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怂的心愿:唤醒中医的力量
2022/8/18 6:30:00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3247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01

     为什么是瓜怂?

     瓜怂,是西北方言。在你的家乡话里肯定有同义词,就是傻瓜、笨蛋的意思,请自行脑补。

     为什么说灵兰是瓜怂?

     因为创始人不“明智”,舍掉金饭碗,放弃大把的机会,冒着大风险,创业干了一件看起来不太靠谱的事。他竟然想凭理想情怀,做教育,还是中医教育!

     再加上一群员工也不聪明,要么在大厂里练就了一身本领后,却放弃优渥的待遇投身中医事业。要么是中医院校学霸,明明可以看看病、喝喝茶,却对大医院说不……

     这些人既没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也没有丰厚的收入,有时甚至要过“996”“007”的生活,不是“瓜怂”是啥呢?

     要我,也会说他们是瓜怂。

     02

     瓜怂的心愿

     就像英雄在成为英雄之前,在常人眼里不是疯就是傻。

     瓜怂的心愿,在成为现实之前,也少有人会认可。因为振兴中医教育,这是近百年来没解决好的问题,恽铁樵、张山雷等中医大家都有尝试,全国中医院校那么多高人都在努力。谈何容易?

     的确,前辈的经验很难照搬,现行教育行业中的各种思路、技巧、方法虽然丰富,但如果不能让中医会治病,都是白扯。灵兰又不愿去寻求短平快,做一招鲜的课程培训,只能苦苦思索。

     正如智者所说,少即是多。

     灵兰不在学历教育、考证教育、技能培训的圈子,也不会受到相应限制。我们可以避开这些圈子里的所有卡点,只是围绕“让中医会治病”去做事。

     于是,灵兰请的老师只有两个标准。一是会治病,二是有体系。做的课只有两个标准:一是讲明白,二是能实用。

     在精心制作了20门临床课之后,灵兰发现事情远比想象的困难。

     学员很迷茫,不知道该怎样成长,只是见到灵兰出课就买。

     学习中需要个性化的指点,否则理论落地有困难。

     一个人学习很容易疲惫,买了课也不学,变成一种囤积。

     所以,面对深层次的问题,我们思考了更多。传递成长思路、加强实操辅导、建立学习型组织,成为我们未来实现心愿的三大抓手。

     首先说成长思路。很多中医师都在按照抛物线模式发展(图1)。即先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天花板,然后努力去模仿、靠近。但这种方式不解决根本,甚至连不少“医二代”都难有建树。

    

     图1

    

     图2

     灵兰推荐给你一种新的思路:火箭成长模式。(图2)

     在中医师的“火箭模式”里,第一步构筑底线,第二步设计动力,第三步打开空间。

     即首先给自己制定一个安全可靠的临床底线,然后通过构建正反馈、把控节奏感、建立确定性,配置上升的动力;最后则是通过不同方式打开眼界。

     这三步的具体思路和方法论的创新,正在通过《灵兰行医进阶班》第一期进行实践,相信经过灵兰与第一期几百名学员的共同打磨,灵兰行医进阶班会越来越好。

     03

     榜样的力量

     今天是8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灵兰会员周开始的日子。在以前每年的会员周活动中,灵兰都会邀请灵兰平台上的各位明师,给大家讲授一个主题。但这次会员周,我们把目光对准了灵兰平台上的优秀学员。

     本次直播,我们邀请了9位灵兰平台上非常优秀的学员,也是灵兰行医进阶班第一期的学员。

     他们曾经和你一样,有着各种困惑和疑问,却通过学习灵兰课程实现了自己的突破。

     他们有着不同的行医经历和故事,会在8月18、19、20三天的时间和大家分享。希望通过他们的故事,能帮你聚集属于中医的力量。

    

    

     今晚19:30,首场【听行医故事 聚中医力量】公益讲座正式开始,灵兰书院创始人蔡主编亲临开幕,优秀的行医故事,等你来共鸣~

     扫码下方二维码,预约直播间

     我们不见不散

    

    

    戳原文,进入【行医故事直播间】!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