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发汗剂,一律不宜久煎吗?
2022/12/14 6:30:00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3365期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煎煮解表发汗汤药要武火急煎,也就是说不宜文火久煎,这几乎人所共知。据说麻黄、桂枝等表药久煎性味能够散失,我认为不尽其然。”

     微信看文章规则改变,想第一时间看本号文章,可以右下角【点赞】【在看】,建立深度阅读(友谊)关系

    

     解表发汗剂煎法小议

     作者/李若萍

     煎煮解表发汗汤药要武火急煎,也就是说不宜文火久煎,这几乎人所共知。据说像麻黄、桂枝等表药久煎性味能够散失。我认为不尽其然,现提粗浅看法,与同道师友商讨。

     《伤寒论》中的发表剂多要久煎,如桂枝汤“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就是说慢火将水由七升煎至三升,这可算作文火久煎之例。

     有人认为是因芍药之故,可是桂枝去芍药汤仍“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麻黄汤“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从耗水量来看,其煎煮时间竟比桂枝汤有过之。

     再如大青龙汤也是“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小青龙汤则“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麻黄附子细辛汤煎法同之。

     笔者认为:麻、桂、青龙诸方本属久煎之剂,但因人们惑于汗剂轻清不宜久煎, 所以这类效方因煎不当无效或效不理想,岂不惜哉?

     仲景煎煮汤药之法,不仅只为煎透药物取出治病成分而已,还要继续煎炼化合,使从各药煎出之物继续受热相互影响、产生变化,或者先煎先熬某药再纳他药或再入煎,都为的是尽量使所用各药,扬长避短,互相合和,达到治愈疾病目的。

     可惜后人忽视这点,煎不遵法反怪古方不治今病。有对麻桂赞而不用,甚至不将他们作为发汗剂解表对待,比如上海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组编的《中医方剂临床手册》一书, 将麻黄汤划为止咳平喘化痰剂,将桂枝汤编入和剂,解表剂中反无此二方。

     总之,解表发汗剂不宜久煎之说,不可一概而论。

     辛凉剂桑菊银翘似可,但辛温剂则不然矣。据笔者临床观察,麻桂诸方煎遵其法确有良效,如惧麻桂辛柴量大,遵法久煎则可无虑。

     —END—

     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无汗症案例2则麻黄汤当用则用,勿失良方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中医杂志》1984(12)丨作者/李若萍丨编辑/居业、刘思含本文版权归权利人所有。仅供学习交流,请勿随意试药。

    

     灵兰双12,好课优惠

     灵兰精选8门专题好课,涉及脉诊、针灸、外治、金匮、温病、专病等内容,总有一款适合你,活动截止日期12月23日0点,错过今年不再有。

    

    

     戳此查看优惠课程页面

     点赞+在看,第一时间看文章↓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