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 | 我是中医青年
2017/5/4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1324期

    

    

     我是中医青年

     作者/库喜龙

     我是河南中医药大学2013级研究生,1990年出生,也算是90后了。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收到邀请,让写篇文章,自己也毕业一年,以此为志吧。

     如果总结我的学医、行医历程,那就是“枯燥但却有味”。

     用经典筑基,我可以完整背诵《伤寒杂病论》

     大三时,在我按部就班地学习了中基、中诊、中药、方剂等课程后,我对中医的兴趣日渐浓厚,便开始在课外阅读一些名老中医的著作,并尝试去临床跟师。通过阅读《名老中医之路》(编者按:作者告诉我,他对这本书的熟悉程度,可以做到随便翻到一页,他就可以知道是哪位前辈的故事)等书和临床跟师,我发现一件事,那就是无一例外的,中医临床大家都非常重视中医经典,特别是《伤寒杂病论》。

     当时就下定决心要把《伤寒杂病论》学好。大三暑假,自己没有回家,而是在学校附属医院附近,和一个同学一块租了一间十几平米的小房子,顶楼,酷热难忍,整栋楼的人公用一个水龙头和卫生间,除了睡觉的床之外几乎无下脚的地方。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去学校植物园背诵《伤寒杂病论》,简单吃过早饭之后,上午跟随老师在中医门诊跟诊学习,下午去中药房学习认识和鉴别中药饮片。

     在背诵《伤寒杂病论》忘了就背,背了会忘,那就继续背,就这样日复一日背诵着。其中甘苦,阅者自当会心。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我把《伤寒论》、《金匮要略》完整的背诵了下来,30分钟可以把《伤寒论》从第一条背到第三百九十八条。

     我自己仅仅是中人之资,生而知之不要想了,先用笨方法学。图书馆的中医藏书千千万,一本一本的看,一辈子恐怕也看不完,索性从经典开始。老师告诉我,只有熟练的背诵原文,在反复的诵读中去体悟,才能不被各式各样的讲解和注释所误导或者束缚,也才有机会最大限度的接近仲景的原意,接近经典的原意。学而思方生悟,如果不下苦功研读经典,仅仅是闭门造车、自说自话,这不叫悟,只能叫瞎想。学习中医,如果仅仅学到的是什么方治疗什么病,哪些病有哪些特效中药,仅仅落得了学医的下乘。我希望学到的,是通过经典来传承中医的思维,学习一种方法,学习辨证的思维模式。只有这样,将来毕业了,自己走上临床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小试牛刀,我成了班里的小大夫

     大四,一天晚上,同学丁某找我,说感冒了,鼻涕流个不停,非常难受。我建议他吃点中药,同学却回答:我想了一个晚上,就想起了一味药,苍耳子,要不,你给我看看吧。

     于是我就尝试着开始把脉,脉象柔软,这不就是缓脉吗?又问,口渴不渴?回答说不渴,就是出汗多,鼻涕特别多。当时一想,这不就是《伤寒论》中桂枝汤的表现吗:汗出、脉缓,于是处方:桂枝15克,生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六片,大枣六个切开为引。两副。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经得起反复的实践来证明。结果开了两副药,同学吃了第一副的头煎,病就完全好了。当时我的心中,真是无比的喜悦,从此更加坚定了学习的决心。

     从此,我成了班里的小大夫,开始慢慢给同学们开中药治疗一些感冒发烧等常见病。等读了研究生,断断续续的病人就多了起来,很多人开着车跑到学校宿舍找我把脉。

     研究生时回乡行医,在基层检验所学

     2013年,我以380分的成绩考入了河南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伤寒论专业,按照这个成绩,全国各地的中医院校的很多专业基本上都能被录取,可我仍然遵循自己原来的目标,继续学习经典,研读经典,所以仍然报考的是伤寒论专业。

     2015年7月初,研二暑假,因自己已经考取并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决定回家乡一段时间,以检验最近这段时间学习的效果。我的家乡就在医圣故里南阳的一个村子里,离镇上大概有两公里,村里有一千多口人。

     刚开始在家的那几星期,看了十五个病人,都是疑难杂症:膝关节滑膜炎、脑梗后遗症、反复发作的气管炎、帕金森……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心态:没有病人时着急,开过药之后忐忑,一听到病人电话就紧张。做医生确实不易,但做纯中医更难,我能做到的,惟有用心去治每一个病人,问心无愧。

     为什么我愿意到家乡到农村去行医?因为我认为农村病人病情复杂,经济条件差,且缺医少药,既可以充分地锻炼自己的中医水平,又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来做些事情。

     自己以前动手能力非常差,到家后发现农村疼痛病人和脑血管病病人很多,就自己边摸索边学习,把针灸给重新学了起来。又跟其他的民间中医学习毫火针、火针的操作,并慢慢掌握了其要领。

     处方遣药方面,我力争精准,力争用经方原方,或小方,努力拓宽经方的运用范围。平时仅仅在教科书上学到的,仅仅考试时候有点印象的处方一个个被我利用了起来,栀子豉汤、小半夏汤、茯苓杏仁甘草汤、白通汤等等。虽然没有百发百中,但比以前对这些方的认识深入了很多。

     刚开始回去时病人很少,偶然来几个也是询问而已,我清楚的记得有一次几个病人跑到诊室,一看是个年轻人,掉头就走;我还记得一个病人因为对我不了解且不信任,一次只让我给她开一副药;我还记得一个病人轻蔑地伸出胳膊说:来来来,你不是会把脉吗?……当时父母建议我也尝试着开西药、打针输液,但我觉得既然学的是中医,就应该把中医干好,中医当然可以学西医,但千万不能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因此,我坚持走纯中医的道路,就这样,病人从0到1,一个一个的多了起来,我真切地认识到中医在基层可大有所为,在这个暑假之后,我坚持每周周六周日回家坐诊,几个月后,周末一天半的门诊量增加到了百十多个病人,至今坚持将近两年。

     在家乡行医的这段时间,收获了很多感动、感触、感悟:

     一个病人,费了好大的力气从家里带来的人参的种子,要送给我,说谁他都不给就给我——虽然我也判断不出来那到底是不是人参;

     一对老夫妇,老太太腰腿痛治好了之后,把他们珍藏的佛手瓜(一种蔬菜)送给了我;

     一个年轻人,因为疾病,花光所有积蓄,靠低保度日;

     一些病人,宁愿去买电视里面广告的昂贵的保健品,而不愿花费很少吃中药来调理调理身体;

     一个老太太,高速出车祸,成植物人,我每周出诊针灸一次,坚持半年,却仍然一点效果没有;

     一个严重骨质疏松,全身多处骨折、并且还有风湿性心脏病,长年卧床不起的女病人,坚持治疗一年,现在可以在自己家的五金门市部里面卖东西了……

     这段时间,见证了中医的神奇疗效;也发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对于很多疾病的无力感时刻警醒着我精进;这段时间,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也体会到了很多人与人之间感应的烦恼。

     我觉得,我还年轻,这段经历是我一生中千金难买的财富。

     就像武侠小说里面一样,只有真正的走进江湖,才能成为大侠。但走进江湖之前,是无数日日夜夜的勤学苦练。中医也是一样,半日临证,半日读书,潜心体悟。在学-用-学之间反复探索。

     临近毕业的拷问,我选择让自己发光

     当时临近毕业,看见自己的同学一个个进医院,找到了合适的工作,留在大城市,开始了自己稳定有保障的生活。自己也会焦虑,也会迷茫。

     但我反复拷问自己——我是需要一个响亮的医院的名头,一个旱涝保收的“铁饭碗”?还是想做一个真正的中医,一个能拍着胸口说自己是中医里的铁杆中医。

     现在,我想通了。

     如果没有平台,那就把自己做成平台。如果借助不到光,那就让自己发光。

     生无济世才,守拙心自安。我自有故步,无须羡邯郸。

     所谓的“铁饭碗”,并不是守定一个岗位、职位,过着衣食无忧、旱涝保收的日子。真正的“铁饭碗”,是有自己的真才实学,真“材”实料,无论在任何环境,任何地方,都能发挥自己的价值,同时又能让自己过上满意的生活。

     为道不孤,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这几年的时间里,我认识了很多的中医青年:

     一对南阳的青年夫妇宋某、李某,毕业以后在医院附属药房坐诊,天天人满;

     一个青年杨某,在烟台某医院的针灸科,照样望闻问切,看病得提前预约;

     一个青年王某,在北京读研究生,找他看病的全国各地的都有;

     一个青年张某,内蒙古人,除医术好之外,还精通中药制剂,各种丸散膏丹,娴熟专业,却没有拿来开培训班挣钱,而是毫无保留的告诉给中医同道……

     一群青年,他们是蔡仲逊、王超、张亚娟、瓦力……他们挚爱中医,搭起平台,以书会友,文以载道。至今天为止,已经坚持了1324期,他们对中医的爱已经超过了1314。

     …… ……

     有青年中医若此,于道为不孤,虽未见却如故人。

     他们境遇不同,却仍在坚守;分科各异,却同为中医;散在全国,却人同此心;潜龙勿用,但终有一日将飞龙在天。

     我至今记得恩师臧云彩曾经说给我的一句话:一个人如何才能成长,就像《周易》中的乾卦一样,爻辞中的龙,能潜于深水,能出现于田野,能跳跃在深渊,又能飞舞在天,但若没有在深渊之中沉潜自己,磨练自己,深入冷静的审视,谈何有所作为?

     我更愿意让自己静下来,病人多时稳重静心,病人少时抓紧时间研读经典,磨练自己。

     同时,抽出时间出去学习学习,拜访一些老师,带着问题去学习。

     希望认识更多挚爱中医的同道,希望同道之间,多歧为贵,不取苟同;有言无隐,和气可亲。

     希望吾辈青年中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发皇古义,融会新知。

     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中医,热爱中医,让中医经典进入百姓之家。

     也希望自己以及更多中医的坚守者们能够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

     “愿(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们)便是唯一的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更何况现在是遍地春光!

     库喜龙

     丁酉年五月于郑州

     我是中医青年

     作者/韩琦

     正值五四青年节,身为万千中医青年中的一员,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学习中医遇到的问题以及我的认识,希望与大家有所共鸣。

     与医结缘,遁入医门

     我九零年生人,自小体弱多病,比起同龄人,发育较为迟缓,几乎每月都会外感发热,而每次治疗都是输液解决,听母亲说小时候还惊风过几次,因为生病没少折腾家人。后来,经人推荐去找村里一位中医调理,我管他喊方爷爷,印象中老人那会有70左右,一间简陋诊所,一排漆黑的药橱,一张桃木的桌子,整个房间散发着药材的清香,我每次去都会偷偷抓一把中药装兜里,没人的时候就拿出来嚼,自此我对药材的味道情有独钟,就这样中医的种子在幼年时期埋下了。再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我现在师父,他启蒙了我对中医的兴趣,浇灌了幼年种下的那颗种子,也因此生根发芽。于是,在高考后我将三个报考志愿全部填写了中医院校。

     我变成了劣质“工业产品”中的一员

     与绝大多数高校一样,中医院校同样是象牙塔,这是无可厚非的。学校就如同工厂一般,每年批量“生产”,不顾“产品”质量,扩大“规模和流水线”,按照中基、中诊、中药、方剂这样的生产流程和五年至七年的基本生产周期生产,甚至大肆掺杂舶来品,不断增加舶来品在产品成分中的比例,美其名曰中西结合。就这样,大量中看不中用的我们涌向了社会。

     值得庆幸的是,师父的谆谆教诲让我在这条路上坚定了下来,先后背了《药性赋》、《汤头歌》、《濒湖脉学》,还有部分《内经》内容,每年的寒暑假,都跟随他出诊,自认在学校学到很多,加上年轻气盛,我跟师父有时候会因为一个病例争论得面红耳赤,而恰恰正是这样的争论,促使我不断地去进一步探究问题,学习中医。逐渐地,在他的影响和引导下,我对妇科疾病的治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浪子”回头,感恩经典

     本科毕业,我选择了读研。读研后,逐渐发现自己开始南辕北辙,每天充斥在我身边的是各种化验单、各式检查报告、厚厚的病历,交班、查房、写病历,这种机械式的工作方式一度让我麻木,我再一次开始怀疑中医,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一页中医相关的书籍我都没翻过。

     后来,从师兄那里看到了《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本书,于是将我心中的那团火重新点燃,我用半月的时间仔细看了两遍,我告诉自己:没错,这才是我想要的,这才是我理想中的中医。接着,又把成无己、柯韵伯、尤在泾三家注解对比学习了一下,经朋友推荐,翻阅了《四圣心源》、《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试着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一下伤寒。记得大学的时候,总有那么几个学生,每天清晨在校园里捧书诵读经典,因声音太大,常常招致嘲笑,现在想想他们走在了我们前面,这让我追悔莫及,感叹浪费了时间的同时,也感叹自己当初没有珍视经典的重要性。现在我每天都会读经典,并不是强迫自己,而是一旦你喜欢上它们,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你生活的一部分。你读过的经典,在未来某个点会自然而然地被应用起来,你会发现这其实很微妙,因为你逐步构建起了完备的中医思维。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岳南在《陈寅恪与傅斯年》和《南渡北归》中都说过这句话,中医又何尝不是?民国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却涌现出那么多大师,而我们现在呢?在翻《名老中医之路》的时候深切感受到,那辨证的精准、配伍的精简、药量的精细,让你不得不佩服,大家就是大家。如今,动辄就20味以上的大方子,一剂中药几百上千,我见过最震惊的一张方子用了70味药,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中医是最接地气、最贴近老百姓的,现在这种乱象让多少人望而却步,患者拿钱来看病,吃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药,收效甚微,这样的医生难道就不知道羞耻么?有的医者治病如同狙击步枪,辨证精准,指哪打哪,让人惊叹,而有的人如同猎网,辨证模糊,好坏不分。很显然,倘若我们按照编纂的教材来治病是行不通的,你会认为某个病,就那么几个证型,这种固定思维模式一旦成型,你是很难去改变的,那也就失去了辨证论治的真正意义。纵观每位大家,无一不推崇经典的重要性,前人的经验就是告诫后人正确的路应该怎样走,而我们又有何种理由不去信任和遵循呢?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现代医学的检验和检查结果不断左右我们中医的思维,有些时候我们对自己都不认可,怀疑是不是中医不行了,其实我想说,是我们懒了。这种惰性不断影响我们,甚至抛弃了中医思维,那么你还敢说自己是中医么?国之瑰宝延续了几千年,你就这么忍心成为中医的掘墓人么?想想你的初心,为何又要放弃中医?你我都明白,这是一条寂寞的路,但仍有人怀揣着传统中医的梦想,在孤独中前行。既然改变不了体制,那请改变自己,做一个真正中医事业的践行者。不要等风来,重新拿起经典学习,努力生长盛开,你想要的都会到来。请记住,伙伴们,所有的坚持,都是因为热爱。保留心中那一方中医净土,即使在别人眼里寸草不生,于己却一尘不染。

     2017.4.30 青岛

     青年中医想要提高水平要做到“三好”、“三勤”、“三细”

     作者/白宽

     我是一名青年中医,高中时代因罹患鼻炎,经过手术等治疗,迁延不愈,甚是痛苦,后幸遇我们县城一位南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的中医(这种学历的中医在我们县城并不多见)诊治得以暂愈,学习成绩得以保障,后萌生学中医之想法。高考进入河南中医学院学习,现据开始学中医已近8年之久,先启蒙于经方名家王付老师,后又断断续续跟随多位河南名中医学习,诸如新评的国医大师张磊老师、全国名老中医毛德西老师,以及妇科名医李顺景老师,学的时间都不够长,所以也不够系统,浑浑噩噩多年,加上自己临证较多,时效时不效,对中医总结出一点自己经验,自从学习西医基础之后对一些特别的疾病才认识的更清楚,对中医的治疗才更有方向感,效果也逐渐好了起来,也认识到中医不能局限在开中药方子上,针刺、艾灸、丸散膏丹都是中医的绝活,这个方法搞不定,那个方法可能就搞得定。每个青年中医在追求学识的道路上都有瓶颈期,我觉得自己现在正处于瓶颈期,还需要在努力学习才能更进一步。

     在近几年的临证中,我深切地感到中医学一门神奇的古老学问,在现代医疗的刺激下又赋予了它更多的内容,它具有很大的包容性,老祖先们能吸收天文地理的知识来阐述中医理论,能想到用人或动物的大小便来治病,能想到用龙骨这种天然石类治病,更能想到用埋在坟墓里的尸骨(天灵盖、头盖骨)来治病;能想到用“东流水”“米泔水”“清酒”来煎药,想到用香油去炸药,想到用醋、糖、盐、姜、椒来入药,想到用丹药。可见老祖宗不仅脑洞大,更是最贴近生活的朴素治疗方法。

     中医包容性那么强,所以它也是可以包容现代医学的,在中医面前,一切东西都可以总结成一套理论为中医所用。比如西医的体格检查、专科检查、辅助检查能丰富中医的诊断内容。所以现代青年中医不应该一味的抵触西医,相反在这个西医技术发达的大背景下,我们要更好的利用它,就像西医院利用中医的针灸推拿技术为己所用一样,都可以相互借鉴。

     但是这种大环境下,中医头脑要清醒,更应该要保持中医的思维(中医思维并不是不能包容西医知识),好多人认为一旦学习了西医知识就会破坏中医思维,这种情况的确存在,但是想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解决疑难问题就要迎难而上。如果你不学西医,比如对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肺结核、溃疡性结肠炎都不知道是什么病,疾病的长远发展是什么样,你就心里没底,总是处于试试治疗的状态中。知己知彼,才能知道自己能治疗一个病会达到什么样一个治疗高度,才能找到治疗某病的规律性。

     青年中医想要提高水平我觉得要做到“三好”、“三勤”、“三细”:

     三好:对患者态度要好、对同道态度好(不嫉妒、不窝里闹)、对自己好(培养强健的身体才能治疗患者);

     三勤:勤与患者沟通,勤于收集病历资料(患者舌苔,治疗前后检查结果),勤于总结(通过治疗后失败或成功的案例找规律);

     三细:读书要心细(不能走马观花)、诊病要心细(四诊要合参,不能向某些“大师”一样什么也不说,诊过脉就开方。如果病人是肿瘤的怎么办?难道就不能据病参考用药!)、用药时心细(特别是用马钱子这类药,在第一次用时要详细询问师傅用法用量,中毒急救措施,并到知网查询它的研究现状以及马钱子所含土的宁、马钱子碱的致死剂量)。

     做到这些,青年中医才能成长的很快,甚至比一些行医一辈子仍浑浑噩噩的老中医要强一些。现在我看到很多朋友都对中医很信任,特别是对青年中医的信任,这又让中医人看到了中医未来的希望,未来的中医发展肯定越来越好,矛盾越多,才能发展的更快。

     我学习中医已近8年之久,先后拜师多人,有经方名家,有专科名医,浑浑噩噩多年,才有点小感悟,自从学习西医基础之后对疾病才认识的更清楚,对中医的治疗才更有方向感,效果也逐渐好了起来。因为篇幅原因我就举几个自己治疗成功的病例,分享给大家指正。为了保证客观的态度,本人医案不使用“神效”、“效如桴鼓”等形容词汇。

     案一:上环后遗症

     某女 26岁。2016年1月7号到医院上节育环,其诉:当时医生态度非常不友好,就简单问她是上200元的,还是50元的。自己没有多加思索,选择了上50的。其实上贵的与便宜的都有可能引起上环后遗症,只是便宜的更容易引起而已。上环后引起的症状主要有小腹疼痛,白带淋漓,漏下不止等症。此患者在上环后即出现小腹疼痛不适,放射性疼痛,整个小腹“散着痛”,小腹憋胀,偶尔漏下少量鲜血,腰酸,无白带。到医院诊治,医生制定了策略:1,可以取环,2,可以服止痛药。

     于是病人找我问问有没有好办法。

     思路:像此种古代没有的疾病(现代病),我们中医是不是就没有方法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中医认为只要病人活着,能表现出不适的详细症状,我们中医就有针对症状的对策,就能制定策略。从症状与参考“环带汤”的治疗思路,自己确立了“养血化瘀”的治疗策略。

     为什么是养血化瘀的策略呢?在体内放一个外来的东西,首先伤的是中医上讲的“血络”,局部的血络受损伤就形成局部的瘀阻(局限在小腹上环的位置)。所以确立了养血化瘀之法。自己在“环带汤”的基础上去掉了一些药,增加了活血化瘀的“失笑散”

     方药:熟地20,云苓12,女贞子10,白芍15,续断15,金毛狗脊10,山药15,防风5,五灵脂15,蒲黄15,仙鹤草12,荆芥炭12。3副。

     病人服用一副后全部症状消失。

     附:环带汤

     组成:熟地20克,牛膝15克,防风5克,云苓12克,泽泻10克,知母6克,黄芪20克,女贞子10克,续断10克,金毛狗脊10克,三七3克,白芍15克,山药15克。

     服法:将上药用清水浸泡10分钟,再煎煮30分钟左右,每日1剂,分2次空腹服。功能:补益肝肾,理血养阴,活血化瘀。

     主治:妇女上环后带下综合征。临床常以腰困、少腹憋胀、白带淋漓主症,兼有头晕、体倦、睡梦纷纭等。

     ——《民间散佚中医名方总钩沉》

     案二:补中益气汤治疗轻度子宫脱垂

     某女,47岁,近日发现阴部有东西脱出,腹部疼痛,腰部酸痛,轻微咳嗽(自认为可能感冒),余无不适。

     辨证思路:仅从“子宫脱垂”符合中医的“气虚中气下陷证”,其咳嗽,从病机来看亦属于气虚的表现,不可盲目的听从病人的认为是感冒。治疗要重用补气药(黄芪、人参、白术)佐用升提药(升麻、柴胡、桔梗)。

     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味:生黄芪30,炒白术15,人参15,炙甘草12,升麻6,柴胡6,当归10,陈皮10,五味子5,煅乌贼骨10,茯苓15,桂枝6,续断25。3副后恢复正常。

     案三:马钱子为君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链接:小中医用马钱子治愈多囊卵巢是怎样一种体验!。

     案四:温经汤治愈子宫内膜异位症

     这是一个西医朋友,她仅仅以为中医就是调理身体,补养身体的,并不觉的中医是真正治病的。她当时以“痛经”为主诉找我治疗,因为西医的办法都试了,好几年一直痛经,她也没告诉我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也是以痛经为主)。我辨证后认为是寒瘀,就用了温经汤原方,服用了两个月,症状基本控制。因为在医院工作,就自己找同事做彩超,做了两三次并没有发现以前的子宫内膜异位的情况。自己很是惊讶,吃中药竟然治愈了自己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案五:五苓散治疗大便不固

     在骨科转科的时候,一个老太太,手术时候,卧床,不经常活动,又常输液,导致胃痛,胃部胀满,小便有困难,小便的时候大便就被带出,舌质淡,苔薄白也不腻,脉弦力量不强。

     根据患者小便不利加一直住院输液,考虑用五苓散利水通阳,同时用百合、乌药、良姜治疗胃痛,开了5副,没吃完症状全部消失,小便通利,不再带出大便,胃痛服第一天后就消失了。效果还是很快的。

     另外关于五苓散治疗脱发,针对水气壅盛的比较明显,但利水要养血,一定要大量用当归、白芍、生地这些补血的药。最好别单纯的用五苓散。

     以上为几个成功医案,欢迎大家指导。

     我是中医青年

     作者/吕嘉荣

     三十二岁,已是而立之年,同龄人已经为人父母,事业有成,我作为临床一线的中医小大夫,怀揣着“明医”的梦想继续努力奋斗!

     1.结缘

     和当时大多数同学一样,报考中医学并不是自己的初衷,是父母的决定。当时家里人觉得学医是一门技术,铁饭碗,还能为家里人健康保驾护航,于是就在对中医的了解还停留在抗非典时期的板蓝根颗粒的印象里,我考进了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刚入学时听说要学习生物化学等等理科的课程,我都想要退学,但想想高考的艰辛,我留了下来。这个决定,使我开始与中医结缘。

     初上大学,对于中医一窍不通,随着一系列课程的开讲,逐渐的对中医的基础知识有了些许认识。阴阳五行,寒热虚实等朦胧抽象的概念在脑海里开始留下印记。随着课程深入,课下就钻进图书馆,寻找老师们介绍的书籍,《濒湖脉学》《内经知要》等等,枯涩拗口的文字开始进入我的生活。记得图书馆里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36开本,三本成一册。70、80年代的印记,泛黄的书皮,带有历史厚重感的泛黄纸张,借来后爱不释手,记得那个暑假,把药物解看了个遍儿,书中单味山楂治疗少女闭经,单味山萸肉治疗脱证,单味石膏治疗发热等等,其辨证之准、用药之独特,给我印象深刻。

    

     大三时接触到《李可老中医危急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被老先生的魄力和学识所折服,大剂量的破格救心汤抢救西医院宣告病危不治的心衰等等。惊心动魄的案例让人身临其境,信心倍增。我也是从这本书里了解得到了古今度量衡单位的变迁和换算。

     那学期正在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第一次在李可老先生的书里里认识了泽泻汤、小半夏汤等方子。激动的时候还给李老写过一封信,后石沉大海。李老介绍到的好多经验现在我也在实践,比如定风丹,引火汤等,疗效俱佳。那时还借阅了不少古今伤寒、金匮注家的书看,收效甚微。不过讲《伤寒论》的老师介绍“郝万山讲伤寒”的视频给大家,大三的假期我是在电脑前看着这个视频讲座度过的,这也算是我《伤寒论》的启蒙吧,那时也看了《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印象不是太深刻,这是后话。

     这一阶段,我忘记从哪里了解到了《名老中医之路》,那时候上学,兜里没有几个子儿,也是狠下心买了一本,每天闲暇时间就看它,名老中医的学医经历深深的激励着我,学医的方法也在有意无意间指导自己学习的道路。其中还有老先生们提到的一个个治验,一首首自己编写的方歌,让我拓展了视野,好多也都被我背了下来,比如:化斑汤,“化斑白虎臣,犀角共玄参”等等。大四那年我又把它重新翻看过一遍,常看常新。其中老先生们提到的好多书,我也按图索骥的去翻阅购买,从此我与中医结缘。

     2.跟师

     大四开始搬入医院进行临床见习和实习,这一年在同学推荐下我找到了石家庄市中医院的赵振兴老师(编者按:赵老师有两篇文章,都非常精彩,附链接:一位医生的自述:我的追求与奉献(非常感人)小妙方:治疗“辨证无从下手的七情病”),开始了两年风雨无阻的跟师抄方学习。记得刚到他那里抄方,老师告诉我,跟我抄方,你要知道中医能看病,能看好病就行了。

     那个时候中药方剂早已学过,但是并不能很好理解和应用。于是拾起课本,重新背诵。记得那个时候宿舍墙上被我贴满了中药功效及方歌。每周一次的抄方,抄方结束后的那个下午是最充实的,宿舍里,我会把抄的方子过一遍,把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找出来,查方子,查药物,动用自己手头所有的中医书籍,那时候记得买了本《本草备要》,盗版的,被我翻烂了。当时在王师傅推荐下还买了焦树德老先生的《中药心得十讲》和《方剂心得十讲》,两本书爱不释手,晚睡前总要看一点。两书将药物及方剂功效分析的很透彻,结合临床经验娓娓道来,实用性很强。其中的三合汤、四合汤,现在我还一直在用,治疗胃痛效果确切,老先生家传的歌诀为“痛在心口窝,三合并四合”。

     赵老师有他自己的常用方剂及自拟方,每次抄方前我会把所有这些重新复习一遍。老师擅长“话疗”,轻松的对话,本身就是一帖良药。这个技能至今未能学会,这里面包含了很多人生经历和生活领悟在里面。有人说老师病人多是服务态度好,老师说服务好是应该的,但是光凭服务没有疗效,病人是不会找你看的。老师喜欢用时方,也用经方,但时方比例大。如香苏散、止嗽散、三仁汤等等,老师用药轻灵,药量不大,药味不多,简便廉验,也善于重用单味药,如重用仙鹤草治疗眩晕,重用桑叶、山萸肉治疗盗汗等等。也常配合针灸、点穴及推拿的一些手法。由于病人量大,针灸已经弃用,只是用下点穴,以及偶尔一些推拿手法。老师涉猎书籍多,范围广,有时还会用一些祝由的方法。虽然不太理解,但效果确切。

     从那时候起我开始用中医给家人亲戚朋友看病。芍药甘草汤配合补肾之品治疗妈妈的足跟痛,便秘。阳和汤治疗爸爸的腰痛。大剂量芍药甘草汤配合活络效灵丹治疗同学的急性腰痛。止嗽四药(桑叶、苏叶、浙贝母、前胡)治疗四岁小孩的咳嗽等等。均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对中医治病的确切疗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坚定了走中医路的决心。

     跟师的两年,我看到了中医实实在在的疗效,在我心里种下了中医的种子,并开始生根发芽。

     3.求学

     2010年本科毕业后,来到上海中医药大学继续研究生生活。一方面,弥补自己本科时现代医学基础薄弱的环节。一方面,寻求机会继续学习中医。

     研一有充裕的时间读书,把《伤寒论》抄了几遍。每天早晨背诵几条。认真的看了闫云科先生的《经方躬行录》,书中对相类似的方剂进行了鉴别,对类方有了进一步了解。还有高建忠老师的《临证传薪与诊余静思》,他对方剂应用特点的把握,对时方经方特点的分析,临床上灵活的应用,以及对于中医若干问题的思考都让人眼前一亮。空闲时会逛一逛经方论坛,黄煌老师的文章每篇必看,收获颇丰。他的著作全部买到并看过,黄老师对于体质的把握,方证、药证的把握,独具特色,旗帜鲜明,疗效卓著。并从此关注日本汉方医学,购入了《汉方诊疗三十年》、《临床实用汉方处方解说》等等一批书籍。也因论坛结识了一批热衷于中医的同道和朋友。有了自己的一个中医圈子。并随高格非师兄跟诊,看到了另一番天地。

     高师兄乃江西中医学院毕业,学随伍炳彩、陈瑞春等江西名家,在那里我看到了很多之前没见过、不会用的方子,以及不同的观点,至今印象深刻的有银翘马勃散、上焦宣痹汤等温病方,以及活学活用的经方如当归芍药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小陷胸汤、葛根芩连汤、黄连阿胶汤等等,时方如十味温胆汤、升阳益胃汤、补中益气汤等等。记得有一位年轻女性月经不调,月经淋漓不尽,用尽多种方法,效果不定,后用“逆流挽舟法”收工。并随高兄参加圈子里的聚会,大家就平时遇到的问题各抒己见,交换看法,坦诚以待,共同提高。那是一段令人怀念的日子。

     4.摸索

     毕业后回到家乡,参加工作。一切陌生而新鲜。对本专业涉及较多的疾病开始慢慢摸索。比如眩晕,中风,面瘫,失眠等等。好多看似简单的疾病,实际治疗起来颇费周折,效果欠佳,面瘫就是一个例子,方剂书里记载的常用的牵正散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用。倒是小续命汤似有一定效果。中风病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但是针对此病的治疗,我自己还没有很好地摸到门道,好多方法都有试用,疗效欠佳。

     头晕失眠是小病,却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中医治疗起来很有优势。比如最常见的耳石症,突发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口苦口干,伴失眠多梦,最常用的方子就是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合泽泻汤,一般几副药很快见效。头晕的病人治的多了,心里就有了自己的一个小算盘。但是还有好多主诉头蒙、不清亮病人,效果一般,需继续摸索。

     还有大胆的尝试,带状疱疹的病人局部疼痛明显,急性期除了应证方药参合瓜蒌红花方外,外用二味拔毒散效佳。早就看到好多书上有记载,但是因为是毒药,就没有敢用过。直到自己给病人尝试去用以后,才验证古人所言不虚。尝试后成功的喜悦别人体会不到的。神经内科涉及很多疑难杂病,好多病的治疗现代医学的方法有限的,比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运动神经元病等等。看到朱进忠老先生治疗这些疑难病经验独特,可效仿。

     这也是中医的一个优势,可以好好的探索,但任重而道远。一年前接手的内蒙的一位重症肌无力的病人,规范口服西药,配合我在微信里开的中药,一年半过去了,患者各种症状都在好转,病情稳定,让我很是欣慰。当然也有很多不完美的病案,比如几例诊断为深感觉障碍的病人,想尽各种办法,头晕就是解决不了。还有一次主诉便秘的帕金森病老太太,一周时间便秘没有给人解决,等等等等。待提升空间还很大。

     作为一名中医师,我有自己的理想,希望有自己独立的门诊,充裕的学习交流,卓著的疗效,合理的收入。但作为住院医师,我要接受现代医学的知识,努力学习,为我所用,为临床服务。还要继续钟爱的中医事业,客观的来讲,时间不是那么充裕,这就要我合理分配学习的时间,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有安排的进行。这不是那么容易做到,我还要继续朝着设定的方向加油努力。对于这个决心,我自己常用自编的中药为联以自勉:远志千年健,白头不当归。与大家共勉。

     版权声明

     本文为中医书友会原创。作者/库喜龙、韩琦、白宽、吕嘉荣,编辑/王超。校对/居业。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