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如何精、深、细地识别阴阳?
2023/3/3 11:00:00 中医出版

    

    


     如何达到精、深、细呢?

     精,就是不仅要整体来辨证阴虚阳虚,还要对阳虚、阴虚在何部,阳虚、阴虚到什么程度,都要有精确的认识。

     现在亚健康状况的人占了70%~90%,正气亏损的人多,慢性病居多,这些人必然要出现阳虚。

     但阳虚的程度各有不同,阳虚具体在哪个部位也要精细地去探求。是上焦心肺阳虚呢,还是中焦胃脾阳虚或是下焦肝肾阳虚?都要通过四诊准确判定,不能笼统判定。

     如果是上焦心肺之阳虚了,那么是肺受了邪呢,还是心本身 有问题?这都要去辨别。辨别之后,才能正确遣药。这些在实践中、切脉中都讲过。

     所谓的深、细,就是某个证、某个病,不单是某一脏的问题,往往与五脏都有牵连,这就要通过深细地切脉来认识。

     深,就要通过四诊尤其是切脉,具体了解正气亏损、阳虚的原因,是因为疲劳过度,还是因为长期未守子时,或 是其他妄自劳作导致;是饮食不节,还是孕期、产期护理失调造成的阳虚,这些都要深入去了解。

     细是指在切脉中,正气是否有亏损,要从肾脉来看,肾脉特别弱,或者短,或者乏力、乏神,或者滞,或者紧,都要通过细致了解,才能慎重选择药物。

     我们在测正气亏损的时候,不仅要切肾脉,还要切肝脉。心情失常,肝气失常,会影响心脉致其失常,也会影响肾气。这些都要深入去了解,不要笼统地说阳虚就完了,如果这样,把四逆汤背会,一切问题就解决了。

     深细地切脉诊断之后,立法用药必然就细下来了,深入下去了。

     所以,切脉必须深刻,才能知道正气、肾气和全身上中下阳的亏损程度如何,亏损的原因是什么。

     只有做到了细,才能知道脉的细微变化,才能知道病的缓急轻重,是久病还是初病,或者沉疴,或者顽疾,以及邪为何证,内伤在何部位。

     所以,卢铸之提出两句话:心手相应,人我相合。要把这八个字真正掌握好,必须以细致切脉、细致审查为前提,这要靠大家刻苦去修炼。

     在切脉、认证、认病的过程中达到了精、深、细这个根本要求,就把辨证阴阳细化了。精、深、细这三个字也是紧密结合的,千万不要大而化之地认为阳虚用附片就对了。

     具体的药怎么遣?这三个字是互补互成,不可分开的。不细致切脉,就不能深入认识病证,不深入就不能精确辨别病在何部、是何成因,就不能精确地立法、用药。

     所以,“精、深、细”地去辨别阴阳是医德的问题,也是医风的问题。深和细都是为了达到精确的目的。精确地立法用药,不是走过场。

     现在切脉做样子的多,摆架子的人是庸医,是医德低下,是医风败落,此为医门大憾。

     精、深、细的功夫我们要认真学习,慢慢培养,方法只有两种:一是自己刻苦学,志在有恒,志在有德,志在必得;二是跟师承继,承其德,承其心志,承其实践,承其医理,承其医技。

     这是我自己的体会,我跟师学,不单 纯是学技术,还学他的医德,学他的志向,学他的实践,学他的医理,学他的医技。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郑钦安卢铸之医学临床应用讲稿》,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扫码或点阅读原文购书)

    

     内容简介

     《郑钦安卢铸之医学讲授》是郑卢医学的实践科学,将郑钦安、卢铸之长期实践所形成的医学思想、医理医法及用药配伍,归纳总结成系统体系,展现给中医的同仁。

     此集,特别突显郑卢医学的根本思想和正航创新的中医精髓,即准确辨别阴阳,“总要探求阴阳盈缩机关”(郑钦安语),不套成方时方,临证立法遣药的体系,即郑钦安所说,“用药之从阴从阳变化法窍”。

     此书中所列述的附子系列法、附子桂枝系列法、桂枝系列法、非附桂系列法、滋阴系列法等五个系统的系列法,覆盖了辨证立法用药的方方面面,是郑钦安卢铸之医学传承中医正纯精高的医学结晶。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重善,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小编微信号:congcong-0423,欢迎投稿唠嗑。

    ● 85岁,甲流后咳嗽,5味药,4剂缓解九成

     ● 【编辑手记】中医学术书,为什么现在大家都不爱看了?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出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