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扎环跳穴,学生与老师的疗效有差别【美文赏析】
2022/8/7 6:30:00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3236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针灸同道一定都有这样的体会,扎患者的秩边或环跳等穴,大幅捻转提插后患者会有触电样的针感从腰部直传到脚,这种针感是好的吗?是应该追求还是避免的呢?王居易老师这篇行文流畅、节奏优美的美文会给您一个答案。
—本文约2200字,预计阅读5分钟—

毫针手法逸话
作者/王居易

王居易,1937~2017年,世界知名经络医学专家,为针灸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09年入选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室建立王居易名医继承工作站。
学术代表著作:《王居易经络医学讲演录》《王居易针灸医案讲习录》《经络医学概论》等
一、前后针环跳穴之医案
杨某,余老友也,一日来诊,谓左下肢麻木、沉重旬日,深畏中风先兆。杨君体素平平,近耳顺之年而雄心不减,饮食不节,且有烟酒之癖。是秋冬令早至,遂生斯症。
诊毕余允无虑,选取环跳一穴,令李医操针,余旁观之。

李君随余有年,操作、手法与余相仿,下针后,杨君若无事状,慰曰:“下针毫无痛感,颇佳!”须臾,经气骤通,左下肢如触电状、如痉挛状,杨君大呼:“至矣!至矣!电触足趾!”留针期间,缩卧床上,不敢稍有小动。
起针后,杨君跛行至诊桌,怨余曰:“过矣!我来访老友求治,汝竟忍心旁观?今不但麻木、沉重,反增疼痛,腨已如撕如裂!明晚当去汝家就诊,请备酒饭。”
余无奈,令重新侧卧,再为针之。仍取环跳、余凝气敛神,细施温补之手法,即缓缓寻之,细腻求之,轻轻抚之,温温恋之(简称:寻、求、抚、恋之法),使针感沿足少阳胆经缓缓达于足趾,再留针20分钟,杨君异之曰:“汝针之来似热水徐徐灌至全足,虽似触电,然‘电压’极低,虽似注水,然水过而不留迹,仅冲刷、温熨而已!怪哉怪哉!”
起针后病若失。杨君揖而谢曰:“明晚不敢相扰,方便之时,请来我家小饮。”
二、师生讨论该医案
数日后,李君与诸生正容谓余曰:“请言杨诊之手法?”
余问曰:“此例手法应补耶泻耶?”
李君曰:“当用补法,然仅得气而已,患者已不能容忍,何补泻之有!”
余曰:“手法之讲求,文献记载颇丰,今之言者亦众,持一家言,众难服,持诸家言,己难从。此亦余多年临床困惑之处!
简言之,得气、补、泻而已。细言之,得气之法有候气、催气之分,继则有行气、导气之法,而后才有补、泻之别。然补、泻为手法之两大法门,无论候气、催气、行气、导气,补泻之意已寓其中。
今之杨姓患者,本当用补法,李君操针过急过重,得气之时,已成泻‘势’, 经气本虚,邪气更盛,病势有进无退,针后症状加重在所难免,若令病人归去,待1~2日后,疼痛自会渐减,亦无大虑。杨君系我老友,且嘴皮尖刻,只得再针而补之。”
李君谓:“请言补之操作?”
余曰:“文献之中自有,请熟读之!”
诸生正容再问:“请细言师之手法!”
答曰:“余之补法操作,虽参照前人经验演化而来,终属一人管见,诸公只宜意会,不敢明言,今被诸君审问若此,姑作传闻听之。”遂略释如下。
三、小结
人身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行气血、和阴阳,处百病、调虚实;人身俞穴,分属各经,应病痛,调气机。古人“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此毫针祛病愈疾之至理也。
请喻之琴筝,琴弦系于弦板,外浮于面板,集于琴颈,上结于琴轴,内触于音梁、音柱;能发四八之音度,能转十二之调律,此琴艺之根本也。然琴筝无情之物,藉操琴者艺技,右手弹拨,有推、引、徐、 疾、弹、扣之分;左手按弦,有升、降、滑、涩、拨,扪之别。两手相谐,喜、乐、悲、伤贯注于弦指,可发千古之心声,或易水壮志、或梁祝催泪,高山流水尽在曲中,手法之妙宁不伟哉!
针家手法,更甚于此,人有七情六欲,气血流注不息,经络交错有致,俞穴有原、络、郄、会、俞、募、五俞、气街之异,病患有男女、老少、四季不同。是故操针者,应详审持针、压手之配合,分清右手提插、捻转、弹拨、刮压之宜;细求左手循、按、切、扪、推、截之机。务使气血相随,虚实平复,阴平阳秘。
古人云:“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引自 《灵枢?九针十二原》),诚为至理。
由此可知,毫针手法最忌粗鲁、急躁,泻法虽求经脉畅通,亦不可过度,补法更宜轻巧、柔缓。
余予杨某进针后,候气之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探索而行,指下略有沉紧,病人略觉传导,必谨守其气,左手紧按其穴(周围),不使气散,右手轻压,不离其空,候其经气缓缓灌注经脉,右手再略加指力,使经气自养。
此即余所谓寻、求、抚、恋之法。我于手法操作之时凝神、屏气之痴态,惟知针者知之,不知针者必讥之!
至于提插、捻转、左转右转、拇指向前、拇指向后、九六之数等等,何补何泻?医者可自选一种练习之,多多临床,磨炼日久,自能领悟古人手法之真谛。我于此道,困惑之处尚多,仍属门外人,逼问太甚,供述至此。当言者已言,诸公幸勿再问。
言毕,诸生面色各异,再谢而去。
—END—
王居易:腧穴会移位,想扎准记住这3点!
王居易老师珍贵影像|经络灌溉,才会生命活泼
太厉害了!手足心汗出如洗,王居易老师一次治愈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燕山医话》丨作者/王居易丨编辑/王超丨校对/居业、党卫阁丨排版/千诚
本文版权归权利人所有。仅供学习交流,请勿随意试药。
扫码下方二维码关注后
回复“歌诀”,获取中医必背歌诀资料

你与?文章都好吗?点个在看吧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