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脉处方,咳嗽和阳痿,用了同一个治法
2021/12/15 6:29:00 中医书友会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中医书友会第3001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两个不同的病案,一个咳嗽,一个阳痿,却用了同一个治法——下法,而且方剂也类似,这其中的抓手是什么呢?(编辑/居业)

    

     依脉处方,咳嗽和阳痿,用了同一个治法

     作者/谢相智

     今天讲的第一个案例是个男性患者,40余岁,主诉干咳。

     患者6个月前因为劳累、受凉后出现咳嗽,以干咳为主,咳嗽时引胸胁痛,夜间加重。他去当地的医院检查,被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多方治疗不效。

     他到我这里看诊的时候,距离最开始咳嗽,虽然已经过去六个月了,但干咳还是非常严重。另外,大便粘腻不爽,每日2一3次,小便黄。偶尔有腹胀、呃逆的现象。

     大家看到咳嗽、哮喘这一类的疾病,一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很多医生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宣肺止咳。

     我一般呢不会直接判断,要先把脉,从脉象中去判断气的方向、势力和位置,从而来选择治法和用药。

     那这位患者的脉象是怎样的呢?

     患者脉象“双手寸关尺,六部均沉滑有力”。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患者左右手的寸关尺,都是浮取、中取摸不到,但按至沉部可以摸到,且滑而有力,这说明什么呢?

     我先卖个关子,插一个阳痿的医案。

     六腑以空为用,实而不能满

     这也是一位40多岁的男性患者,主诉是阳痿,已经有一年多了。

     这位患者体型健硕,很强壮,是那种五大三粗的体型,赘肉多,胃口也特别好,应酬多,吃饭又特别快,生活比较随意,几乎每顿都饱餐,活动量较少,性情急躁易怒,怕热。

     刻下症是反酸、烧心,胃胀、乏力,大便粘滞、不畅。舌象是苔黄黑,中后部明显,舌底暗红。脉象是双寸弱,双关尺弦滑,略微空。

     我们重点来看他的脉象:双寸弱,是气机升不上去的表现。双关尺弦滑,就是手搭上去,首先感到有弦,表明还是有寒束住表面的,再按下去是滑,表明热郁在了里面。

     略微空,说明患者沉部有一点点空,但整体还是有力的。

     整体来看患者有虚有实,虚和寒主要在表面一层,而内里郁热明显,整体偏实,以关尺的滑为主。所以,我想先重点处理他关尺滑的问题。

     滑,我们知道它主热、主实、主痰、主食积,那不管是热、是实、是痰、是食积,本质上来讲,滑指的就是身体里面有多余的东西,该空的地方不空,有实了。

     那人体中什么地方是需要空一下,以空为用的呢?

     对,就是六腑。张锡纯说“胃以息息下行为顺”,六腑是以空为用的,只有六腑腾出必要的空间了,才能不断腐熟、传导,推陈出新,完成自己的功能,让身体保持活力。

     如果该“空”的地方不空了,变“实”了,那人体就要出问题了。

     那么面对该空的地方“不空”、“有实”,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要把它排出去!

     所以对于这位以关尺滑为主的阳痿患者,我选用了大柴胡汤合承气汤加减,把他体内多余的东西给排出去。

     处方如下:

     柴胡10,黄芩15,党参15,清半夏8,生姜10,枳壳20,白芍20,生赭石30,芒硝9,瓜蒌30,鸡内金15,生石膏30,连翘20,蜈蚣3,车前子30,丹参30。14剂,颗粒剂,水冲服。

     方中用生赭石代替大黄,并加了瓜蒌、鸡内金、生石膏,主要还是以通下为主,解决“滑”的问题。

     在处理滑的同时,还加了一些风药和补气的药,升一下气,散一下寒。解决表面弦和寸弱的问题。

     当然,如果我们解决了关尺的弦滑,气机自然也就升上去了,寸弱自然会解决。

     二诊的时候,患者来复诊,说排了很多黑便。但觉得胃肠轻松了很多,胃胀、反酸也有了明显的好转。

     二诊的时候,脉象还是以滑为主,与第一诊类似,我就在原方的基础上做了简单的加减,继续服用。

     到第三诊的时候,患者告诉我,阳痿的症状已经有好转,而且体重也减轻了,非常高兴。腹胀和乏力的现象也基本没有了,精神头很好。

     可见我们的思路是没有问题的,所以第三诊的时候,我们还是延续前面的思路,因为这一诊患者的热已经没有那么明显了,所以我就攻下为主,滋阴为辅,相互配合,继续调理了一段时间。

     在这期间,我嘱咐患者每天步行8000步到1万步,并控制主食量,保持睡眠8小时左右,患者还算听话,后来的效果也很好。

     所以大家看,一看到阳痿,很多人会首先选择补肾填精,有效吗?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是有效的,但对另外一部分人就不一定了。

     《内经》里讲“治痿独取阳明”,阳痿也是一种痿呀,我们还需要根据脉象来判断患者的气机的状态,处方用药,比如这位患者,以关尺的滑为主,那我们就选用下法为主,来治疗痿证。

     反过来讲,“治痿独取阳明”,什么时候取阳明呢?如果从脉象上看,就是患者的脉象,表现出了滑脉,尤其是右关的滑,那我们就要想到“阳明”了。

     拓展开来,如果大家遇到其他痿证,像重症肌无力这样的,如果脉象呈明显的滑象,也可以用此法调理。

     大气一转,其气乃散

     我们看完了阳痿案,再回过头来分析案一的干咳。

     干咳病案的脉象是双手寸关尺,六部沉滑有力。

     沉滑有力的沉指的是沉取,就是把手一搭上去,浮取没有,中取没有,但沉取有,而且滑而有力。

     那大家觉得用什么治法呢?

     对,类似于上面的阳痿案,根据沉滑有力的脉象,我用的也是下法。把下焦六腑的郁火排出去,让天气下降为雨的同时,地气自然上升为云,恢复人体的圆运动,这样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人体气机也就自然运转了。

     用的也是大柴胡合承气汤加减,在此基础上加了连翘、郁金、升麻、薄荷、防风这些风药,为什么呢?毕竟是沉脉,还是需要升散一下的。

     处方如下:

     柴胡8,黄芩8,芒硝9,酒大黄9,炒枳实12,厚朴9,白芍15,生姜12,清半夏8,炒莱菔子15,苏子15,连翘15,郁金12,升麻6,薄荷4,防风5。14剂,颗粒剂,水冲服。

     患者服药后,症状改善明显,六个月的干咳,第一诊就好了七成。后又看了一诊,痊愈。

     脉滑,当有所去

     以上这两则医案,一个是咳嗽,一个是阳痿,症状迥异,但我用的都是下法,处方也类似,用了大柴胡合承气汤的加减。

     为什么证不同,但方一样呢?对,就是因为两位患者脉象相似,都有滑象。滑脉的治疗我们主要是以“清法”和“下法”为主的,在《伤寒论》有关“下法”的条文中,就多为滑脉,而在临床中,尤其以右关尺滑而有力为主。

     比如下面这几个条文:

     脉滑而数者,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也,利未欲止,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类似于这样的条文还有很多,尤其是后两个条文,条文中虽然明确说了患者有下利的症状,但即使下利,如果脉是滑的,表明身体里还是有“实”的地方,该空的地方有实,我们还是要用下法,当有所去,下乃愈。

     所以我们一再强调,不能只看症状,一定要结合脉诊才行。否则就容易“虚虚实实”,而成误治,这是我们要避免的。

    

     好课推荐

     “患者的描述和症状都会骗人,但脉象不会”。谢相智老师通过多年临床脉学实践与探索,逐渐摸索出一套简单、实用、效佳的脉学体系。

     如何用脉象指导选方用药,如何通过特征性脉象找到解决疑难病的抓手,如何从脉象中获得预后的信息,半夏泻心汤、补中益气汤、升陷汤这些常用的经方、时方的典型脉象都是什么样的……

     如果你也对上面这些问题感兴趣,欢迎订阅灵兰最新线上课程《应象脉法:一脉打通方证药》,谢老师会将他临床20余年的脉学心得和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带你走近“三指定乾坤”的奥秘~

     首发期有特别福利↓扫码查看~

    

     学员反馈:依脉处方用药,看病轻松且有底气↓↓↓

    

    

    

    

    

    

    

     上下滚动查看学员反馈

     推荐阅读

     脉诊探微——过来人告诉你脉诊可以这样学

     张锡纯的脉诊有多妙?看这两个医案就知道

     脉诊,是解决顽固性疾病的有效突破口

     治失眠的这个名方,有个典型脉象

     I版权声明

     本文整理自灵兰线上课程《应象脉法:一脉打通方证药》,作者/谢相智。编辑/居业。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本公众号分享文章及视频,仅供学习交流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随意试药。

     I 投稿邮箱 tg@linglan.com

    

     公众号后台回复【谢相智】

     即可获取谢老师精彩文章合集

     点个在看传递中医知识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