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绍:便秘不难治,常分这5型
2020/12/3 6:30:00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2626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因为公众号更改推送机制,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可能你在时间线里面就看不到中医书友会的文章了。如果你希望可以及时看到书友会的文章,可以这样做:

    

     I导读:便秘患者不在少数,李克绍老治疗此病常分为文中5种类型:风秘、湿秘、气秘、寒秘、热秘,各位书友可以学习使用。(编辑/闫奇峰)

    

     便秘

     作者/李克绍

     “秘”,有“闭”的涵义,便秘,就是大便不畅快。通常认为只有粪块干硬难出,才算便秘,这是不对的,其实,只要排便时感觉困难、费力,不论粪块干硬与否,都叫便秘。便秘之重者,也叫大便不通。

     古人对于便秘,有风秘、湿秘、气秘、寒秘、热秘之分,称为“五秘”。五秘都是以便秘为主症,再根据所出现的各种不同特点而分为风、湿、气、寒、热等。特点不同,说明病理有差别,治疗方法也就不同。现分述如下。

     (一)风秘

     风秘是除了大便秘结以外,还表现为皮肤皲裂、筋脉拘挛、爪甲枯槁等。有的还会兼有阵发性寒热。大便常干燥坚涩,不易排出。风秘的原因,有人认为是肺脏受风,肺和大肠相表里,风从肺传入大肠,像风能吹干湿气一样,致使肠中津液干燥而形成便秘。也有人认为是病人肠中平素积有瘀热,热久伤津化燥,风从内生,致成便秘。

     这里且不管其病因如何,只谈谈为什么风秘能出现皮肤皴裂等症状。由于人身各处的津液,是互相周转输布的,肠道既然干燥,全身的皮肤、肌肉、筋膜,自然也就缺乏津液濡养,所以皮肤起皴开裂,筋脉伸展不得力,爪甲也呈现枯槁的现象。至于出现寒热,大都是在夜间。这是因为,津虚血虚都是阴虚,而夜间也属阴的缘故。

     治风秘的主方是滋燥养荣汤。

     滋燥养荣汤(《证治绳》方)

     生地黄、熟地黄、白芍、黄芩、秦艽各5g,当归6g,防风3g,甘草1.5g,水煎服。(按:本方是治肤燥之方,若用以治肠燥便秘,须加大地黄、当归、白芍的用量)

     一老年妇女,年约五旬,1971年夏天,到山医二大队(当时大队在曲卓)求诊。患者掀起衣服,全身上下,丘疹密布。由于瘙痒,抓得一片黑痂。自述发病已二年,曾到济南各大医院皮肤科进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皮炎,但治疗毫无效果。患者每至夜间,必发一阵寒热,寒热过后,即发出一片丘疹,因此,旧疹未愈,新疹又生,辗转缠绵,始终不愈,烦躁失眠,极为痛苦。察其脉象,沉而稍数,舌红苔少,大便干燥,排便费力。我即诊断为血燥风秘。

     患者问:为什么夜间必发寒热?

     我答道:人体阳气白天活动的时候,大都集中在体表,夜间睡眠的时候,大都集中于体内,这叫作“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大便既然燥结,已经是津枯血燥,经不起阳气的侵扰,所以在白天卫气行阳的时候,病人还不觉得怎样,而在夜间卫气行阴的时候,已虚的阴血,配不过不虚的阳气,就寒热发作。发作寒热,实际就是血热外出发疹的反应。

     所以本症的主诉是瘙痒、寒热,而病的本质却是便秘。也就是由秘生风。治疗的方法,应当养血以治血燥,凉血以治血热,加入祛风药以治皮疹和寒热,因开了一张滋燥养荣汤,生熟地各用至30g,当归、白芍各15g,黄芩、秦艽、防风各9g,甘草6g,水煎服。

     患者服了3剂,大便通畅,寒热停止,身痒大减,丘疹渐消。嘱其回家再服几剂,服至所有丘疹结痂脱落后,即可停药。

     养血驱风除了滋燥养荣汤外,还有何首乌,也很有效。丹方:“治肝肾风秘,至夜微发寒热者,用生何首乌两许,顿煎,服之神效”。上述患者,一年之后,前症又发,余改用此方与服,也有效果,但对比起来,不如滋燥养荣汤效果迅速。

     (二)气秘

     气秘的特点是病人常常称嗳气。其大便之所以不顺利,倒不一定由于大便干燥结硬,而是“气”不下降。“气”是什么呢?并不是指呼吸的空气,而是代表人体各个脏器生理活动的功能。人的排便,并不是大便会自己下行,而是小肠、大肠蠕动的结果,大小肠的这种功能,就是“气”。“气”既然不下降,大便下行就不痛快,而且还会出现时常嗳气和兼有脘腹满闷的感觉,这就叫作“升降失常”。

     因此,治疗气秘必须以降气药为主,如苏子、枳壳、枳实、厚朴等。把这些降气药加入通便药中,就是治气秘的效方。如:

     木香槟榔丸(《卫生宝鉴》方):治一切滞气,心胸腹胁痞满,二便涩滞。

     木香、槟榔、枳壳、青皮、陈皮、莪术、黄连各30g,黄柏、香附、大黄各90g,牵牛头末120g(腹满便秘用黑者,喘满膈塞用白者)。共研为细末,芒硝泡水和丸,如碗豆大,每服三、五十丸至七十丸,食后姜汤送下,以轻微腹泻为度。

     又方:治大便干结,腹中胀闷,频频入厕,里急后重。

     人参、当归、枳壳,水煎服。加入陈香橼尤效。

     本方各药分量,可以灵活运用。其中枳壳,在便秘的情况下,最好是生用。因为生用力量最大。若兼有胸胁胀满时,可以炒用。

     (三)湿秘

     湿秘也叫痰秘。它是湿热、痰饮等阻碍气机下降,以致大便不能顺利排出。湿热、顽痰胶结,又会出现胸胁痞塞满闷,或喘促、头汗出、头晕眼花等症状。痰湿在肠中,又会兼有肠鸣。

     治疗湿秘,主要是用苍术、黄连、黄芩、黄柏等清除湿热,或用半夏、茯苓、橘红、白芥子、姜汁、竹沥等搜逐痰饮,再加入一些顺气、降气药。如导痰汤煎送控涎丹或礞石滚痰丸。

     导痰汤(济生方):治痰涎壅盛,胸膈留饮,咳嗽恶心,发热背寒,饮食少思,中风痰盛,语涩眩晕等。

     半夏6g,天南星、橘红、枳实、赤茯苓各1.5g,炙甘草1g,生姜5片,水煎服。

     (四)冷秘

     便秘的同时,又兼有四肢发凉、喜温怕冷、舌质淡白、脉搏沉迟等阴寒症状的,叫作冷秘。冷秘常见于老年人,须用温润通便药,如巴戟天、肉苁蓉、当归、熟地黄等。

     半硫丸(局方):治冷秘的专方。治痃癖冷气、冷秘、虚秘。

     半夏90g,硫黄(明净者)60g,二味共研极细,加生姜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捣数百下,做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三十丸,空腹用黄酒或米饮、生姜汤送下。

     (五)热秘

     热秘和冷秘相反,兼见的一些症状,不是寒证,而是热证,如面赤、舌干、小便赤黄、喜凉恶热、脉沉数等。这样,在泻热通便药中加入一些润肠药就可以了。如:

     四顺清凉饮(《证治准绳》方):当归、赤芍、大黄、甘草各5g,水煎,入生蜜一茶匙,温服。

     更衣丸:飞朱砂15g,芦荟(研)20g,滴入好酒少许,和为丸,每服3~6丸,好酒送服。

     又方:芒硝15g,热酒化开,澄去渣,加香油三、四茶匙,温服。

     又方:鲜生地黄捣汁服。

     又方:大黄、黄芩、炙甘草各15g,水煎,入生地黄汁二茶盅,再煎三沸,分二次服。

     除了上述五秘以外,还有久病体弱,大便干燥,努责不下,频频入厕,气虚下陷,里急后重的,叫作气虚秘。伤津失血,大便燥结,滞涩难出的,叫作血虚秘。血虚的,应当养血润肠,如当归、地黄、肉苁蓉、桃仁、杏仁、松子仁、柏子仁、麻仁、蜂蜜等。气虚的当加入补气药,如人参、黄芪等。这些主要是在于临床时随机应变,灵活运用。

     推荐阅读

     水果吃多也便秘,理气药里加桂枝

     莱菔加白糖,小儿便秘乐意尝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李克绍医学文集》,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著/李克绍。辑/李树沛、姜建国,编辑/闫奇峰,校对/郑宇、朱名扬。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 tg@linglan.com

     好课推荐

     东垣老人的书看不懂怎么办?

     补中益气、升阳益胃别人用的效果好,我用起来为什么却一般般?

     没关系,灵兰携手高建忠老师,从医案出发,以《内外伤辨惑论》为纲,一点点解析,带你明理、辨证、定方、用药,从零开始读懂东垣。

     定框架:核心要点,高效省时。

     抓细节:拆解医案,明理知用。

     勤互动:定期答疑,随学随问。

     重交流:医案分享,共同学习。

     长按海报二维码,前往课程页面试听↓

    

     ↓↓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课程精彩内容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