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汤也可治疗中风痰浊
2023/2/24 11:00:00 中医出版

    

     治疗脑卒中常法有二:一是着眼于“肝风”而以《杂病诊治新义》的 “天麻钩藤饮”为主方;二是针对“气虚血瘀”而以《医林改错》的“补阳还五汤”为主方。

     常常疏忽“痰浊蒙窍”的病机。

     然而脑卒中患者的痰浊随时可见。无论急性期、恢复期或后遗症期,大多患者均见苔腻或黄腻,甚则喉鸣痰多,形体肥胖,而且常伴头重如蒙,胸脘痞满,或者纳 呆脉滑。

     此时如果疏忽“痰浊蒙窍”而单以息风或补气活血为治,疗效常不显著。加之痰浊不去,肝风难息,瘀血难化。因此苔腻的脑卒中要治重 “豁痰醒神”法。

     豁痰宜以《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温胆汤为主方(《卷 十·惊悸》)。

     根据脑卒中痰浊蒙窍热化居多的特点,对温胆汤宜做如下调整:竹茹功专清热化痰为君药。枳实消积泻痰也为主药,因其破气太甚而易为枳壳。云苓健脾渗湿,陈皮理气化痰,均为必用的辅佐药。

     这四味应当连用,方体现温胆汤的祛痰之功。然而半夏性温有毒,生姜味辛而温,大枣 味甘而滋,甘草味甘而腻,均不利于脑卒中痰热之证而去之。痰蒙清窍宜豁宜行,故应加入开窍化湿的石菖蒲,行气活血的广郁金。

     痰浊热化宜清宜化,故应加入清热化痰的胆南星、僵蚕或者以天竺黄易竹茹。蒙窍者必蒙神,宜醒宜宁,故应加入醒神的炙远志、生龙骨、生牡蛎。

     综上温胆汤加减,形成痰浊蒙窍证类脑卒中的新组方,可以列作基本方再视症加减,常有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

     枳壳10g,云苓15g,陈皮15g,石菖蒲10g,广郁金10g, 炙远志10g,胆南星10g(或白僵蚕10g),竹茹10g(或天竺黄1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

     跟师体悟

     中风多见“痰浊蒙窍”,沈师常用温胆汤加减“豁痰醒神”。

     为什么温胆汤可以治疗中风痰浊患者?

     因为沈氏温胆汤的功用是理气化痰,清胆和胃,改善胆胃不和,痰热内扰之证。胆属木,脾胃属土,木郁可以导致土壅。胆的气机不利,横逆犯胃,就可以导致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使水液湿聚成痰,而痰湿阻滞气机,又可影响少阳之气,不能升发而导致木郁。木郁化火,也就是胆郁化火而土壅,结果是生湿生痰,痰扰脑窍而致中风。

     而温胆汤辛开苦降,燥湿化痰理气,通过淡渗利湿使湿邪下行,在 中焦燥湿化痰,下焦淡渗利湿,分消走泄而使三焦气机通畅,病理产物消 除,脏腑功能恢复,中风病向好。

     临床使用温胆汤一定要掌握6个主症:头重、胸满、口黏、纳呆、苔腻、脉滑。其中尤以苔腻为要,可以“一捶定音”,所谓“但见苔腻一症便是,其余不必悉具”。而沈氏温胆汤去竹茹,易天竺黄或胆南星,豁痰开窍,醒神止痉。

     摘自《沈绍功中医方略论临证篇解读》。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沈绍功中医方略论临证篇解读》,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扫码或点阅读原文购书)

    

     内容提要

     全书约50万字,主体有三章:医理、临证和方药。每章分列条目,计383个,尽力做到文题新颖,言之有物。

     临证篇撰文凡61种,对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等临床流行病以及高热、抽搐、厥、脱等急重危证悉心观察,多有发挥,经验颇丰。临证篇除具体论治之外,尚有临床思维方法,调摄护理,新理论、新概念、新见解,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方药篇撰有类方鉴别运用,依法选择主方,还有针对主病选方遣药灵活使用的方法计60种。至于妙药百味妙用,记述了作者用药心得,其中有常用药的功能主治、宜忌配伍的发挥,也有峻猛攻逐将军药临床治验的介绍,对症、识证、治病者均备,可谓精彩纷呈。是书还有诊籍篇、论著篇,内容宏富,全面收载与推广沈绍功教授对临床医学的卓越成就。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张印生 韩学杰。由中医出版编辑发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微信号:congcong-0423,欢迎投稿唠嗑。

    

    ● 辨“阴火”,并不难,掌握这个玄机,百发百中

     ● 、畅销书推荐 | 国医大师柴嵩岩妇科临证经验及验案选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出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