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李东垣“御寒汤”,治疗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和艾滋病病人
2022/7/12 6:30:00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3210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御寒汤,我说了三个病或者症,一个是过敏性鼻炎,一个是急慢性支气管炎,一个是艾滋病体虚感冒,突出的特征必然得有汗,而且这种有汗,还触冒风寒后加重,这是辨证的一个要领。”

     —本文约3200字,预计阅读9分钟—

    

    

     李东垣方临床应用举隅

     作者/李发枝

     一、李东垣御寒汤概述

     1、出处与主治

     大家知道,李东垣是脾胃学说的宗师。临床上我除了用《金匮》和《伤寒》方之外,也常用李东垣的方。先说“御寒汤”。

     “御寒汤”临床报道不多,我在杂志上几乎没有见报道过。御寒汤见于《兰室秘藏·眼耳鼻门》,原方主治“寒气风邪伤于皮毛,令鼻壅塞,咳嗽上喘之证”

     2、组成及用量

     原方的量和现在常用的量不一样,我这里说说我常用的量:

     羌活10克、白芷10克、防风10克、升麻10克、黄芪50~60克、苍术12克,黄柏10克,黄连3克、党参10克、陈皮10克、款冬花12克、炙甘草10克。

     原方里面有佛耳草。佛耳草产于南方,在北方大多数药店都没有,我们医院里也没有,所以佛耳草我就没有用。但是,我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时候,往往加上麻黄,尤其是伴有打喷嚏、眼痒、鼻子痒、耳朵痒,甚至于咳嗽、哮喘。一般情况下,有流鼻涕打喷嚏的,也有对某种东西过敏。

     3、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应用指征

     过敏性鼻炎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汗,但是“御寒汤”所治的必然有汗,这个汗往往是自汗甚至是盗汗。所以,汗出是用“御寒汤”的必具症状

     另外的用方指征是舌质不红,舌质是淡红或者正红,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舌质不红,不是一片热象,舌苔比较白,这是“御寒汤”治过敏性鼻炎的特征。

     除了常见的流鼻涕、打喷嚏、眼痒、鼻子痒等症状之外,还有脉象浮而虚,有汗出。如果没有汗这个方子用着就不合适

     4、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常见加减

     另外,如果是一般情况下,流鼻涕、打喷嚏,但是有的人怕热,流黄鼻涕。有黄鼻涕,就是有化热。有清鼻涕,伴见有黄鼻涕,这种情况下就不是完全化热,而是有化热的迹象,这个时候可以加冬瓜仁、鱼腥草,就是加清肺化痰的药。

     如果鼻塞的很厉害,再加细辛,一般我用3克。

     二、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其它治法

     治疗过敏性鼻炎,除了御寒汤以外,另外还有多种治疗方法,比如黄煌教授所说的用桂枝汤治疗。我这里只是对于体虚感受风寒所导致的过敏性鼻炎的一种治疗方法。

     如果这个病人流鼻涕、打喷嚏、眼痒、鼻痒比较厉害,但是没有汗,舌苔白,舌质淡,那是偏于寒,我往往是用小青龙汤加减。

     另一个类型,过敏性鼻炎伴见有感染,这个感染比较重,包括上颌窦、筛窦有炎症,往往擤出来的是黄鼻涕,黄痰,伴有头疼,特点是上午疼得厉害,下午疼得轻,我用的是八几年《中医杂志》登过的一个陕西老中医的方剂,叫做谷精草合剂

     三、过敏性鼻炎分三型

     过敏性鼻炎,我把它分成三个类型:

     第一个御寒汤型,这个有汗型非常多,特征是有汗出和脉浮而虚;

     另一个是无汗型

     第三是伴有感染型。你会看到上颌窦或者筛窦有炎症,这个就是用陕西老中医的谷精草合剂。

     四、病例举隅

     病例1:过敏性鼻炎十年,御寒汤七剂愈

     这里我介绍一个应用御寒汤的病例,一个军人。2001年9月6日初诊,患者患有过敏性鼻炎十年,每年秋冬季发作,没有吃激素,吃一般的抗过敏药,开始吃的时候有效,但是以后再吃就没有效了。

     就诊时的情况是流鼻涕、打喷嚏、鼻子痒,稍微活动就大汗淋漓,舌淡红,苔薄白,脉浮而无力。

     服御寒汤三天以后基本上流鼻涕的次数都比原来好得多,七剂吃了以后,到现在一年了,基本上就没有再犯。

     病例2: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御寒汤加姜辛味夏

     这里再举一病例,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8岁,退休干部,她是2011年12月2日初诊,原来就有咳嗽、气喘,每年冬季发作,这次发作是一个月前。

     由于发烧、咳嗽送到省里的一家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中西药并用,输液,又吃中药,又吃西药,三天以后不发烧了。但是咳嗽没有好,而且咳嗽越来越重,到以后出汗出得不得了,白天也出,晚上也出,尤其是晚上。咳嗽、吐痰,原来吐的是黄痰,后来用药就没有黄痰了。咳嗽和汗出,治了一个月无效后出院。

     出院以后经过别人介绍找我看。当时除了出汗,还喘,连楼都不能上,一上楼就憋得厉害,咳嗽、吐白痰,夜间盗汗。遇风寒则咳嗽加重,食欲不振,大便干,一天一次,小便是清的,出汗出得多,小便就少了。舌苔红,脉浮而虚。

     由于目前她是白痰,而且多。另外就是她原来就有咳嗽气喘病,每年冬季发作,从中医这个角度,原来就有痰饮,所以我用的就是原方加干姜12克、五味子12克、细辛3克、清半夏12克。

     吃七剂,汗出、咳喘、吐痰都比原来好得多,继服14剂后,咳嗽、汗出,基本痊愈。

     第二年复发,她也不用住院了,一般吃几副药就好了。

     所以,对于慢性支气管炎也好,或者是急性支气管炎也好,如果伴有盗汗或者是自汗,出汗比较多,遇风寒加重的就用御寒汤。如果急性支气管炎,伴有发烧,可以加柴胡,急性支气管炎加柴胡30克,另外可以加黄芩,可以加量大一些。

     病例3:御寒汤治艾滋病

     我是从2002年开始介入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从我治疗将近十年的艾滋病的体会来看,尽管西医诊断为某种病毒而引起来的病,必须立足于中医辨证,而不要立足于抗病毒治疗。因为有无数次、无数个例子证明,单纯从抗病毒这个角度,不能说一点没有效,可以说效果不好。

     艾滋病的病毒和一般的病毒不一样,和过去中医说传统意义上的传染病也不一样,它根本就不是温病,所以现在从温病学角度来寻找治疗艾滋病的例子,到目前没有一个成功的。

     河南从目前来看,治疗将近5000例艾滋病,用益爱康胶囊,仍然是用古方,通过辨证求因,审因论证,最后组成一个处方。从目前来看,中药治疗后,病毒含量前一年、二年没有降,大概从第三年开始,病毒数量有明显的下降

     这个药从实验室的结果来看没有效,不抗病毒,但是最后达到了病毒数量下降的目的和作用。当然,它是随着症状逐渐减轻,最后达到病毒载量下降的。对于病毒感染性疾病,不要立足于抗病毒,而要立足于中医原来的、固有的辨证思维。

     艾滋病外感的病人非常多,往往会导致脾肺气虚,会有不同的变化,会有不同的表现。它的特征是在发病的过程中反复感冒,感冒的时候出现恶寒、发热、头疼、流鼻涕、打喷嚏或者流黄鼻涕,另外还有一个就是汗出,或者咳嗽吐白痰或者黄痰。

     这个还是先用御寒汤,我这里把黄柏变成黄芩,用12克黄芩,另外加柴胡20克。如果有黄鼻涕加用冬瓜子、鱼腥草。

     这个病人42岁,他是2004年确诊为艾滋病感染,2005年开始服抗病毒药,2009年出现反复感冒,每月发病大概一到两次,一发病就是流鼻涕、打喷嚏,或者流黄鼻涕,或者流清鼻涕,头疼。他来看的时候,当时流黄鼻涕、发烧、汗出无痰或者吐白痰,舌淡红,舌苔黄。

     我用“御寒汤”加柴胡20克、葛根20克,又加冬瓜子30克、鱼腥草30克。

     我是每周去中医院出一次艾滋病专题门诊,每次要看五、六十个病人。这个病人复诊的时候,基本上前面的症状都消失了,但是仍然有出汗,所以把葛根、柴胡、冬瓜子、鱼腥草都去了,又吃20多剂,症状就全部没有了。

     类似这样体虚感冒的艾滋病病人非常多,有好多都是一洗头,马上就头疼、咳嗽、流鼻涕、打喷嚏、发烧,我现在在艾滋病用这个方也用得比较多,但仅限于气虚感冒。

     五:总结辨证要领

     御寒汤,我说了三个病或者症,一个是过敏性鼻炎,一个是急慢性支气管炎,一个是艾滋病体虚感冒,突出的特征必然得有汗,而且这种有汗,还触冒风寒后加重,这是辨证的一个要领。

     —END—

     张锡纯治“鼻炎”,常辨证加用这味药

     艾滋病:中医怎么治?血瘀者可用大黄?虫丸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方药量效关系名医汇讲》丨作者/李发枝丨编辑/王超丨排版/千诚

     本文版权归权利人所有。仅供学习交流,请勿随意试药。

     没事刷一刷,常有惊喜

     有事查一查,解惑临床

     ↓学中医,下载灵兰中医App↓

    

     你与?文章都好吗?点个在看吧

    

    

    戳原文,下载灵兰中医APP!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