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哀悼:著名经方学者娄绍昆先生
2023/2/7 12:17:57 中医出版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客座教授、当代著名经方学者娄绍昆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2月6日在浙江温州逝世,享年80岁。
1968年,娄绍昆正为职业选择困扰,被在温四中教书的父亲一语点醒:学中医可以安身立命。
当年,娄绍昆拜民间郎中何黄淼先生为师,学针灸为人治病。何黄淼靠自学精于针灸,毫无底子的娄绍昆跟着他一个病例一个病例地学,很是辛苦。
针法学得稔熟,然而何黄淼先生并不长于针灸理论研究,而且单纯针灸不辅以药物,疗效也大打折扣。
娄绍昆就想,如果不用药物,单凭针灸就能治愈患者,那么在缺医少药的时期,该是百姓多大的福祉!
1971年春,娄绍昆获得一部“奇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承淡安著的《伤寒论新注:附针灸疗法》。(以下简称《新注》)
这本书成于抗战时期,作者承淡安在《黄帝内经》《伤寒论》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在重庆的大学执教时,由于日寇封锁,药品奇缺,痛感医学理论苍白无力的他潜心研究针灸,撰写《新注》。承氏针灸疗法曾在重庆风行,且屡有奇效。
真正将娄绍昆带入经方研究者行列的,是一位颇有些传奇色彩的民间经方家张丰先生。
张丰并不是学医出身。祖籍山东的他在南京读了大学,曾参加龙跃领导的浙南游击纵队, 1949年任温州二中书记兼校长。被错划成右派后,下放到状元东山陶瓷厂劳动。他在大学里读的是日文专业,陶瓷厂粗重活与日语无关,为了不致疏远日语,他订阅当时国内唯一的一份日文杂志《汉方》。《汉方》是一本纯粹的医学杂志,研究中国《伤寒论》。
娄绍昆跟张丰学习5年时间。师徒二人在简陋的宿舍里常常一坐就是一个通宵,他们的思绪穿越时空,进入远古的蛮荒时代、东汉张仲景经方的鼎盛时代直至现代。他们讨论中医界派系的纷争,中医师传承中存在的陋习等。
这5年时间,娄绍昆精通了日式经方,又从日式经方转而研习本土经方,终成己悟。
在此期间,娄绍昆的正式职业是小学民办教师,业余行医。7年时间里,被他治愈的疑难病例无数。他对每个病例都做好详细的记录,对经方的“证—方”进行验证。娄绍昆在当地名声日隆,大多数人竟忘记了他的教师身份,而以医师称谓。
当年,为了抢救中医,国家向民间招手,招收民间中医充实中医医疗队伍。对象没有特别限制,娄绍昆欣然报名参加考试。
考试分笔试和临床经验评估。考试结果揭晓,娄绍昆凭高分从800多位考试者中脱颖而出。小学民办教师考上中医师这个消息引起一片哗然。
终于,娄绍昆成了真正的医生。
《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讲述了娄绍昆从最初接触针灸到最后经方针灸并用、外内合治治疗疾病的奋斗历程。本书自出版后重印13次,销售5万余册。影响了无数经方中医者。青年中医学者张耕铭这样评价道:“他是伤寒泰斗,经方巨擘,是启迪我直入《伤寒论》医学殿堂的第一人,在我求学生涯最美好而又自由的时光里影响了我一生的中医精神导师,在我脱离学院体系寻求中医孤途中的“启明星”与“守护神”,完成了他一生对于中医的许诺,承载着无可计量的圆满功德离开了这个娑婆世界。”
娄绍昆先生的几本巨著,都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策划编辑张钢钢所做,他在四年前所写的编辑手记中提到,2012年初夏,他作为责任编辑参加温州《中医人生》首发式,那天,温州市新华书店首发式现场宾朋满座,欢快热烈,预备的百余本样书很快签售一空,至今印象深刻。
要说这本书为何能获得读者的如此喜爱,其原因在于本书不是一般的回忆录,而是娄绍昆先生思考中医、思考经方的记录。本书面向不同层次的读者,可以给喜爱经方的人去魅解惑;可以让临床医师了解不同的诊治思路与疾病治疗的秘诀;也可以给文学创作者提供一个民间中医师在底层社会摸爬滚打的样本。
之后,娄绍昆又陆续推出《娄绍昆经方医案医话》《娄绍昆讲经方》《娄绍昆一方一针解《伤寒》。关于《伤寒论》的理论和医案讨论都发人深省。“伤寒论是一座桥,各种流派的中医师都要从它这里经过”,娄绍昆这样说过。
如今,老先生已仙逝,但是小编却对他在《中医人生》中有过这样一段话记忆深刻:“历史以诡异的方式将中华民族的经方医学移植在大和民族医生的身上,移植在一个和我们文字、习俗、文化、制度等有很大差异的国度中。
阴错阳差,中医经方的方证辨证在日本却得到长足地发展。日本汉方家把庞杂的中医理论进行了‘削尽陈繁留清瘦’的扬弃,竟然尽显其仲景思想的本色之美。章太炎先生有‘吾道东矣’一语,暗指这一令人难以启齿的历史事实。”
我赞赏娄老先生的勇气!他敢言人所不敢言,深切关心中医生死存亡,但也给我们这支队伍无限的信心,我们更要摆脱禁锢,撒开手,充满信心地,往前走,走向中医真正的未来!
再次沉痛悼念,深切缅怀!娄老先生,一路走好!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娄绍昆一方一针解(伤寒)》,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这部书稿,是由著名经方学者、临床家娄绍昆老先生在“中医书友会”的精品讲课录音整理而成。娄老以满腔的热情,把自己一生研习、实践《伤寒论》的心得、感悟和临床应用经方结合针灸的宝贵经验,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故事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内容围绕《伤寒》、经方、针灸这个主题,紧贴临床实际,直面难点、疑点,大胆陈述观点,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授人以渔。是一部学习和应用《伤寒》、经方的难得佳作。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
本文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微信号:congcong-0423,欢迎投稿唠嗑。
● 娄绍昆:出汗与否对于方证辨证的意义
● 娄绍昆:特异性治疗与非特异性治疗,这两种治疗区别很重要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出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