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存悌:这三种处方,我不推荐大家用
2023/4/11 12:46:57 中医出版

    

     作者主张,学习方剂有三种不可取。

     第一种 大处方

     叶天士云:“近之医者,茫无定识,假兼备以幸中,借和平以藏拙。”

     批评一些医家不能精审病情,只知多开药味,靠包打围 攻,侥幸取胜,朱丹溪讥为“广络原野,冀获一兔”,根本就不清楚病机要害在哪里。

     “今人遇病立方,动辄二十余品,少亦不下数品,岂知仲景诸名医之心法哉……处味既多,莫识其性,为害不少。”(《上池杂说》)

     第二种 有药无方

     徐灵胎前已讲过,有药无方乃乌合之众,大杂烩。

     吴佩衡“用药不尚繁芜,唯求力专,君臣佐使朗若列眉,反对用药‘牛屎拌马粪’,没有目标,不分主次,杂乱相投,反使药力自毁医手。每取胜于四五味之间”(《吴附子——吴佩衡》)。

     第三种 轻描淡写之方

     徐灵胎有“病深非浅药能治论”:“天下有治法不误,而始终无效者,此乃病气深痼,非泛然之方药所能愈也……若徒执数首通治之方,屡试不效,其计遂穷,未有不误者也。”(《医学源流论》)

     所谓“泛然之方药”,即所说轻描淡写之方药。医者全然不顾病气深痼,用药但求平稳,稍微峻烈之品则畏之如虎,贻误病情。

     清初“中医界出现了所谓的‘轻灵派’,所用之药大都是薄荷、牛蒡、桑叶、菊花、木蝴蝶、路路通、丝瓜络、荷叶筋等所谓轻灵之品。这种情况就如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先生所批判的那样:‘古之时庸医杀人,今之时庸医不杀人亦不活人,使其人在不死不活之间,其病日深而卒至于死。’”(黄煌语)

     “轻灵派”被祝味菊等讥讽为“两豆派(淡豆豉、扁豆)”“果子药”。

     “轻灵派”还发明了“轻药易解”“轻药保名”论:“名医之传人曰:药性勿厚,药数勿重,气薄剂轻,庶易于解手,是明教人以用药不必中病矣。”“曾见名医嗔其子弟,偶用一二味厚之药, 则痛叱之曰:用此味厚之药,设一有误,岂不丧名……但欲自保 其名,而不念病势之危急,人命之死生,良心丧尽,阴骘大伤。” (《吴天士医话医案集》)

     究其实是隔靴搔痒,明哲保身,“未有不误者也”。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经典火神派临床心悟》,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扫码或点阅读原文购书)

    

     内容提要

     本书是著名火神派专家张存悌教授及其团队在多年探讨基础上所推出的最新研究成果。其特点:专注火神派学术特色,着重介绍火神派四大纲领及处方三大特色;突出临床应用,列举大量案例以广开眼界,丰富火神派的方药套路;提出新认识、新观点,构建其现代学术框架;博观约取,广泛吸收扶阳各家的丰富经验;语言更通俗,论述更明白,是作者诸多火神派专著中的精华版。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张存悌。由中医出版编辑发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微信号:congcong-0423,欢迎投稿唠嗑。

    

    ● 《赵文霞论治消化系统疾病》书评:一看就懂,一用就灵

     ● 调平中焦治胃痛,活用芍药甘草汤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出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