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首先是个患者,其次才是一个医生
2023/4/19 11:14:38 中医出版

在尚且年轻的生命里,我已经多次经受心理和身体疾病的摧残。这些疾病曾经让我多次徘徊在生死的边缘。
好在我握紧了中医这棵救命稻草,虽然沉沦苦海多年,但终究得以上岸。
我无法形容我与中医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中医是我的象牙塔,每当遇到人生的挫折我便会一头扎进这座象牙塔里疗伤。
不幸的是,我好像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幸运的是,我得以长时间与中医对话。
中医像个睿智的长者,治愈了我的疾病,塑造了我的人生观。
有一天我突然开始思考人类医疗的前途在哪里?西医的前途是越来越细致的分科,越来越精密的仪器,越来越先进的药物。长此以往,一百年以后,医学会不会变成一个高精尖的学科,就像发射火箭一样,一百年后的人类是否只有极少数人能掌握医疗的技术?如果真的走到 了这片田地,人类的健康该如何得到保证?
反观我们的针灸医学,似乎也和西医一样,越来越细的分科,越来越丰富的针具,越来越先进的治法,最后医疗势必也是要交给最专业的医生们来完成。
而随着治疗技术的发展,一百年后我们的针灸技术是否也会像发射火箭一 样,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掌握呢?我想人类的医疗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应该是危险的,我们可能翻越一座座高山之后进入一个死胡同。
于是我开始思考,更早的时候,人类的医疗行为是怎么完成的?它能否给我们带来启示?带着这些疑问,我先试着追溯到《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的年代,补 充了很多的“营养”,但是这并没有使我停驻,而是鼓励我进一步去追问。
于是我索性上溯到更久远的年代,终于有一天,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
原来早期的人类在不会使用工具的时候,很多的医疗都是在无意识中被动完成的。那时的人类只能使用自己的这双手,很多的医疗都是徒手完成的。后来人类会使用火了,于是开始有意识地利用火热来治疗自己的疾病。再后来人类会使用工具了,于是开始使用工具来治疗自己的疾病。再后来的人类学会冶炼技术了,于是锻造出了不同类型的针具为自己治病。
人类似乎走在一个被设计好的程序上,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发展,人类的医疗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医疗观也在发生变化。早期人类的医疗行为还是非常的友善,没有那么多的开膛破肚,没有那么多的鲜血淋漓。
那么又是谁设计了这套程序?是自然!是道!是上帝!于是我开始尝试和他们对话。经历了很多个失落的不眠之夜,我终于在缝隙中看到了几个飘忽不定的光点,于是我带着这些光点找到了来时的路,当我再回到《内经》时代的时候,这些光点照亮了我的针灸理论——广义针灸理论。
从2019年起,我尝试讲述我感悟到的“广义针灸理论”的内容,总结了多篇录音,最后便形成了这本书。
说是总结,不如说是重造,我以浅薄的学识重造了有关的理论内容,进而形成了这本书。
当然这个过程很艰难,甚至经历了多次的放弃,幸运的是,我最后总算完成了这本书,尽管它显得那么的粗糙,这应该是我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了。即便粗糙,我还是想和大家分享它。
遗憾的是,我的这些光点依旧微弱,希望大家能同我一起回到那个中医起源的门前,寻回更多的光点。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兼山闲庭广义针灸串讲》,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扫码或点阅读原文购书)

内容简介
中医传统针灸理论基本以经络、经筋、皮部等为框架,本书回溯《黄帝内经》,通过临床实践总结,以讲稿形式,从“进化论视角”以及“人体本能论视角”,深入浅出地梳理并还原了《黄帝内经》“五体刺”的理论框架。在对中医以及少数民族医学的针具、刺法以及民间疗法进行长期研究后,依据“五体刺”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分类,并列举了数十个临床病案以指导临床。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对中医针灸理论与实践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为针灸学术发展提供助力。本书可供中医针灸专业师生及临床工作者阅读参考。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节选自《兼山闲庭广义针灸串讲》,王鹏著。由中医出版编辑发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小编微信号:congcong-0423,欢迎投稿唠嗑。
● 辨证要抓大方向,万病不出阴阳!
● 新书资讯 | 兼山闲庭广义针灸串讲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出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