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忘,总记不住事儿,看看老中医都用什么药?
2023/1/19 11:24:58 中医出版

善忘,亦称“喜忘”“多忘”“健忘”,是指记忆力减退、遇事善忘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如因年老神衰而善忘,多属生理功能衰退,与因病而致的善忘不同,药物多难奏效。
善忘可见于西医学的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脑萎缩、老年痴呆等疾病。善忘证有虚有实,虚证与心脾肾虚损关系密切,实证为痰浊瘀血所累,但临床以虚证居多。
正如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健忘》说:“健忘,精神短少者多,亦有痰者。”
肾精亏虚之善忘与心脾两虚之善忘,均可见虚损不足之象。但前者之善忘乃肾精无以化髓,脑海空虚所致,常伴有早衰、生殖功能减退等;后者之善忘系气血不足以养神所致,常伴有心悸失眠、神疲乏力等。肾精亏虚之善忘,治以填精补髓,方以河车大造丸、六味地黄丸等方加减化裁;若阴伤口渴者,可酌加麦冬、石斛、生地黄等;盗汗者,可酌加山茱萸、五味子、浮小麦等;腰膝酸软者,可酌加杜仲、桑寄生、狗脊等。
心脾两虚之善忘,治以养心健脾,方以归脾汤、人参养营汤等方加减化裁;若神疲乏力者,可酌加人参、刺五加、灵芝等;心悸失眠者,可酌加酸枣仁、柏子仁、首乌藤等;心中烦热者,可酌加生地黄、炒栀子、淡豆豉等。痰浊迷心之善忘与瘀血痹阻之善忘,均可见有形之邪停滞于内的实象。
但前者之善忘起病缓慢,病程长,痰浊结聚越深,善忘越重,伴有痰浊内停之征,如胸闷、头晕、苔腻等;后者之善忘多突然发生,经久难愈,伴有瘀血痹阻之征,如胸痛、舌色紫暗、脉涩或结代等。
痰浊迷心之善忘,治以降逆化痰开窍,方以导痰汤、礞石滚痰丸、瓜蒌枳实汤等方加减化裁;若胸闷痰多者,重用瓜蒌、法半夏,可酌加前胡、苏子、桔梗等;头晕目眩者,可酌加僵蚕、制天南星、天麻等;脘闷呕恶者,可酌加木香、陈皮、姜半夏等。瘀血痹阻之善忘,治以活血化瘀醒神,方以血府逐瘀汤、抵当汤等方加减化裁;胸闷胸痛者,可酌加瓜蒌、薤白、延胡索等;头晕目眩者,可酌加全蝎、天麻、钩藤等。
心肾不交之善忘,可见肾阴不足、心火亢盛之下虚上实症状,如头晕耳鸣、腰酸、遗精、五心烦热、虚烦不眠、心中悸动等,治以滋阴泻火安神,方以知柏地黄丸、黄连阿胶汤等方加减化裁;若心烦不眠者,可酌加黄连、柏子仁、酸枣仁、灯心草等;头晕耳鸣者,可酌加熟地黄、枸杞子、石菖蒲等;遗精早泄者,可酌加金樱子、芡实、莲子心等。
善忘证之属于实者,自当祛其实邪。善忘证之属于虚者,无论气血阴阳,均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酌情选用熟地黄、制何首乌、黄精、鹿角胶、人参等,因上述药物不仅可以补益气血以治气血亏虚证,而且对于阳虚者亦可以益气以生阳、从“阴中求阳”;对于阴虚者可以益气以生津、补血以养阴。
善忘证病位在脑,而肾主藏精,精生髓,髓通于脑。由此可见,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善忘,都与肾精亏虚密切相关。
因此,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善忘证,都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酌加补肾填精益智药,如熟地黄、制何首乌、枸杞子、鹿角胶、炙远志等,从而提高其临床疗效。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诊余琐记——周安方医话选粹》,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二维码可直接购买电子书
长按二维码购书

内容提要
周安方教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北中医大师。周安方教授强调治病要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用药注重恢复机体的阴阳气血平衡、调动机体的抗病康复能力。因此,常能出奇制胜,屡起沉疴。本书选编了周安方教授的部分医话,其中“医经阐奥”部分重点阐述了中医经典名言的奥秘所在,“理论发微”部分重点阐发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微妙之处,“治法求真”部分重点探讨了经典特色治法的真实内涵,“临证感悟”部分重点介绍了常见症状辨治的经验感悟。该书内容丰富,文字简洁,可读性强,对于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研究而言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和较强的指导作用,适合具有一定基础的中医药院校师生、中西医临床医师及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诊余琐记——周安方医话选粹》,周安方 著。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微信号:congcong-0423,欢迎投稿唠嗑。
● 国医大师周岱翰高徒三十年医路心得
● 寥寥数语,朱良春先生的用药经验点滴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出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