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鞋跟的内侧磨损厉害,竟然是妇科病?!
2023/3/8 11:07:30 中医出版

在《灵枢·经筋》篇大家可以发现,对足三阴经筋和手三阴经筋的论述要比对足三阳经筋和手三阳经筋的论述相对简短。
足三阴经筋在下肢距离较近,而筋穴往往区域较大,所以有时候我们很难区分某个筋穴具体是属于哪一条经 筋,我们经常要进行模糊化处理。再一个我也不想讲得太具体,那样会消耗很多的时间,作为一个概论,我只给大家提供一个大概的视角。
所以我将足三阴经筋进行简化处理,三阴经筋并为一条,简称足三阴经筋。更加具体的解剖,大家可以参照薛立功老先生的《中国经筋学》。
足三阴经筋很好找,下肢的内侧都是它的循行范围。在小腿上主要是比目鱼肌和腓肠肌的内侧以及趾长屈肌。所以筋穴就比较好找了,我们顺着小腿的内侧从下往上摸就行了。
有一次我一个员工带一位姑娘到公司来了,这个姑娘挺朴素的,穿着平板鞋,但是鞋跟的内侧磨损比较厉害,鞋跟的外侧厚、内侧薄。参观完了我就请他们到我办公室喝茶。小伙子介绍我的时候说我是中医,结果那姑娘来了兴趣,伸手就让我把脉。我也没摸她的脉,说:你可能有妇科问题。姑娘一下子很尴尬,因为被我说准了。她觉得很神奇,我都没有摸脉, 又是怎么知道她妇科有问题的呢?
刚才讲了,她鞋跟内侧磨损比较厉害,说明她足三阴经筋的受力比较多。
这种情况,十有八九在她的小腿内侧都有筋穴。但凡小腿内侧有筋穴的人,妇科方面大多有问题。所以我说她妇科方面有问题是这样推论而来的。
这种病往往不需要摸脉,在我看来,我们的经络触诊要比摸脉精确得多。摸脉的话,各家的脉法还不相同,主观性很大,很多老大夫都摸了一辈子的脉了还是心中了了,指下难明。但是我们的经络触诊是客观的,而且准确率极高。
我们方脉用的主要是经络脏腑辨证,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在用单纯的脏腑辨 证。有句老话说得好,“学医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但是经络辨证在方脉这一块基本被舍弃了,这是非常可惜的。
《灵枢·经脉》中说:“夫经脉者,所以决生死,除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脉可以决生死的啊,把这一块舍弃了是不圆满的。所以我一直呼吁要重视经络诊断。
讲到这里我再扯远一点。有一次参加一个饭局,朋友介绍我的时候说我是中医。这个时候坐我旁边的大姐就伸出手,让我摸脉,想考考我。
我只好先给她摸摸脉,但是我的脉法很差,不敢从脉上给她断病啊。再看看舌苔,舌头一伸出来很典型,心火很旺。这种情况我不好意思问诊的啊,只能从现有的舌象来推理了。心火旺有哪些症状啊?我就给她说了,容易口腔溃疡、容易激动、容易发火、容易口苦、容易做怪梦等等。她一听也很服气, 说:王医生说得很准,但是还有一个主要的症状你没有说出来。她这样一说我就有点心虚了啊。怎么办呢?只能继续推理啊。那就推到心火下移的问题了,可能会有阴部瘙痒、小便涩痛这些症状。但是这个只是推理 啊,不能直接说出来,万一错了不是很没面子嘛。再者一桌人,把人家的隐私说出来确实不好。
换个方式吧,我说:大姐啊,不是我遗漏了你的主要症状,而是我不想暴露你的隐私,我干脆给你治一下吧。于是我就俯下身子摸了一下她小腿的内侧,重点是阴陵泉、三阴交和蠡沟穴。
我不是想给她治病,我是想看一下她是不是有相关的症状。我摸的时候这几个部位压痛还是比较明显的,所以我基本上可以确定了。如果高手的话可以从脉上来确定,我脉法不好,只能用经络诊断。这个大姐也是个很大大咧咧的人,她觉得我在逃避她,非让我说出来还有 什么症状。这个时候我已经有底气了,我当着一桌子人说:大姐你可能有阴部瘙痒、小便涩痛这些症状。但是这个大姐没有生气,反而给我翘了个大拇指, 说:王医生前途无量。
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什么呢?经络诊断对我们非常重要。就像我们总是说 一些妇科病是冲任不调,那得去检查冲脉和任脉啊,否则你怎么能确定冲任不调呢?
我们再扯回来,我从前面那个小姑娘鞋跟内侧的磨损程度推断她有妇科问题。但是妇科问题也很广泛啊,她是例假有问题,还是白带有问题,这个不好确定啊。
小姑娘就请教我怎么治疗。这个时候我们要进一步诊断了。摸一下小腿的内侧,在地机筋穴这里有反应,这样一方面可以确定我们的推理是正确的,另一方面还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针灸医学是诊疗一体,我们找到了地机筋穴,那就在这里治疗就行了。让她自己以后天天按摩,哪条腿的反应比较强就重点按哪条腿。
讲完这个例子我们要讲到一个筋穴了,那就是地机筋穴。地机筋穴往往是 一个条索,以地机穴为中点,上面可能到阴陵泉,下面可能到漏谷穴。
这条条索的长度往往变化很大,有时候这条条索不太明显,但是压痛很明显。这是我们足三阴经筋在小腿上最重要的一个筋穴,这个筋穴在治疗经筋病和脏腑病时都非常常用。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兼山闲庭广义针灸串讲》,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扫码或点阅读原文购书)

内容简介
中医传统针灸理论基本以经络、经筋、皮部等为框架,本书回溯《黄帝内经》,通过临床实践总结,以讲稿形式,从“进化论视角”以及“人体本能论视角”,深入浅出地梳理并还原了《黄帝内经》“五体刺”的理论框架。在对中医以及少数民族医学的针具、刺法以及民间疗法进行长期研究后,依据“五体刺”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分类,并列举了数十个临床病案以指导临床。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对中医针灸理论与实践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为针灸学术发展提供助力。本书可供中医针灸专业师生及临床工作者阅读参考。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节选自《兼山闲庭广义针灸串讲》,王鹏著。由中医出版编辑发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小编微信号:congcong-0423,欢迎投稿唠嗑。
● 辨证要抓大方向,万病不出阴阳!
● 新书资讯 | 兼山闲庭广义针灸串讲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出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