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奉五:临床使用柴胡的一些体会
2014/4/28 中医书友会

     作者/刘奉五 ⊙ 编辑/吕嘉荣

     编者按:刘奉五老先生是妇科大家,他治疗妇科病不局限于妇科方,从本文应用柴胡的经验分析即可看出端倪,此文篇幅较长,初读似觉枯燥,若能耐心品读,反复揣摩,必有受益。

     作者简介:刘奉五(1911~1977年),男,北京市人,北京中医医院妇科专家。师承韩一斋。早年曾在北平国医学院授课。精通中医妇科,以肝、脾、肾三脏作为治疗妇科病的中心,强调冲任二脉的功能。刘老擅长治妇科疑难重症,对产后感染高热尤有经验,有遗著《刘奉五妇科经验》一书。

     临床使用柴胡的一些体会

     柴胡,性味苦平,入肝胆二经,功能和解退热,舒肝解郁,升举阳气。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是有的人惧其“升散”之弊,弃而不用,或过于慎重,想用又不敢用。我在临床上同样也经历过这些矛盾的心理状态,主要是没有掌握好柴胡的功用特点,以及其应用范围、配伍、用量等等。

     妇科病气血为患者居多,使用柴胡的机会也多,初步体会到所谓柴胡有“升散”之弊,也是其升发作用特点的有效作用,关键在于如何掌握好适应症和用量。

     由于其味辛性平,能够升发疏散,枢转少阳之机,祛邪外出,故能和解退热。由于它能升发阳气,条达气机,故能舒肝解郁,疏气调经,且有间接益气之效,和畅透达,疏通经络气血,和调津液,无汗能发,有汗能敛。由于它能升发疏调,不但升阳益胃,助运举中且能升散中焦湿阻,化湿而为津液,故能止带。

     柴胡本为气分药,入气分能疏气解郁,以气治血,即通过调气而治血分病。因其又入足厥阴肝经,肝为血脏,故又能入血分,行血中之气,由于配伍不同,不但能祛散血中之寒,又能推动血中之郁热,使之透达外解。可见其用途之广非同一般,正如《本草从新》中说,柴胡能“宣畅气血,散结调经,······治伤寒邪热,痰热结实,心下烦热,诸疟寒热,头眩呕吐,目赤胸痞胁痛,口苦耳聋”等等。

     关于柴胡的用量:若用于祛邪解热,二至四钱即可。若用于解郁升阳,一钱至一钱半足矣,旨在取其药性,引药入经。若用量过大,未必适当。

     关于柴胡的配伍及临床应用:试从以下几个方而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和解退热方面

     柴胡所以能退热,是因为其味辛,功能辛散疏解。因其性平,所以由于配伍不同,所解之热范围也以少阳经热为主,以柴胡为主而用于解热方面的方剂举例如下:

     小柴胡汤:(柴胡、黄芩、生姜、半夏、人参、甘草、大枣)是张仲景《伤寒论》中治疗少阳伤寒的主方。少阳为阳之初生,“少阳为枢”即为枢转之意。少阳经络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半表半里,是枢转经络,可内可外的经络。少阳主胆与三焦,三焦主气所生病,若气血虚弱,腠理疏松,当伤寒病邪入侵,离于太阳居于少阳,致使少阳经络枢转失利,既不能外达也难于入内,病邪稽留于少阳。

     临床所见的少阳证,并不都是像《伤寒论》所说的“伤寒一日正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那样规律和典型。外邪侵入,正邪相搏,结于胁下,主要热型为寒热往来,伴发的症状为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等。

     所以柴胡为主药,和解少阳,升阳达表,引邪外出,起到枢转的作用;配人参扶正以托邪外出;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故《仿寒论》中谓:“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可见服用小柴胡汤后,得汗病解,并不是由于柴胡的发汗作用,而是由于“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之故,所以说小柴胡汤为和解退热之剂,不能做为汗剂而论。

     大柴胡汤:(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是由小柴胡汤和小承气汤合方加减而成,主治少阳、阳明同病。其功用外解少阳,内泄热结。《伤寒论》中说“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说明不但小柴胡汤证具备,而且热结在里,必有大便不通,舌苔干燥,渴欲饮冷,属于少阳、阳明同病。从临床上看有里热不一定仅仅是胃肠燥结,只要有里热的征象,就可以用大柴胡汤。从其组成来看,实为小柴胡汤去人参(有里热嫌其补气助热)、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而成。方中大黄、枳实泄里清热,使里热从内解,柴胡在此仍为枢转少阳之机,使热从外解,小承气泻里,表里双解。

     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芍药、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伤寒论》里用于“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症未去者”。本证型属于太阳、少阳同病,方中柴胡发散少阳,桂枝开太阳,以调和营卫。

     柴葛解肌汤:(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生石膏、生姜、大枣)治疗少阳证兼阳明证。以葛根,解肌清热走阳明之表,在此基础上,柴胡可充分发挥其疏解作用,使之托邪外出。太阳之表在皮毛,阳明之表在肌腠,生石膏是通过清热生津,而解肌腠之热;柴胡、葛根合用则升散透达;柴胡、生石膏相伍则疏解清热。

     以上二方为治疗太阳、少阳同病和少阳阳明同病的方剂,柴胡在此能起到轻宣疏解的作用。但是没有桂枝调和营卫,外邪也难从太阳透达;没有葛根解肌,疏通外邪,柴胡也毫无用武之地;没有生石膏清气解肌,里热也难消,所以必须配伍得当才能发挥柴胡的作用。

     荆防败毒散(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荆芥、防风、桔梗、川芎、甘草)是由人参败毒散去人参加荆芥、防风而组成。临床多用于恶寒发热,咳嗽等外感表寒证。荊芥、防风本为辛温解表剂,可以驱邪外出。若佐以柴胡之升散,可以加强荆芥、防风托邪外出的作用。荆芥散太阳之表,防风祛阳明之表,柴胡和解少阳之邪。太阳、阳明、少阳三者合解,辛散而不助热,散寒而不伤正。

     四逆散(柴胡、枳壳、甘草、芍药)中也有柴胡,主治热厥。因为传经的热邪陷里,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四肢,故而四肢发凉。本是热邪为患,而临床表现为四肢厥逆,为其假象。其中柴胡功用是和解少阳,枢转气化之机,使郁热可以透达。柴胡与枳壳配伍可以升清降浊,疏肝理脾。少阳得以枢转,肝脾自调,则郁热透达热厥自愈。本方虽出于少阴病篇,但是实际上使用于少阳、阳明之药。

     升阳散火汤(李东垣方:柴胡、升麻、葛根、羌活、防风、独活、人参、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是治疗火郁的方剂。内经中曾有“壮火食气,气食少火”之说。对于壮火可以用苦寒清热直折。对于少火,因其发生多在肝、胆二经,肝气有余即能生火。少火郁积于内不能散发,故而出现目赤、头痛、口苦等郁热之证。

     这种火不能苦寒直折,所以,用柴胡疏肝散火为主药;羌活、防风散发太阳之火,升麻、葛根升发阳明之火;独活散发少阴之火;加用人参、甘草补中以泻火,白芍泄肝而抑脾,散中有补,发中有收,使郁火得以发散,气足得以蚀火,则火郁自解。这是以热治热,从治之法的典型方例。实热证忌用。

     从以上所举的方剂来看,柴胡主要是疏解少阳之热。但是经过配伍,例如:柴胡与黄芩、人参,柴胡与大黄,柴胡与葛根,柴胡与桂枝,柴胡与荆芥、防风,可以疏解少阳与阳明,少阳与太阳,起至三阳合病所引起的外感发热。因此使用的范围也就比较广泛了。另外,四逆散与升阳散火汤中的柴胡是通过疏解透达,将陷里的热邪、内郁的阳气,或气郁所化之火,升散出来,以解其热厥或火郁,也是柴胡解热作用的一个方面。从临床上,四逆散所治的热厥证,热势较火郁证为盛。具体运用时应当掌握好适应证方能奏效。

     二、舒气调经作用方面

     月经病多因肝、脾、肾功能失调或气血、冲任失调所致。而且多由情志抑郁,疲劳过度,房事不节而诱发,柴胡具有疏肝调气的作用。既是气分药,又能入血分而行血中之气。在气分能调血,在血分又能调气。因此可以疏气而治血病,所以在调理月经时,多以柴胡配伍而组方。常用的方剂如下:

     小柴胡汤:《伤寒论》中讲“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说明热入血室,血结于内,必以柴胡和血散结而调经。从临床上看小柴胡汤不仅能治疗热入血室之血结,而且还可用于治疗热入血室之崩漏。只要具有小柴胡汤证,或“但见一症”即可应用,当然也要随症而加减。因为柴胡可以疏解少阳胆经之热,肝胆又相表里,厥阴之脉络阴器,柴胡可以将血室之热通过厥阴经脉从少阳而排出,热去则崩漏自止。

     柴芩四物汤:此方以当归、白芍、川芎、生地养血和血;黄芩清热安冲,柴胡舒肝解郁调经。本方加减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属于血热者。

     定经汤:(柴胡、荆芥穗、当归、熟地、白芍、菟丝子、山药、茯苓)是沿疗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引起的月经先后不定期的常用方剂。方中柴胡、荆芥穗舒肝调气,升阳除湿,散肝经之郁结为本方的主要药。熟地、白芍、当归养血柔肝;山药、茯苓健脾除湿,脾运功能正常则气血生化有源,菟丝子、熟地、山药补肾,肾气足、冲任固,月经自调。

     得生丹:(当归、白芍、川芎、枳壳、柴胡、木香、羌活、益母草)是养血理气,舒郁调经的常用方剂。柴胡在此方中仍以疏肝解郁,条达气机为主,羌活能解郁尚能活血,枳壳、木香协助柴胡开脾气行郁结,当归、白芍、川芎、益母草养血活血,以气治血而调经,柴胡起到调理气机的作用。

     三、舒肝解郁作用方面

     舒肝解郁的作用与前述功能相似,郁结多为气滞所致。引起气滞的原因很多,寒热失调、情志抑郁,忧思过度或痰饮湿浊等均可引起气滞郁结。妇科常见者,为肝气郁滞和脾胃气滞。柴胡能够顺其条达之性,发其郁遏之气,既能舒肝又能和脾而解郁结。常用的方剂如:

     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生姜、薄荷)为舒肝解郁的主方,其中柴胡入肝胆二经,既入气分又入血分,能行气活血,不但治肝也能和脾。所以多用于治疗肝胃郁结为患诸证。本方是由小柴胡汤加减变化来。小柴胡汤是针对少阳伤寒兼见肝胃不和证候;逍遥散证也见有肝胃不和的证候,这些证候是由于肝郁不舒,影响到脾的功能,用逍遥散的目的不是疏表而是以柴胡舒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和肝,白术、茯苓、甘草健脾和胃,薄荷协助柴胡升散醒脾和胃。

     四、升阳益气作用方面

     人体的气血、阴阳相互依存,阳虚者必见气虚,气虚者多见阳虚。气虚、阳虚多为机体气化功能不足,所以在补气时常配合升阳的药物,以促进气化作用,使之更好地发挥补气的功能。而柴胡则具有升阳益气的作用,这种协同作用是以补气药为主,柴胡升阳为辅,常用的方剂如:

     补中益气汤:(黄芪、甘草、人参、当归、陈皮、白术、升麻、柴胡)。脾主中州,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无力,大便泄泻。因为脾胃为营卫气血化生之源,若因饮食、劳倦伤及脾胃,则气血生化无源,脾气不升则清阳下陷。由于柴胡具升发阳气的作用,与升麻同伍可以升益阳气。协助人参、白术、生黄芪、甘草升阳补中益气,但用量宜小。

     升阳益胃汤:(黄芪、人参、半夏、炙甘草、羌活、独活、防风、白芍、陈皮、白术、茯苓、泽泻、柴胡、黄连)本方具升腾阳气,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所以称为升阳益胃汤。由于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水谷精微不能上输,所以用黄芪、白术、人参、茯苓等益气健脾;柴胡升举阳气,增强益气之功。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容易停湿,故以茯苓、泽泻健脾利湿;防风、羌活、升发胃阳而除湿。柴胡在此不但能升阳,且能散湿,以达到调理脾胃的作用。

     五、升散除湿作用方面

     湿为阴邪,重浊粘腻。外湿多侵犯肌表、经络而为病。内湿则以脏腑功能失调为主症。外湿重者可影响内脏,内湿重者也可以涉及肌表。湿邪为病有在内、在外、在上、在下、热化、寒化之别。湿邪在上、在外者,宜宣解而散之,在下、在内者,宜健脾行水以利之。正如《素问》中所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下者引而竭之”。由于脾虚易生湿,肾虚易水泛,肺气不宣则通调失司,膀胱不利则小便不通,三焦气化受阻则决渎无权,所以治湿必须针对其病理实质相应处评。柴胡具升散除湿的作用,升腾脾胃之阳气,使之运化正常,将湿邪化为阳气,转为津液、阻拦湿邪不致下注为患。在妇科的带下病中,常以柴胡配伍而组方,例如:

     完带汤:(白术、山药、茯苓、党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柴胡、荆芥穗)是治疗白带的重要方剂。方中以苍术、白术健脾燥湿为主;党参益气健脾助运化湿,茯苓、山药健脾利湿。加用柴胡、荆芥穂以升阳散湿,湿散则除带作用加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柴胡一药,在临床上的用途是很广泛的。特别是在妇科使用的机会更多,只要掌握好它的药性、配伍、剂量和适应症,使用得当不难奏效。柴胡有升散之弊,如果变弊为利,必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本文摘自《刘奉五妇科经验》,由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特约编辑吕嘉荣编校整理。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医书友会第242期

    如果您想收到中医书友会每天推送的精彩内容,请点右上角按钮:查看官方帐号-关注,或者搜索微信号zhongyishuyou。欢迎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您的每次转发,都是对我们的肯定和支持。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