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年,闭关、读书、临证,让我理清了这三类问题
2021/4/30 6:30:00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2774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这个充满书香气息的日子里,我们应该读些什么,又该怎么读?为此,我们特地邀请善于读书的范英志老师为我们做一场关于读书的分享,让我们看看范老师关于读书有着怎样独特的理解。(编辑/云霄)

    

     从读书中我理清了三类问题

     作者/范英志

     大家好,我是范英志,受灵兰中医书友会的邀请,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怎么样读书的一个话题。

     01

     个人读书之路的两点体会

     1、生活环境:适合一心读书

     读医书这件事,我是什么时候体会最深的呢?是我在英国的时候。

     我在英国的时候,生活特别单调,一边是诊所,一边就是家。我周一到周六都上班,然后就周日那一天可能去唐人街采购一些米、面、一些菜等等。因为英国超市里面没有咱们中国人喜欢吃的东西,你不能天天吃西餐,偶尔得改善一下吃中餐。平时周一到周六,我基本都是在诊所和家,两点一线,就这样来回来去,没有别的世界。就是因为这种生活的环境,导致你也没有别的事情,你就可以全身心的一边临证,一边读书。

     我们读医书也好,读其它的书籍也好,我的体会是什么呢?读书一定要读出感觉来!借用佛家的话说:你要有那种喜悦的心,要有那种相应。

     2、执业要求高:必须使用纯中医

     在英国,我的诊所有100万英镑的保险,那么比如说患者在我诊所的门口,因为地上滑他摔了一跤,这种情况跟你店里人没有关系,你也要赔人家的。所以,每个在英国行医的中医一般都会买这种商业保险。

     但是商业保险它是有要求规定的,你只能使用纯中医,不能够使用别的药,比如说开一些止疼药,甚至说什么激素、抗生素,是不可以开的。你要是开了,将来治疗过程中出了所有问题,这个保险是不会理赔的,因为你是搞中医的嘛。所以我有个体会:可能这种客观的条件约束了我,只能够使用纯中医的这种途径来解决问题。

     刚才跟大家谈到了两点。第一点是说,这个环境比较适合读书,诊所和家两点一线;第二点,执业的风险,限制你、约束你必须要使用纯中医。那么有这两点的前提,我觉得给我营造了一个比较特殊的环境。古时候学中医可能也是这样的路,古时候中医肯定没有西医,他只能使用中医的一些手段,然后一边临证,一边读书。这样日积月累了将近10年,感受上有点像被关起来的感觉,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是“闭关,读书,临证”。

     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我读了大量的医书。所以灵兰中书友会的同道邀请我在读书日来跟大家分享,我正好就把我在英国将近10年的这种生活体验,跟大家分享,分享我是怎么读医书的。

     就关于读医书这件事,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要是有这么两点。

     第一点,不管是什么样的医书,你首先要有个喜悦的心,你喜欢读这本书,这是一个前提。你都不愿意读,你都读不下去,这个是没有意义的。所以,首先你喜欢这本书。

     第二点,在一本书里边,我个人认为应该把书里边的内容分一下类别。

     02

     读医书,需理清三类问题

     我最爱读的一种书是医案,我们就用医案来举例。医家医案的书,我认为它可以充分地反映,这个医家他的理论在实践当中,是不是也是这样去理解应用的,所以我说医案是最有价值的。那么,读医案书的话,书里边的所有案例,应该分成三类问题。

     1、单纯问题

     什么是单纯问题?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叫做单纯问题。举个例子,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咱们要经历很多考试,这些考试题它是有标准答案的,我们只要把这个答案写对、把这个知识点答全,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分。这就属于一种单纯问题,不存在多种答案的情况。

     我给大家举两个属于单纯问题的病例。

     第一个是胃热病例。我在广州有一个同学,他的小孩17岁,脸上长很多青春痘。我诊他的脉,发现他的脉弦滑有力。诊断他属于单纯的胃热炽盛、肠腑积滞证,所以用白虎汤合小承气加减。那个小伙子吃完以后,脸上的青春痘很明显就消退下去了,这种就属于单纯问题。

     第二个案例比较有意思,治疗的是一只猫。这只猫岁数比较大,将近17岁。换算成人类寿命的话,17年算是年纪很大了。这只猫得了肾病综合征、肾衰,还有肥厚性心脏病等重病。我依旧按照给人看病的思路,先诊察了这只猫的舌脉,发现脉比较弱,舌比较淡。所以我给它开了生脉饮、补中益气汤、桂枝汤合方加减,给它做成胶囊喂下去。这只猫吃完药以后症状改善很明显,食量增加,明显感觉有精神了。

     我举这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我们临床当中可能有一些医案属于单纯的问题,我们应该注意对这些医案进行归类。另外,我们需要注意,治疗动物也属于单纯问题。因为猫、狗的病都属于真实的疾病,它们没有人类的特殊情绪。

     我举这两个例子就是说,年轻小伙子和这个年纪大的猫,他们都属于单纯性的这种问题。我们在自己临床上,包括我们读医书、读医案的时候,我们应该把医案分成三类问题,第一类是单纯的医案,这种就属于一剂知,你开一副药基本就能见效的,这就是单纯的一个医案或者病例。这是关于医案我们要分的第一类问题。

     2、两难问题

     第二类问题是两难问题。从咱们临床角度来说,属于两难类的医案或者病例,大多属于虚实夹杂。比如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讲“年四十,阴气自半...年六十...上实下虚,涕泣俱出”。所以,平均来说人类到60岁,应该是上实下虚的,像临床这种情况,我们就将它归类到两难问题。

     我举两个生活中两难问题的例子。

     第一个是租房问题。比如说你在北京市中心上班,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在市中心租房子,另一个是在郊区租房子,比如燕郊。你有大概5000块的预算,在这种情况下,你在市中心几乎租不到很好的房子,而且还特别小,但是相对来说交通很方便;如果你租燕郊,5000块可以租很不错的房子,而且很大,所以这两种选择各有各的好,到底租在哪里?这就是属于一种两难的问题。

     还有一个例子。大家现在搞中医也好,当医生也罢,你有没有想过当初你立的志向不是当医生?比如说你想当一个音乐家,或者科学家、军人等等,但是你最后走上了医学这条路。当你到了一定年龄时,你会不会有时候问自己:如果我当年要是参了军会怎么样?人生没有如果,其实所有的选择都是没有完美的答案,这种叫做两难问题。

     我个人的体会是:我们从学校的象牙塔里出来以后,一旦进入社会,我们人生遇到的问题,就很少是单纯问题。但凡是你需要认真考虑的,起点就是两难问题。

     临床中,我们依旧会遇到两难问题。比如很多患者属于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燥湿混杂等病证。一旦患者属于夹证、兼证,我们就考虑有可能这是两难问题,它就比单纯的问题难度上了一大台阶。

     我再从中医的临床视角,给大家举一个两难问题的案例。

     临床中,我诊治过一个糖尿病继发肾衰的患者,这种病症治疗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糖尿病患者一般多见气虚证,而肾炎、肾衰在临床上看,多属于血分瘀热。

     如果我们针对气虚证,用了如黄芪、干姜、甚至附子这类热药,帮助他补阳气的话,会增加体内的热,但是他还兼有血分瘀热的问题,这就有可能加重病情。那么如果我们只考虑清血分瘀热,可能会加重气虚症状,所以这就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当我们临床上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理清补气和清热凉血化瘀度的问题,它们之间一定要平衡好,所以临床上像糖尿病继发肾炎、肾衰这类的病是不好治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属于一个两难的问题。

     所以,我们读医书,尤其是医案类的书,我的建议是,单纯问题的医案看一下就行,而两难问题才是是我们的关注重点

     3、棘手问题

     第三类问题是棘手问题。什么叫做棘手问题?从临床治疗的角度说,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等等还不够。有一类的病例还再加一条 —— 人性。

     从医生的角度,我们面对的仅仅是患者吗?不一定。所以我们治疗的时候,面临更多的可能是人性的问题。比如当老师也一样,也不仅仅面对学生、学员,其实很多时候面对的都是人性问题。而任何问题一旦加上人性这个定语,这就属于棘手问题。

     我还是给大家分享两个临床上棘手问题的案例。

     第一个,是关于忌口的案例。

     大家知道中医开了方子一定要要求患者忌口,比如生冷、甜腻和辛辣,必须要严格忌口。我举的这个例子就是一位重庆患者,他在教育局工作,患的病是肾综。肌酐、尿酸等指标都比较高。之前我帮他调理后,尿素指标明显下降,但是他的肌酐特别不稳定,我就在和他探讨这个问题。

     他生冷、甜腻忌口都做得很好,我说:“你真的不能再吃辣,你这个指标不忌口的话肯定降不下来。” 他说:“我基本都不吃辣的。”我们俩后来就坐在一起探讨、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

     后来找到答案了,他早晚在自己家里吃饭,没有辣,中午吃饭在食堂吃饭,但在食堂即使他不吃辣椒,但是菜本身底料带着辣。找到答案后,我就劝他说:“你最好提前做好,然后中午带饭到单位吃”。保持这个习惯一段时间后,他的各项指标,包括肌酐慢慢就下降了。所以,他的肾综按指标来说,可以算治愈了。

     第二个,是干预医生开方的案例。

     我曾经接诊过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大约50岁左右,这次是来复诊。开完方子后,她看着我的方子说:“范医生,我头晕,这个方子是不是不合适啊?”我说:“为什么不适合?”

     原来,她听某位中医名家在电视广播上讲了,要对症用药,比如头晕要吃半夏白术天麻汤等。所以她觉得,像她这种脾虚又头晕,应该喝半夏白术天麻汤。

     但是我诊过舌脉后,发现这个患者舌苔不腻,脉也比较有力,趺阳脉、太溪脉、寸口脉都偏实证,虽然苔有点少,考虑到这个人性格比较急,所以我认为她有肝胆郁热的情况。

     所以我就耐心地解释,我说中医看病是要诊脉、看舌的,症状不是不看,但首先要诊脉,诊断是虚、是实、是寒、是热等等。虽然,我很耐心给她解释,但当时她就是不听,她就是认为我没水平,为什么?因为我没有开出半夏白术天麻汤。

     这是她的主观的先入为主,认为她的问题必须要吃半夏白术天麻汤,你虽然是医生,但是你得听她的,这种就很麻烦。

     后来我有点不高兴,有一句俗话讲“不要拿自己的业余爱好,挑战别人吃饭的本事”,你就听广播上的一句话,你就来纠正我诊断开方,这一点过分了。

     最后,我还是跟她沟通了一下,我说:“我们说好,我的方子先不开,你先去试吃一下那个方子,你看看效果怎么样,如果效果好呢,我也学了一招,如果效果不好,你再回头来找我。”但是这个患者已经属于一条道走到黑了,还要逼着我开,后来我就说我开不出来,我必须按照舌脉症的客观证据来诊,我不能听你说开什么就开什么。临床上遇到这样的患者,就属于棘手的问题。

     所以我建议大家,当我们读医案书时,要有意识地将问题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单纯问题,单纯问题一剂知,这是口诀。第二类是两难问题,两难问题察虚实;第三类是棘手问题,棘手问题人性善,人性要是配合,认知到位,棘手你可以朝着两难或者单纯问题转化。

     推荐阅读

     9个字,记住三焦治湿的“用药套路”

     老年痴呆案:一个月后,说话变复杂了

     I版权声明

     本文整理自范英志老师,2021.4.23读书日直播分享。作者/范英志,编辑/云霄。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中医书友会已取得授权。

     I 投稿邮箱 tg@linglan.com

     此外,想要了解进一步学习温病相关内容,欢迎加入“温病学习交流群”,与更多同道交流学习、临证、读书心得,群内会定期分享范老师精彩学术观点或温病内容,第一时间通知灵兰的各种直播/公开课/专题课资讯,精彩不错过!

     扫码进群

    

    

    温病学习交流群

     学习精彩内容

     结交好学同道

     获取课程资讯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