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2020/3/5 9:10:34 中医梦想汇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时间点在每年公历3月5-6日之间,即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在二十四节气里,最有气势的,当属惊蛰。宋代诗人张元幹在《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写道:"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惊蛰之"惊",源于雷。民间谚语说"春雷一响,惊醒万物",雷动而物惊,既形象,又生动。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但此时国内只有长江以南的地区,惊蛰前后才会出现春雷。北方大部分地方,一般是要到清明,才能听到真正的雷声。
惊蛰二月节
唐代·元稹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在这十五天里,由于气温回暖,桃花纷纷绽放,绿树抽条,黄鹂站立在树梢上鸣叫,鹰化为鸠(古人认为鹰会在惊蛰时化为布谷)。

从惊蛰之日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春耕季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起来",不管是听到春雷的地方还是没有听到春雷的地方,农民都开始忙活起备耕、春耕、春播。所以这个时候在农村会是一片"春日农家闲不住,赶马牵牛耕作忙"的景象。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时却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从饮食方面来看,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等。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其意是,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散步缓行,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鲜空气,舒展阳气,以顺应春阳萌生的自然规律,使自己的精神愉悦,同时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身体健康。
相关链接:
大寒却暖雪晴天大地阳和暖气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招聘 | 全职 · 学术编辑
招聘 | 兼职 · 学术编辑
招聘 | 兼职 · 运营人员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梦想汇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