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迷茫到日诊130+,他做对了这件事
2022/1/5 6:29:00 中医书友会

    

     “脉诊太难了,得靠天赋/有老师带才能学会”“不学脉诊,靠其他手段一样也能看病”……真的是这样么?我们最近采访了精研脉诊的谢相智老师,希望他的学习经历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01

     缘起:为什么我一定要学习脉诊

    

     问:谢老师好,您之前在文章里说过,自己从医之初对于脉诊也是觉得“指下难明”,那后来是什么原因或者契机让您回归脉诊的探索?为什么没有选择舌诊、腹诊等其他诊断方法呢?

    

    

     谢相智:好的,我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一开始我在临床上用的是28脉,但是这个体系太复杂了,数量太大,即使把它背下来也用不到临床上去,就是这种感觉。但是我出门诊的时候,很多病人实际上是非常信任我们中医的啊,但是脉诊不准,我们疗效很难达到心中的一个标准,或者说和西医比起来没有明显的优势。

     此外,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作为一个中医大夫,也是没有办法脱离脉诊的。因为患者会对你有这样的要求。我们临床经常看见这样的病人,走进来一句话不说就要你诊脉的情况,是不是?还有很多病人问(医生)的时候也经常是说“大夫,我的脉怎么样?”。这些都是我们不能回避的,所以脉诊可以说是我们中医人非常重要的一个技能。

     第三,我觉得脉诊是中医的精髓,学懂了脉诊才能叫学懂中医啊。中医虽然讲究望闻问切四诊辨证,但是在辨证论证过程中,它们重要性不一样。就我后来的经验来看,“切”在诊断中要占到50%-90%,脉诊用别的方法是不能代替的。

     所以一方面是感觉自己疗效不好,病人和临床也有这方面的要求,我们要解决病人的实际的问题,就必须得学习脉诊。

    

     问:这个经历让我想到了王雨三先生,之前也是因为您在课程里的推荐去读了他的《治病法轨》,他在自序里说,自己的脉诊提升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有病治不好,深以为耻。您当时也是这样的感受么?

     “每治一病,如服药而不效者,即赧然引为极大耻辱,而不能膺性命攸关之重任。由是,更发愤研究,寢食俱废,必达学术精明,治病可使必愈而后已。”王雨三《治病法轨·自序》

    

     谢相智:对,是这样的。当时没学脉诊之前就是这种痛苦的状态:患者实际疗效和我们的期望是不符合的,没有办法达成匹配。应该说,看了他的这段话,我就特别地感同身受。

     02

     破局:脉诊让我做到了日诊130+

    

     问:那您当时是怎么学习的呢?有找脉诊的前辈或者老师指点么?

    

    

     谢相智:其实我没有接受过这方面专门的指点,主要是看书和临床。当时存在一个情况,就是我身边的人啊,其实很多还是不重视脉诊的。他们更强调的是问诊和望诊。不过我认为要解决中医的问题,还应该是脉诊。

     于是在没有人指点我应该怎么做的情况下,我就回归经典,从古籍里面去寻找一些脉诊的东西。很巧,第一本看的书就是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当年这本书还是很火很流行的。

     黄元御他在谈脉象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讲脉形和症状,更多地是在用一种象术的结构去表达的,里面是有很多标准化、数字化的东西的。他把四时五行纳入脉象中,脉以“象”言,讲机理、讲本质,这些内容实际上已经跟河图、洛书、易经,这些最根本的中医理念的东西非常接近了。

     而且他对脉象的分类,分的也非常的好,比如浮沉、迟数、滑涩、大小等等,都是成对出现,以阴阳作为一个对照去划分,这样就把复杂的脉象简单的表达了。这些对我的启发特别大。

     其实中医学习也是一样,我们不需要掌握很多(具体的知识),我们主要掌握其中的规律,以及研究对比的方法就行。

     医道,和其他的道一样,最后是同源的。

    

     问:嗯,万法归一,越高级的东西往往越简单。那您受到黄元御先生“一气周流”、圆运动以及象思维的启发之后,您就去临床上用了吗?效果怎么样?

    

    

     谢相智:是的,当时我看完《四圣心源》以后,就开始用黄元御的方子,我就感觉到临床上非常有疗效。

     当时我治疗了一个慢性鼻炎的患者,当时是10岁,有好几年的鼻窦炎。他的那个脉象是个弦滑偏有力的脉象,那么弦滑,首先弦表示他有寒,滑是表示火,这是一个寒包住火的象。这个小孩呢,他确实是爱吃凉的、冷饮这些东西啊。当时他家长打算带他去儿童医院做手术,我说不用做手术,吃中药就能好。

     我就给他用了桔梗元参汤,其实就是火郁发之的道理。用了不到14剂,这个小朋友好几年的鼻炎就好了。后来随访,他也一直是很好的,没有再犯过。

     当时我就感觉到,我们中医肯定是非常有疗效的啊,如果没有治好,一定是我们水平的问题,是我们没把它应用好。

    

     问:这就是所谓的“理论捅破一点,疗效提升一片”啊,一旦靠脉象抓住患者真正的病机,有时只要再轻轻给一点药就可以了。那这样的案例,是不是后来还有很多?

    

    

     谢相智:对,很多了。包括后面再治疗哮喘、中风那些就非常有疗效了。比如有一个哮喘的患者,他每年都要住院好几次。也是通过脉象判断,用中药治疗了,后来真的是好几年都没有再住院。我早期的这些病例,对我学脉诊,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一方面你摸脉就能很清楚的告诉病人症状,你感觉自己摸脉很准,患者也会很信任你。而且当你摸脉很准的时候,怎么样?你的病人突然就大量增加了,很多病人也会给你推荐病人,这样门诊量就增加的非常的快。

    

     问:那时候您的门诊量大概是多少?

    

    

     谢相智:那时候我是一周出两天,平均每天的门诊量是130左右,有时候会从早上七点看到晚上七点或八点,10到12个小时。

     (问者:这个门诊量听起来很夸张啊),其实我们脉象归类非常好的话,130人是完全可以的做到的,比方我摸浮脉或者上越脉,它一系列症状,我都非常的清楚,这样就省去了中间有些不必要的问诊环节,能够提高沟通效率。不过还是存在沟通不足的情况的,还是应该多沟通一些。

    

     问:130的日门诊量,确实是只有脉诊才能有这种效率了!毕竟做腹诊或者一些稍微复杂点的触诊检查,很难达到这个速度。

     我总结了一下,脉诊带给您的改变,一个是疗效的提升和信心的建立,二是患者的信任及依从度,三是提升了看病的效率,能够帮助到更多的患者,对嘛?

    

    

     谢相智:是的,主要还是疗效。

     03

     寄语:脉诊不靠天赋,靠思维和方法

    

     问:老师的这个学习经历真的非常有参考意义,那您觉得,脉诊学习有什么方法,或者有什么需要避免的误区么?

    

    

     谢相智:学脉诊一定要有中医思维,不要陷入西医思维。我自己走过最大的弯路就是一开始太迷信于西医的东西,总是关注检查呀、检验啊这些有形的实质的东西,没有中医的思维。比如一开始诊脉的时候,老想到血液动力学怎么样,心脏怎么样、脉率怎么样,这是一条非常错误的路。

     我们诊脉的时候,一定要有象的思维,要想到我们中医的阴阳气血状态是什么样的。比如弦脉是冬天之象,滑脉是夏天之象,数脉是火之象,有这些象了,然后我们再把它总结总结,就出来了四个维度,就是看他的空间(表里上下)、时间(寒热)、虚实、气血。

     一定要建立“象”的思维↓

    

     图源:《应象脉法·以脉打通方证药》

     很多人认为学脉要靠悟性或者天赋。对这个问题。我认为悟性更多强调的是你的这种思维能力。其实回到中医的思维上面,找对方法,脉诊学起来一点不难。我自己带的学生,他们都学的很快,不需要花费很大的劲。

     其次,我觉得大家可以学习一下张锡纯的医案,他的医案我在《应象脉法》的课程里面也会给大家讲到很多。

     一定要建立“象”的思维↓

    

     当初《四圣心源》让我明白了这个气机和圆运动,但是真正影响我最大的还是《医学衷中参西录》,这本书我当年反复看了3-5遍,除了西医的那部分。它有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医案特别多,而且他绝大部分的医案都有脉案。

     那这些医案该怎么看呢,比方我给你讲一个,我在看张锡纯医案的时候,他说腹痛的时候,我一定会注意关脉和尺脉的描述。如果这个病人腿疼啊,或者腰痛啊,我也会注重尺脉的描述,实际上这就是全息的原理,通过不停的总结、实践和应用,临床上(对以脉测证)就会很有把握了。

     气化、全息这些原理,包括怎么去分析,我们在后面的课程里都会讲到的。

     谢老师讲理解气化的关键要素↓

    

     图源:《应象脉法·以脉打通方证药》

    

     问:期待~既然提到了课程,您在这次应象脉法中最希望大家掌握的重点是什么,您能用三句话概括下嘛?

    

    

     谢相智:我希望大家一定要掌握“象”思维,如果你掌握不了这个象的思维,那我觉得应该收获不会太大。另外,学中医,你要真正的感觉到天人合一,我觉得才是学懂了这个脉诊。你要了解天人合一,脉学就必须引入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对,因为我们说开方就是开时间啊。

     最后我们开方的依据是什么呢?三个词概括,简单、实用、有效,这就是我希望大家掌握的脉诊。

     推荐阅读

     脉诊过来人,和你聊聊怎么学

     如何用1小时快速升级脉诊?

     脉诊主观?不,它是可以标准化的

     女性脉象这样看!脉诊高手许跃远的27条心法

     I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整理自谢相智老师访谈。采访人&编辑/个个,校对/居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公众号分享文章及视频,仅供学习交流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随意试药。

     I 投稿邮箱 tg@linglan.com

     ﹀

     ﹀

     ﹀

     好课上新

     《应象脉法 · 一脉打通方药证》

     你也想以脉测症、凭脉定诊?觉得脉学太难,学起来没有头绪?摸到的脉象不知如何解读,怎么与方药结合在一起?

     你可能缺的是一位脉诊的领路人!谢相智老师精研脉诊多年,总结出一套简单、实用、效佳的脉诊心得。从圆运动切入,带你抓住6脉,勘破人体气血状态!首发优惠期还有特别福利哦!

     长按识别,查看课程详情↓

    

    

    戳原文,了解更多脉诊课信息!

     点个在看传递中医知识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