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最拿手的小儿推拿法
2019/1/25 6:30:00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1948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推拿是一种特殊的非药物疗法,具有调节各种生理功能、使气机通畅、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舒经活血、通利关节等疗效。本文是王静安老临床最常用的部分手法,相信读后对大家临床有帮助。(编辑/闫奇峰)

3种最拿手的小儿推拿法
作者/王静安
推拿古称按摩,是一种特殊的非药物疗法,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史,具有调节各种生理功能、使气机通畅、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舒经活血、通利关节等疗效。根据不同疾病的需要,运用不同的手法进行先轻后重、由上到下的推拿是其主要方法。
常用手法有推、揉、按、摩、运、捏、掐、分筋等8种,以单手或双手在相应部位上进行不同的手法操作。或泻,或补,或清补兼用,达到去滞开结、扶正祛邪的目的。操作时,必须手法稳定,穴位准确,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以下举例说明我在临床上最为常用的部分手法。
(一)脾胃病的推拿法
临床常见小儿过食伤脾,致使脘腹胀滞、食欲不振,甚至厌食,心烦易怒,夜卧不安,矢气,甚则泻下腥臭物,偶见呕吐,以服药和推拿共用可获良效。
手法:
(1)令患儿仰卧、俯卧于床或平坐于父母亲属之双腿上。
(2)医者凝神聚气于指掌,用单侧或双侧手掌根,主要以鱼际肌着力。
(3)由上而下推揉患儿腹部之膻中、上脘、中脘、建里、下脘等穴,连续29~49次,以消积导滞,调畅气机,除烦安神。
(4)由上而下推按患儿背部之膈俞、膈关、脾俞、意舍、胃俞、胃仓、三焦俞等穴,连续49~64次,以通经活络,调和气血,健脾强胃。
(二)直推前臂法
直推前臂法是医者用左手托住患儿之手腕,以右拇指或食指、中指并用,在所选之穴位上直线推动,根据患儿疾病之辨证、年龄之大小、体质之强弱,适度推按,不宜过猛,以达到治疗目的为准。
(1)补法:向心为补。
如“推三关”,由腕部至肘部向上推其前臂桡侧边缘一直线,能温阳补气。
主治:小儿脾胃虚弱、厌食、疳积、体虚外感无汗等证。
(2)泻法:离心为泻。
如“推六腑”,由肘部至腕部向下推其前臂尺侧边缘一直线,能泻热解毒。
主治:小儿高热惊厥、痄腮、鹅口疮、便秘等。
(三)常用按掐法
按掐法是医者拇指在一定的穴位上逐渐向下用力按压,必要时以指尖或指甲重刺穴位。根据穴位的不同、手法的轻重而治疗不同的疾病。
例如:按掐双合谷穴、劳宫穴治疗高热惊厥;按掐中指横纹以除小儿心烦、夜卧不安;按掐无名指横纹以治鼻衄;按掐人中、百会穴以治疗昏厥、惊风;按掐涌泉穴以治烦热、鼻衄、尿血等。
推荐阅读
一推就好:非常实用的小儿推拿穴位及手法(全)
李德修小儿推拿秘笈:诊断经验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王静安50年临证精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著/王静安,审/向方远。编辑/闫奇峰,校对/阿珓。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 投稿邮箱 tg@linglan.com
想学经络医学,请关注线下课程班招生

重实操讲专病、教你诊断步骤
从理论到临床,帮你两步入门
2019年,经络医学线下课,通过筑基班和临床班两次课程,让你在一年内,学习经络医学理论,掌握临床诊疗流程,学会10种疾病的分析和治疗方法。
筑基班·学技能
诊断更准:经络诊察是望闻问切外的“第五诊”,在经络间摸到疾病。
精准摸穴:先定经络再摸肉节。在骨度分寸法基础上,多了双重坐标帮你摸准腧穴。
学临床流程:学“察经-辨经-选经”临床流程,跳出经验穴思路。
临床班·学疾病
案例化教学,讲授10个疾病的临床思路、诊察、诊断和治疗。
王居易对穴用法,并深入学习摸穴方法。
后顶穴和揲法的应用。
适宜人群:用针、用药、推拿临床医师,及资深中医爱好者。
3月20-24日“筑基班”,12月4-8日“临床班”。学员可单独报筑基班or临床班,也可以同时报名参加两个课程。优惠幅度不同。咨询:客服灵犀(llkcgw) 电话:13592563678。灵通(llanshy )(咨询时间为:9:00-17:30)
如欲报名北京课程,请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进入报名页面。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报名页面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