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诵读96丨五苓散、茯苓饮
2020/10/8 6:30:00 中医书友会

    

     I导读:2018年,中医书友会举办了第一次经典诵读——《伤寒诵读》,每周两期,持续更新了一年,很多书友陪伴了我们一年,感谢你们的坚持。

     今年,咱们正式开始《金匮诵读》,每周两期,我们一起记诵《金匮要略》。你,愿意加入吗?

    

     《金匮要略》原文海报+《中医经典三家注》+中医书友会大数据金匮文章集锦或《宋柏杉·直击临床讲金匮》课程精彩观点

     一年时间,灵兰陪你背完《金匮要略》

    

     尤在泾注解

     (三十)饮气逆于胃则呕吐;滞于气则心下痞;凌于心则悸;蔽于阳则眩。半夏、生姜止呕降逆,加茯苓去其水也。

     (三十一)瘦人不应有水,而脐下悸,则水动于下矣,吐涎沫则水逆于中矣,甚而颠眩,则水且犯于上矣。形体虽瘦,而病实为水,乃病机之变也。颠眩即头眩。苓、术、猪、泽甘淡渗泄,使肠间之水从小便出;用桂者,下焦水气非阳不化也。曰多服暖水汗出者,盖欲使表里分消其水,非挟有表邪而欲两解之谓。

     徐忠可注解

     【茯苓饮】此为治痰饮善后最稳当之方。心胸之间,因大吐而虚,故加参,设非大吐,无参,减枳实亦可。俗医谓用陈皮即减参之力,此不唯用陈皮,且加枳实二两,补泻并行,何其妙也。

     拓展阅读:

     宋柏杉:如何使用五苓散?

     背诵《金匮》

     我们为你推荐灵兰·直击临床讲《金匮》点击此处,了解详情

     金匮原文一句一句解读40个病种一种一种分析200首方剂一个一个应用从思维到临床,脚踏实地,步步为营

    

     该课程一经订阅,长期有效,随时随地,想学就学!

    

     点击阅读原文,记诵《金匮要略》历史条文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