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之基在习文
2015/7/3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658期

    

     作者/韩百灵⊙ 编辑/张亚娟 ⊙ 校对/麦子、居业

     导读:学中医,不可不读古人书。古人书,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没有文字的基本功,没有古典文学的基础,恐怕是难以解其义的。韩老虚怀若谷,称自己并无多少成功经验可谈,几十年的临证都归功于坚实的文学知识基础,可见一斑。看来我们还是应该和韩老学习,啃一啃“硬骨头”啊!

     医之基在习文

     余跻身医林,已五十佘载,时而回首,却无多少成功之经验可谈。但在曲径多歧、碰壁受挫之后,也常得到启发,而有所得。余之学医,是以攻读四书五经开始,然后精研《内经》《难经》而涉猎百家言,从源到流。余之学医经历,可概括为“少年立下终身志,勤学好问得真知,博览群书专若一,精通谦虚访良师。”

     纵观古今一切自然科学领域,很少有一门学科像中医学那样与文字关系那么密切,古人早就认识到“医家奥旨,非儒不能明。”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不读庄老,不能认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府生。至于五行休王,七曜天文,并须深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而尽善尽美者矣。”《外科正宗》的作者陈实功更明确指出:“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理。”

     袓国医药的巨大成果,除一部分掌握在老年中医手中外,绝大部分都记载在中医的文献典籍中,这些书籍都是前人用各个不同时期的语言文字记录下来的,成书年代愈远,语言文字就愈古奥艰深。医学文献更是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内经》、《难经》成书年代早,而且将古代文字、政治、天文、地理知识均包括在内,只有了解当时的政治、文化等背景,才能理解其原义,运用其理论,得心应手。

     余精读四书五经,攻读了《灵枢》、《素问》、《难经》等原著几十载,明天地人纪,而发现其专泥医论之弊,缺少方药之论。《内经》后面几篇关于五运六气的理论,没有文字的基本功,没有古典文学的基础,是难以解其义的。《内经·灵兰秘典论》中,用当时政治制度的十二种官职,形象地说明人体十二脏腑的主要功能和它们在统一领导下分工合作的整体系统。这样的例子,在经典著作中是很多的。如果缺少文学某些础知识,不了解关于古代政治、天文、地理等有关书籍的内容,那么就不能或者不完全能掌握中医学的理论。

     所以,通过几十年的临证,深感医之基在于熟通文学知识,有了坚实的文学知识基础,就可以敲开医学理论之大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本文摘自《北方医话》,由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