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魁山父亲的经验:若针柄一跳一跳,就是腑气不通
2021/5/30 6:30:00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2802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因为公众号更改推送机制,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可能你在时间线里面就看不到中医书友会的文章了。如果你希望可以及时看到书友会的文章,可以这样做:

    

     I导读:本文是郑魁山老师整理的,其父亲针灸大家郑毓琳先生的宝贵临床经验。告诫我们针刺时除了尽量减轻患者疼痛之外,还要仔细体会针下的感觉,以及患者的面部表情;留针也不只是单纯的停留,在留针过程中还要观察针的方向和状态来判断针下的环境。(编辑/唐义超)

    

     留针时要观察针的现象作者/郑魁山、田大哲

     针前和针刺时要观察患者的表情及面色,即观察患者的病情、精神和对针的态度,进针时针下轻滑、空虚,似扎在豆腐上的样子,是不得气,患者没感应的现象,应用提插、搓捻等法,使针下气至沉紧;如果发现患者恐惧或面色苍白,是怕针或晕针的表现,应当向患者解释,以解除其恐惧;如果是发生晕针应当用指切人中等穴,以解除晕针;如果留针时观察到针穴处出现凹陷,是针体下陷或肌肉缠针或针感过强,患者有不舒服感的现象,应提退其针或将针回转,使针下松解;针柄向右倒,是针刺入穴内针尖向左偏的现象;针柄向左倒,是针刺入穴内针尖向右偏的现象;应将针提至天部(皮下),变换方向另刺,纠正到针体垂直为止。

     1937年秋季的一天晚上,我村郑群英来找我治胃痛,先父要考我的基本功,让我将煤油灯熄灭,用手摸着针中脘、下脘、足三里,针后将灯点燃,先父指着针对我说:“穴位取得比较准,深浅比较合适,但还需要看上腹部中脘、下脘穴的针,看是否随着呼吸上、下摆动,如果摆动均匀就更合适;如果针柄像弹弦子一样的跳动,是腹气不通的表现,应多留一会儿针,使针平静下来;如果针柄向下倒,是气向上逆的表现应加强刺激量或增加留针时间,使气下行;针柄向上倒是气往下行、腹气已通、胃痛停止的表现,应当再留针片刻起针”。(郑魁山整理)

     推荐阅读

     郑魁山:挑治法治疗痔疮、颈淋巴结核等病

     行医60年,“平生无大技,针尖度春秋”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郑毓琳临证金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郑魁山、田大哲。编辑/唐义超,校对/王珓、安华。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 tg@linglan.com

     ?一方一针,学用伤寒经方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娄绍昆老师更多免费课程内容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