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种足部透刺法,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2024/4/1 中医出版

    

     本文摘自《橘井针要》一书,作者王寅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原主任,本书为其行医四十余年的针灸临床与学习教学所得。本文主要介绍作者在足部是如何运用透刺法的。

     透刺法并非通常理解的以较长针具一针刺两穴那么简单,在肌肉较薄的四肢末端,长针难有施展的条件。我的经验是,根据穴位所处的部位选取适宜的针具,采用适当的操作手法。

     太冲透涌泉疗中风

     以中风患者为例,多表现为足大趾背伸、外展及跖屈功能失常。我通常首选太冲穴,此穴临近足大趾、二趾(经穴所在主治所及),为肝经的输穴和原穴,肝主筋,以疏泄条达为宜。足趾挛缩活动不利,疏肝理筋为治疗大法。选用1.5~2寸毫针,针身与皮肤呈30~45°夹角,针尖朝向大趾、次趾相交的尽端,右手持针快速将针刺入,轻揉捻转针柄,使针身缓慢均匀到达腧穴深层。左手中指放置在足底涌泉穴上,当感到有明显针尖顶触感时停止进针,做提插捻转手法,使医患同时出现较强的“得气”感,然后行缓进疾提的“泻”法数次。

     经此刺激,原本拘挛的大趾可在不知不觉中舒展开来,僵硬的足掌放松下来。一般恢复期患者可每周治疗2~3 次。肝为阴尽阳生之脏,疏泄过度,反易成为“无水之木”。

     故在针刺泻太冲穴后应改用补法,滋水以涵木,即于针刺至涌泉穴时行疾刺缓提的补法,同时捻转针柄,反复数次,令患者足掌有温暖舒适之感,大趾及其余四趾力量均有所增强,留针20~30分钟。继而在其余足趾间以1~1.5 寸毫针各刺入一针,行提插捻转手法,以患足局部出现酸胀为度,留针20~30分钟后出针,出针后按揉针刺穴位。通常在针刺治疗 1 个月后需停止治疗2周左右,针灸治疗的同时要结合肢体功能的锻炼。

     太白透涌泉

     (2)

     太白为脾经之输穴、原穴,在第一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主要治疗脾胃失调、胃肠不和、腹痛肠鸣、体重节痛之症。肢体功能障碍,半身不遂,足掌、足趾僵硬活动不利可选用本穴治疗。患者仰卧位或侧卧位,针前可先按揉患足掌部、背部及趾间,使患足经脉气血运行,然后选1.5 ~2寸毫针,以左手中指垫于涌泉穴处,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持针向涌泉穴方向刺入,当针下出现沉、紧、涩感,同时垫于涌泉穴之手中指有针尖刺动感时,患者可感觉足部、足掌有酸胀感,此时轻柔提插、捻转针柄,速度在每分钟160次左右,逐渐增加得气感,留针20~30分钟,期间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

     出针后,再次按揉足掌、足趾,并令患者自行活动足趾、足踝。可酌情让其下地站立及行走锻炼。患者站立时亦可嘱其以足掌踩踏墙体、踢脚砖或路边石,坐位时练习以足掌交替打拍子。太白透涌泉亦为先后天之气交融之法,太白穴为脾之经气、原气汇聚生发之所,涌泉为肾之经气升发之所,先后天之经气在针刺的引导下相互融合、相互沟通,可有效促进两经经脉气血的运行,促进患肢康复。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橘井针要》,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扫码或点阅读原文购书)

    

     内容简介

     王寅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原主任,本书为其行医四十余年的针灸临床与学习教学所得。全书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医路历程”,记载了作者的真实经历与成长过程,包括十年“文革”历练、唐山大地震、抗击“非典”,既学西医又学中医等;第二章“针法一得”,总结了作者从事中医针灸四十余年的经验。从针刺手法、透刺法、穴位配伍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第三章“以案说理”,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15个典型病例,从理、法、方、穴、术多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对针灸治疗疾病的机理进行了诠释;第四章“杏林感悟”,展示了广安门医院前辈的博大胸怀、厚重学识和大医精神,同时记录了作者对临床工作中“琐事”的处理以及对中医传承创新的个人看法。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王寅,由中医出版编辑发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微信号:congcong-0423,欢迎投稿唠嗑。

    

    ● 新书资讯 | 中医儿科临床六经辨治手册

     ● 亚健康状态都服用哪几种膏方?这篇文章讲透了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出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