素无效,胃痛胃炎用常规胃药无效)者。检查排除肿瘤,多为慢性肠炎、褐肠病、萎缩性胃炎等。
5. 更年期消瘦
本方适用于突然出现明显的消瘦,食欲减退;胃肠道症状的腹泻、腹胀等;长期使用泻药或减肥药者。其原因与绝经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有关,也与用药不当或精神因素有关。
6. 皮肤病
女性的痤疮、湿疹、皮炎等多用,大多与月经相关,如月经量少色淡,或月经稀发,皮肤多干燥等。如痤疮疮体平塌、细小、色黯,服清热药加剧者;皮炎干燥,皮损色黯淡。
方证鉴别PART 05
本方与桂枝汤
两方均能用于憔悴人群,但本方以月经不调为主,桂枝汤以自汗心悸等为主。本方是慢性病方,桂枝汤则可用于急性发热性疾病。
参考用量PART 06
吴茱萸 5~15g,人参10g 或党参15g,麦冬20g,制半夏10g,炙甘草10g,桂枝10g 或肉桂5g,白芍10g,当归10g,川芎10g,牡丹皮10g,阿胶10g,生姜15g 或干姜5g,或加入红枣30g。以水1000mL,煮取汤液 300mL,化入阿胶,分 2~3 次温服;或加入红枣、桂圆肉、麦芽糖等熬成膏滋长期服用。
本文节选自《经方方证》。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经方方证》,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扫码或点阅读原文购书)

内容提要
了解经方方证的大略,掌握经方方证相应的思维方式。
方证相应是经方医学的核心思想,已成为中医临床医生应用方药的又一种思维方式。《经方方证》根据《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的诠释,并结合后世医家的用方经验,总结归纳70余首常用经方的方证,展示经方方证相应的思维方式,特别提示每方使用人群以及适用疾病,有利于临床用方的安全有效,有利于精准用方。此外,不过多地纠缠于病机概念和配方机理的推测,重在讲解临床应用的抓手,也是本书的特点之一。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经方方证》,黄煌 编著。由中医出版编辑发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微信号:congcong-0423,欢迎投稿唠嗑。

● 宫颈癌术后继发的水肿,浮针有效!有图有真相
● 颈椎病,试试她的“正脊手法”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出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