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间老中医处所得:春分“刺络拔罐”预防感冒,立竿见影
2023/3/21 6:30:00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3458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在特点节气来采取特定疗法,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在中医疗法里屡见不鲜。本文作者介绍的方法,是其多年前从民间老中医获得的,经过作者的临床实践和改造,发现对于感冒易感人群,多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大家可以这几天用起来。

     点击文章底部右下角【点赞】【在看】建立深度阅读(友谊)关系

     春分节气刺络拔罐预防感冒作者/刘辉

     1999年春分—2010年春分,笔者对经常感冒的患者于春分节气刺络拔罐来预防感冒,现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3~80岁。临床表现为每当天气过寒过热、气候变化剧烈时及身体过度疲劳时或在感冒流行季节,很容易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部不适、发热恶寒等感冒症状。所有病例均排除出血性疾病以及有自发性出血倾向疾病者。未连续治疗满3年者不纳入统计。

     二、治疗方法

     时间:

     每年春分日以及春分日前后各3天,大约每年的3月18日—3月24日。

     取穴:风门、肺俞。

    

     风门

    

     肺俞

     (图片来自大家中医APP)

     操作方法:

     就诊者采取俯伏位,充分暴露肩背部。双侧风门、肺俞常规消毒后,左手捏起穴位皮肤,右手持一次性5mL注射器针头在穴位皮肤上点刺1~2针,稍挤按使出血。

     然后用闪火法在左右各拔一罐,每一罐罩入2个穴位,出血量约3~5 mL,3~5min后起罐,用消毒脱脂棉揩净穴处皮肤并敷上无菌纱布。每年春分节气治疗1次,连续治疗3年。

     三、治疗效果

     刺络拔罐后1年未出现感冒症状为显效,共88例;1年中仅出现喷嚏、流涕等感冒轻症1~2次,通过多饮热水等方法在3~5天即消除症状为有效,共12例,有效率达100.0%。

     四、典型病例

     患儿,男,3岁。就诊日期:2005年3月20日。家长代述:患儿每个月均出现感冒症状,先是流涕、咳嗽,继而迅速出现畏寒、发热症状,然后出现气管炎甚至导致肺炎,每个月基本上有半个月是在医院度过。

     刻下症:面色?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四肢不温,苔薄质淡,脉细无力。遂于双侧风门、肺俞穴各点刺一针,使用闪火法在4个穴位上拔一个4号火罐,3 min后取下,出血约3mL。

     随访1年,患儿在此期间感冒1次,仅出现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无其他伴随症状,自行服板蓝根冲剂而愈。

     五、体会

     所谓“春分针”,即于春分节气在人体特定穴位上针刺操作,达到防病养生之目的的一种针刺方法,是中医养生学说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主张在疾病未发之前积极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又云:“春三月,此谓发陈”,所谓发陈意即推陈出新之意。所以春季养生要顺应阳气升发、万物俱生、推陈出新的特点。

     肺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内应肺脏,是肺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处所,具有调理肺气、实腠固卫的作用;风门穴居于阳位,而风为阳邪,易于上犯,该穴为风邪侵袭人体的门户,有疏风解表、调理肺气、预防感冒之功;刺血法具有消瘀祛滞、通经活络、调和气血、养血活血的作用。

     于春分节气,在此二穴上进行泻血操作,可以使人体阳气升发,瘀滞得以祛除,肺卫得固,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预防感冒之目的。

     春分针符合《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春刺络脉”之宗旨,即春季阳气升发,气血也趋向于体表,所以针刺宜浅。此法是因时制宜法在针灸治疗中的具体体现,一般这种依年节律选穴针刺方法的意义更多体现于理论而非临床实用(赵京生,史欣德.四时针刺与五输穴 [J].中国针灸,2009 ),但本法则是四时针刺法在临床中的具体运用且疗效肯定。

     本疗法是笔者多年前偶尔从民间的一位老中医处获得,对于感冒易感人群大多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稍加改进:

     用注射器的针头代替三棱针,可以使皮肤的损伤减少到最小;采取提捏皮肤点刺进针的方法,一是避免了针刺过深刺中小动脉,导致出血量过多;二是减轻了患者的疼痛,使患者尤其是低龄患者更容易接受。

    

     ↓点击搜索关键词,查看相关好文↓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中国针灸》2012年丨作者/刘辉丨荐稿、编辑/居业、思含。

     · 本文版权归权利人所有。仅供学习交流,请勿随意试药。

    

    

     ?戳此下载灵兰中医app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