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针灸铜人背后的中医
2016/7/13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1028期

    

    

     触摸针灸铜人背后的中医

     作者/瓦力

    

     图片摘自电影《天下第一针》

     “我要休了你!回娘家。”

     在收到老婆的最后通牒之前,这个男人刚丢了公职,没了家产,花费了所有精力和时间……换来的,只有一堆废铜和仍在燃烧的炉火。但这,还不是最后一根稻草。他被随后赶来的差人抓进监狱。

     当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关注他时,面对用来供述罪状的粗纸,在他笔端写下的却是一张张人体经络腧穴图。此时,是非、冤屈,甚至生死都不再重要。

     这个男人叫王惟一,通过《天下第一针》这部电影,踏破千年岁月,走到我面前。

     我要铸针灸铜人

     古人崇尚青铜器,一为陈设,二为盛纳。当权者喜用青铜器“和五味”以“示和”,也就是用它们吃吃饭就维护了统治,显示了权威。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当小字辈的王惟一要铸造两尊真人大小的针灸铜人时,会受到长官和同道的一致“鄙视”:这小子太狂妄了!

     王惟一真的很狂吗?没争过名没逐过利,普通医官一枚,甚至称得上是个“呆瓜”;翰林医官院的领导评价他:“年愈四十而不知进退,可悲可悲。”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认为,宋代以前的经络图谱粗糙难辨,文字含糊,莫衷一是,如此下去害人不浅。

     于是,才有了一次次筹钱购买精铜,一次次点燃熔炉……在一次次失败中朝着“规范古今”的梦想前行。

     或是上天眷顾,北宋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十月,在皇帝的支持下两座针灸铜人终于铸造成功。铜人可以前后打开,体内刻有五脏六腑与经络相应;灌水后,针刺穴位还可出水;与之相应的还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

     铜人岁月亦沧桑

     铜人铸成之后,万人敬仰。一座留在医官院用来教学,一座被放在大相国寺里供百姓瞻仰。传说这一放就是上百年,直到靖康之乱,铜人被掠走……

     宋之后,历代统治者都把铜人当做国宝。元代忽必烈曾广招天下能工巧匠修复天圣铜人,“新像修成,关鬲脉络皆备,金工叹其精巧,莫不愧服。”明英宗正统八年(1443年),因铜像昏暗难辨,皇帝下令重铸铜人模型,但宋铸铜人也就下落不明了。明末李自成起义后,存放在京师太医院中的明正统铜人的头部被损伤,一直到清朝顺治年间才重新修复。但此后,等待铜人的却是八国联军烧进北京的战火。

     其实除了以上铜人,清乾隆年间,还铸造了九座小型的针灸铜人,用以表彰吴谦等九位医官著《医宗金鉴》。后来这些铜人只剩下一座,在抗日战争时期,经上海名医丁济民出资抢救,一路历尽艰难,而今收藏在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中。

     铜人,似乎和它的缔造者一样,注定要历经坎坷,备受磨难,但初心不改,一切只为将正确的中医理论传播下去。

     触摸铜人背后的厚重

     中医和铜人一样,在千年的传承中饱受打击,历经战火,却广为传播。今天虽是和平年代,但西方文明的冲击却前所未有。王惟一用楷定古今的心力,传给我们的火种,能被我们好好传播下去吗?此时,更需要中医人内心的坚守,如针灸铜人般,拥有坚强的臂膀,细密的心思和穿越千年的目光。

     笔者始终难忘宋仁宗谈到针灸铜人时说过的一句话:“古经训诂至精,学者执封多失,传心岂如会目,著辞不若案形。”如何破解理论晦涩,教育脱离临床弊端,寻求有效实际的传承方式,一直是中医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此刻,那熔炉之火,似乎还在隐现着点点红光。而我,也透过针灸铜人,触摸到了王惟一坚实的手掌。

     由灵兰中医和汲古山房联合出品,具有独家专利的仿古针灸铜人正在团购,如果您也期待拥有,请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详情。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