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30多天看了300多例新冠后,我得出一个结论
2023/1/16 11:00:00 中医出版

01
治疗概况
1.治疗时间:2022年11月26日~2023年1月3日。
2.病例数量及地区分布:北京1例,河北19例,陕西1例,云南1例,广西300多例,广东3例,澳大利亚1例。
3.患者年龄分布:年龄最小的4个月,年龄最大的96岁,但以20~60岁居多,约占80%。
4.看诊方式:95%都是网诊,只有少数患者是面诊。
02
发病的四个阶段与治疗思路
(一)预防期
预防期是指患者感染新冠之前,相应的治疗思路是有原发疾病的继续按照原来的思路去治疗,身体健康者建议服用增强太阳气化、增强卫阳的药物,以钦安卢氏所推崇的桂枝法为基础化裁。
据观察,服用现有中药治疗原来疾病的患者其发病的症状多较同等条件下周边人群症状轻,甚至比家庭中平素体健的成员新冠症状轻。有患者反馈说,自己和儿子都在服用中药,结果反倒是家里的“喜羊羊”;还有一位患者说服用中药期间感染新冠竟然比往年感冒的症状轻。另外,健康者服用笔者推荐的药物后反馈新冠症状较周围未服用药者轻。
当然,以上只是反馈的结果,由于条件有限和诊务繁忙,作者并无时间精力做严格的科学实验对比,不过可以为以后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二)感染初期
新冠感染初期,多为新冠感染后1~3天,少数患者持续长达7天。患者多出现发热、恶寒、无汗、全身肌肉酸痛(有人形容像被打了一样)、咽痛(严重者即是传说中的“刀片嗓”)、咳嗽、咳痰等,这类患者大约占看诊人数的八成。
当出现上述症状者,可以从太阳伤寒兼有阳明、太阴病论治,如果用经方麻黄汤或葛根汤,笔者基本上是用桂枝法加葛根、紫菀、杏仁治疗,临床效果颇佳。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兼有明显的舌苔厚腻,大便黏等湿浊存在,单纯用以上方法退热事倍功半,需要考虑祛湿化浊,笔者加用藿香后患者退热较快,此类患者遇到3例。
上面是常见类型的处理,下面是不常见类型。患者本身虽然恶寒、身痛,但有汗出,且平时容易汗出,汗出后还难入睡,虽有太阳表证,但往往脾胃气弱,这时候要从太阳中风辨证,用桂枝法加减治疗,效果好,发热不反复,且恢复较快。
对于以呕吐、发热为主要症状的患者,笔者遇到3例,基本上嘱用小柴胡颗粒或处小柴胡汤加减,3例效果较好,基本上1天后即退热。
另外,对于出现“发热、恶寒、无汗出”者,要特别注意。患者咳嗽较著,痰黄稠不易出,患者常诉干咳,咳嗽实为其主证,且常随着病程的进展其咳嗽较著,这样的患者如何鉴别呢?一是咳嗽的严重程度常与体温正相关;二是恶寒的特点,患者体温升高前是明显的恶寒,但体温达到峰值后反有恶热,要去掉被子、甚至减少衣服,甚至可能会有汗出,此证切不可按照太阳伤寒去论治,要从太阴痰浊郁滞论治,用紫菀、苍术、石菖蒲、二陈等往往会有佳效,这类患者比较典型,也最容易误以太阳伤寒治。
以上都是关于患者发热情况的辨证和处置。临床上如果遇到疾病初起“恶寒不发热”的患者要相当小心,《伤寒论》第7条说:“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大意是发热恶寒多是三阳病,如果无热恶寒,多是三阴病,阳病好治,阴病难医。所谓好治就是正气尚旺,不易出现险证、重症;所谓难医即是患者正气不足,极易出现重症、险证而危及生命。
因此,当遇到此类患者,如果基础病多,特别是老人,就要相当小心,不能轻易用麻黄剂,因为此时误用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笔者遇到一例93岁的老人,服用发表的药物后反见流鼻涕、咳嗽等加重,并见大便次数多、二便失禁,患者家属和我联系后,改服用四逆汤加生姜后二便恢复正常,流鼻涕、咳嗽等诸证缓解。
笔者对新冠初期不辨证就使用麻黄汤等方剂持保留意见,辨证论治始终应该是我们的武器,离开了这一武器,我们在疾病面前不是投降就是误伤无辜。
(三)感染中期
患者经过初期后,病情进入中期。此阶段各人临床表现不一,其中,有少数人仅有乏力表现,这一类型在下一节感染后期中讨论。而咳嗽是笔者所见最多的,占八九成,因此处理好咳嗽,成为本阶段的主要入手处。
目前看来,本阶段咳嗽的主要原因就是寒痰内郁,或兼有恶寒等太阳表证未尽者,或兼有痰黄、黏稠难出等痰郁化热者,或兼见咽痛、鼻腔热气出等郁热者,或兼有咽干、口干等燥象显著者,或兼有纳差等中阳不开者,等等,不一而足。
其治疗核心仍在疏导肺络、化痰治咳,兼以开太阳、清痰热、清郁热、润燥、开中等。用药以紫菀、苍术、石菖蒲、法半夏、杏仁、陈皮、南山楂、炙甘草、生姜等,根据兼证使用桂枝尖、浙贝、桔梗、冬瓜仁、桃仁、黄芩、木蝴蝶、白豆蔻等,往往疗效较好。
若理法清晰,用药并非难事,忌口却尤需注意,也是此阶段患者最难做到的,医者要多费口舌、多加耐心才行。严格的忌口是肉蛋奶都不能吃,这个看似简单的忌口,患者往往不能落实,一是患者经过第一阶段已觉“衣带渐宽”了,此时胃口刚开,对于无肉不欢者确实难耐;二是有西医同仁一再强调要高蛋白保证营养,这就使感性和理性上都有了不忌口的依据,所以我们中医同仁要多加耐心解释才行。
忆及刘力红老师的教导,对于咳嗽患者一定要忌口,肉、蛋、奶,尤其腊肉腊肠之品是特别要注意的。临床多年后,再来体会这句话,其实对于咳嗽患者,特别是有痰的咳嗽者,为什么要如此严格忌口呢?一是此类食物相对于谷物不易消化;二是此类食物中含有较多油脂,而油脂是痰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能忌食含油脂高的食物及肉、蛋、奶和各种含油量高的干果,如花生、豆类、开心果、核桃、芝麻、榛子等,痰即不易产生,治疗上就会事半功倍,病程自然也就缩短了。
有一点需要注意,很多患者往往直接选用某种糖浆、膏剂及含有镇咳、收涩止咳类药物的中成药,其实,止咳糖浆类、膏类及含有镇咳、收涩止咳类(如罂粟壳、白果等)中药的中成药,容易将痰留在肺和气管,短期内有一定疗效,长期则易留下隐患,可能会造成慢阻肺、肺气肿、慢支等疾病。上述这些中成药都是不推荐使用的。
记得当年刘老师讲咳嗽的治疗原则时说“要治咳不要止咳”。不谦虚地说,多年来,笔者在咳嗽、哮喘等肺系疾病的治疗上疗效令人较为满意,根本原因就在于一直遵循师训。
另外,由于临床上以咳嗽、寒痰为主,因此也不推荐服用清热止咳的中成药,如羚羊清肺丸、养阴清肺丸、牛黄蛇胆川贝液等。
(四)感染后期
经过初期和中期后,病毒清除得差不多了,通常大多数患者的各种症状不明显了,而以乏力为主要表现。治疗上即可以扶正为主,针对乏力的原因去治疗。或因胃口不开、消化力弱,后天能量供给不足所致,此时应开中、建中等扶持后天;或因原有心脏隐患、肾气不足等身体宿疾及体质偏弱所致,又当从处理原有的身体疾患、调理体质入手。
总之,随证治之,法无定法,仍要从当下的身体实际入手,这又与前面预防期的思路遥相呼应。
小 结
截至目前,前前后后经过一个多月,我接诊了300多人次。笔者认为,新冠的轻症治疗上难度不算大,只要始终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特别是坚持六经辨证的思维选方用药,疗效普遍令人满意。再接再厉,笔者正在接触一些“白肺”患者,希望用中医帮助更多的人走出新冠,重回健康。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吴心立,转自同有三和中医微信公众号,在此特别感谢!由中医出版编辑发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小编微信号:congcong-0423,欢迎投稿唠嗑。
● 【投稿】绿色安全、轻柔高效的儿童轻抚无痛刺法
● 新书资讯 | 经方概论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出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