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人参汤治疗 2 型糖尿病医案一例
2024/3/31 中医出版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紊乱,以高血糖为共同特点,进而导致多个系统、多个脏器损害的综合征。并可在应激时发生酮症酸中毒,诱发昏迷,危及生命。WHO 根据是否依赖胰岛素把糖尿病分为1型(IDDM)、2型(NIDDM)和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及其他类型。

     我们对糖尿病的认识和治疗,不能忽视李东垣提出的“饮食不节,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的发病因素和病理特点。其治疗法则应在益气养阴的同时,重视调理脾胃。土载万物,运布五津,溉濡四旁,以奉生身。实际上,脾胃的运化及升降过程,就是对进入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后天之本”。

     下面是一例用黄芪人参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病案。

     王某,男,45岁,干部。2005年4月12日初诊。患者自诉患糖尿病两年多,曾在某西医三甲医院确诊,已行胰岛素治疗1年多。每日注射胰岛素36单位(每次12单位,每日3次),并于餐中服二甲双胍0.5g。现空腹血糖波动在 8~10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14~16mmol/L。

     患者既往常在各种应酬中饮酒甚多,恣嗜肥甘。体态丰腴,活动较少。自从医院诊断为糖尿病后,已注意饮食及运动。治疗1年多,血糖仍居高不下,遂求中医治疗。

     刻诊:体态臃肿,面黄不泽,神疲懒言,唇紫乏润,口干苦不欲饮。饥饿时胸腹灼热如炽火,大便时溏,小便清长,舌质红,苔黄微腻,脉濡缓。此气阴两虚,痰湿蕴阻,脾胃升降失司。治当益气养阴,清热除湿,标本兼顾。予东垣黄芪人参汤加减。

     处方:黄芪50g,人参20g,升麻10g,麦冬30g,五味子 15g,苍术10g,白术10g,当归10g,陈皮10g,炙甘草 6g,黄柏10g,黄连10g,葛根20g。

     水煎服,2日1剂。5剂。嘱患者节饮食,禁烟酒,多运动。服中药期间,胰岛素用量递减,每日减少2单位,注意观察血糖变化。

     二诊(2005年4月23日):患者神气渐佳,语言爽朗。诉已遵医嘱服用10天,现胰岛素注射量已减至每日16单位,早晚各8单位。查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 11.5mmol/L。胸腹灼热已减,大便渐实,尿量减少,舌红,苔薄白,脉弦缓。效不更方,仍用黄芪人参汤加减。 前方加黄精、山药、丹参各 20g,水煎服,2日1剂。服5剂。

     三诊(2005年5月8日):胰岛素已停用1周,病情更有好转,胸腹未再有灼热感。西药仍每次餐中嚼服二甲双胍0.5g。测空腹血糖6.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 10.2mmol/L。唇舌红润,脉弦缓。续用东垣黄芪人参汤加减,作丸常服。

     处方:生晒参150g,制黄芪200g,葛根200g,山药 100g,麦冬150g,北五味子100g,当归80g,苍术80g,白术 80g,陈皮(去白)40g,黄连 60g, 丹参 100g,紫河车 200g,枸杞子 100g,三棱(醋炒)80g,莪术(醋炒)80g, 神曲 80g,炙甘草 40g。上药依古法炮制,混合研末,水泛为丸。每次服6g,日3次。忌酒、烟 及辛辣厚味。

     患者服丸药期间,身体偶有其他不适,亦来我处用中药调治。血糖测值多在正常高限。3个月后,再按前方制作水丸1剂。2006年2月3日复查:空腹血糖 5.78mmol/L,甘油三酯1.72mmol/L,胆固醇5.78mmol/L,其余各项指标均已正常,停药。随访2年,血糖稳定在正常高限,未见身体其他异常。

     分析

     本例患者素嗜肥甘而少动,臃肿神疲,劳逸失度,为膏粱之人。口干苦,胸腹灼热如焚,舌红唇紫而干,是阴虚而内热炽盛;但大便溏薄,苔黄微腻,脉濡缓,为内伤脾胃,气阴两虚,湿热蕴阻,升降失司,清浊相逆之候。

     本例虽为内伤脾胃,气阴两虚,但湿热蕴阻,为虚中夹实,升降失司。选用东垣黄芪人参汤加减,意在益气养阴、清热除湿、标本兼顾。方中黄芪、人参为君,补脾益肺,防元气之耗散;麦冬、五味子为臣,清肺敛阴,救津液之消亡。

     佐白术治卑监,苍术平敦阜,二药合用,健脾燥湿益中土。陈皮行气消食,葛根升阳明之清气,黄柏泻相火之妄行,黄连泄心胃之积热,当归养血益脉,甘草益气和中。诸药合用,故能收益气生津、健脾行滞、升清降浊之效。

     二诊时,仍用前方,加山药、黄精助参、芪健脾益气之功,丹参助当归活血益脉之力。三诊时,患者病情已显著好转,遂改用水丸以巩固疗效。水丸中加入紫河车、枸杞子益元补肾填精。三棱、莪术消积化滞,荡血中之浊瘀,此二味对饮食积滞、胸闷胁胀或有脂肪肝者其效甚佳。水泛为丸,意在缓图。

     十余年来,本人常用此方化裁,治疗糖尿病因气阴两虚、湿热蕴阻者,多获良效。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医论医话及疑难重症中医临证思辨录》,本书为预售图书,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扫码或点阅读原文购书)

    

     内容提要

     全书主要分三个部分,即医论医话、方药杂谈及疑难重症验案111例临证思辨录。

     第一、二部分是医论医话及方药杂谈,主要涉及对中医药一些基本理论、治疗方法的认识理解及在实践中的体会、感悟、再认识。书中提出了中医学应是生态医学,正邪共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等医学新识;阐释了中医对肿瘤(癌症)的认识和治疗原则,应是在扶正固本的基础上祛邪(痰、浊、湿、瘀、毒),以维持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稳定(阴阳平衡)和生命的最佳状态(阴平阳秘),其治疗原则为内外兼治、重在调内,病证结合、重在辨证,标本兼及、重在固本,扶正祛邪、重在平衡,延续生命。探讨了仲景学说及历代一些名家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如研究《伤寒论》中辨证施治及病证结合的治疗方法;探讨刘河间的玄府理论及其在临床的运用;探讨李东垣脾胃论思想及其在临床的运用,如对内分泌及新陈代谢性疾病、眩晕、失眠、肠易激综合征及五官科疾病等的治疗运用,并对其“阴火”学说做了新的诠释;论郁病一文,是根据朱丹溪“百病多生于郁”的观点,提出了郁病的治疗应根据其病因、病机、病位的不同,而采取与肝、心、脾等脏腑相联系的不同治疗方法。对一些疑难性疾病,运用中医的优势,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如中医对肿瘤(癌症)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对扩张型心肌病的分期辨证施治;对心身疾病、神经精神性疾病等,采取按脏腑分类的证治方法;对小儿抽动症按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辨证分型;百日咳从胆论治,玻璃体混浊的五型辨证施治,中医保健的特色和优势等,都从理论和实践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对中药的毒性和不良反应也做了较为全面的客观论述,认为严格的中药质量控制和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环节。这部分还对中、西医的优势做了较为客观的分析比较,认为中、西医各有特色,可以优势互补并探索中西医结合的途径。

     第三部分是疑难重症临证思辨录,详载医案111例。从古至今,中医因其整体观念的认识论、辨证施治的方法论及其所处环境条件的客观性,凡中医执业者,除少数为专科者外,大多为全科医生。本人从事中医临床已逾半个世纪,不少病家来此就诊,已历三代。病者万千,病种繁多,内、外、妇、儿、肿瘤及五官各科,无不涉及,其中不乏能够反映中医特殊疗效的典型案例。耄耋之年,始将这些年来的临证记录及治疗感悟详加整理,遴选其具有代表性、范例性,较能反映中医特色和优势的案例(包括已陆续在有关医学期刊报道及本人专著中涉及的案例),编纂汇集,供业内人士临床、教学及学术研究时参考。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张玉龙,由中医出版编辑发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微信号:congcong-0423,欢迎投稿唠嗑。

    

    ● 小姑娘鞋跟的内侧磨损厉害,竟然是妇科病?!

     ● 亚健康状态都服用哪几种膏方?这篇文章讲透了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出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