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脉络在诊断动脉硬化中的意义
2019/1/29 6:30:00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1952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观察舌下脉络之变化,是中医舌诊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舌下脉络显而易见,较之其他诊断方法,有方便快捷且无创伤之优点。(编辑/青立)

    

     舌下络脉在诊断动脉硬化中的意义

     作者/张树民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观察舌下脉络的方法诊断动脉硬化,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兹就其临床特征和诊断意义简介如下。

     脉络素暗:

     舌下脉络的颜色呈紫暗状态,年龄在45岁以上,提示患者有动脉硬化,而且随着紫暗程度的加重,其动脉硬化的程度也相应加重。此时病变损害的主要脏器在心和肺,其病理变化的基本特点为心血瘀阻、肺气失其敷布、肃降无权,双下肢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结合临床症状,不难判断。

     如紫暗程度较轻,同时伴有眩晕、头痛、目昏及记忆力减退等,则可能患有脑动脉硬化或眼底动脉硬化。

     脉络怒张屈曲:

     舌下脉络除具有颜色紫暗特征之外,同时呈现怒张屈曲之表现,提示患者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部分患者舌下脉络甚至凸出舌体之外,如蚯蚓状,示其病情较重,此时参考血压指标可确定之。其病理变化为肝阳上亢,多具头痛、眩晕、急躁易怒之表现。宜行平肝潜阳活血化瘀。

     脉络结节:

     舌下脉络有结节,小如谷粒,大如米粒,具有颜色紫暗特征者,多见于动脉硬化伴心律失常患者,其脉象多结代细迟,病机为心气不足或气阴两亏,宜益气复脉或养阴宁心,活血祛瘀。

     脉络干燥或水肿:

     舌下脉络色暗,兼质燥或水肿,前者属阴虚火旺或阴液耗竭,后者为脾、肺、肾三脏功能失司,水湿泛溢。提示患者患有动脉硬化。

     部分病例舌下脉络如水中幼鱼之肠胃,予半透明中隐约可见,或涎如胶漆或舌体滑如鱼涎,均提示病重日久。或养阴或祛湿各施其法,并活血化瘀,兼补虚,回其阳而救其阴。

     观察舌下脉络之变化,是中医舌诊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中医学之精髓和大成。由于舌下脉络显而易见,其血氧饱和度及血液粘稠度、充盈度等极易观察,较之其他诊断方法,有方便快捷且无创伤之优点,尤其适合于边远山区,检测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采纳。

     但须注意的是,在运用此法诊断动脉硬化时,不论上述何条,均应同时具备脉络紫暗,年龄在45岁以上方可成立。观察舌下脉络在诊断动脉硬化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同时还应指出,观察舌下脉络毕竟仅属于四诊之一,必要时还应四诊合参,并结合现代医学手段进行综合分析。

     推荐阅读

     舌上这两条线,是痰气郁结的表现!

     曾升平教授舌诊经验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中医杂志2000年12期,作者/张树民。编辑/青立。校对/郑宇、阿珓。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 投稿邮箱 tg@linglan.com

     想学经络医学,请关注线下课程班招生

    

     重实操讲专病、教你诊断步骤

     从理论到临床,帮你两步入门

     2019年,经络医学线下课,通过筑基班和临床班两次课程,让你在一年内,学习经络医学理论,掌握临床诊疗流程,学会10种疾病的分析和治疗方法。

     筑基班·学技能

     诊断更准:经络诊察是望闻问切外的“第五诊”,在经络间摸到疾病。

     精准摸穴:先定经络再摸肉节。在骨度分寸法基础上,多了双重坐标帮你摸准腧穴。

     学临床流程:学“察经-辨经-选经”临床流程,跳出经验穴思路。

     临床班·学疾病

     案例化教学,讲授10个疾病的临床思路、诊察、诊断和治疗。

     王居易对穴用法,并深入学习摸穴方法。

     后顶穴和揲法的应用。

     适宜人群:用针、用药、推拿临床医师,及资深中医爱好者。

     3月20-24日“筑基班”,12月4-8日“临床班”。学员可单独报筑基班or临床班,也可以同时报名参加两个课程。优惠幅度不同。咨询:客服灵犀(llkcgw) 电话:13592563678。灵通(llanshy )(咨询时间为:9:00-17:30)

     如欲报名北京课程,请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进入报名页面。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报名页面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